祠堂(宗祠)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仙游联册》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20000855
颗粒名称: 祠堂(宗祠)联
分类号: I269
页数: 4
页码: 205-208
摘要: 本篇记述了仙游县民俗的传统文化祠堂对联范本。
关键词: 民间 祠堂 对联

内容

孝孙有庆
  明德惟馨
  百年树德
  奕代流芳
  绳其祖武
  佑我后人
  昭假烈祖
  佑启后人
  蒸尝勿替
  祀事孔明
  心诚则灵
  意虔便安
  奉先思孝
  敦族言欢
  祀事有恪
  明德维馨
  长绵世泽
  丕振家声
  衣冠百世
  俎豆千秋
  慎终追远
  积厚流光
  仁义礼智信
  忠孝节廉诚
  衣冠陈俎豆
  礼乐荐馨香
  千枝归一本
  万派总同源
  世代源流远
  孙枝奕祀长
  礼乐家声远
  诗书世泽长
  典祀千年重
  绵延百世昌
  祖功垂福泽
  宗德衍家声
  蒸尝酬祖德
  昭穆序人伦
  福田宗祖种
  心地子孙收
  礼乐绳其祖武
  诗书贻厥孙谋
  听聪祖考遗训
  思贻严慈令名
  昭穆明其礼教
  俎豆荐以馨香
  祖灵穆乎不远
  旧德焕若其新
  子孙亦以为序
  昭穆不失其伦
  宗支百世不易
  蒸尝万古如斯
  元吉光耀在上
  福禄繁荣来成
  常祭先灵开族祀
  永怀祖考嗣宗人
  祖德流芳思木本
  宗功浩大觅水源
  祖德振千秋伟业
  宗功启百代文明
  百代衣冠承世泽
  千年诗礼振家声
  休言别族与宗族
  但道吾翁和若翁
  (二姓合龛)
  宗功丕显钟麟趾
  祖泽长绵起凤毛
  泽及后裔典万古
  姻贻乡党俎千秋
  遂民心而民欢乐
  宁尔裔则尔炽昌
  惟籍葵忱修俎豆
  敢凭明德荐馨香
  祖功宗德流芳远
  子孝孙贤世泽长
  丁兰刻木思亲孝
  孟母断机教子贤
  千百年祖考如在
  亿万世裔孙共荣
  不忘孝悌为家政
  还冀诗书著祖鞭
  以燕以翼宏堂构
  孔惠孔时洁蒸尝
  水源木本承先泽
  春露秋霜展孝思
  百代孝慈山仰泰
  万年支派水流东
  先代贻谋由德泽
  后人继述在书香
  忠孝友恭皆学问
  诗书礼乐尽修齐
  金鼎焚香香结彩
  银台秉烛烛生花
  春露秋霜崇祀典
  父慈子孝笃伦常
  俨若思孝孙有庆
  祭如在明德惟馨
  祖泽千年惟礼乐
  家风万世绍箕裘
  祖砚父田垂燕翼
  阶兰庭桂肇鸿图
  致孝思高曾以上
  遵古礼宗庙为先
  继高曾孝思不匮
  奉俎豆明德惟馨
  教孝教忠承祖德
  且耕且读振家声
  绳其祖武唯耕读
  贻厥孙谋在俭勤
  雅言不外诗书礼
  家教无非孝悌慈
  藉谈数典知有祖
  富辰小忿不忘亲
  近亲远祖诚以祭
  名士高人敬而尊
  心术求不愧于天地
  言行留好样与子孙
  是训是行赞乃祖武
  有典有则贻厥孙谋
  礼以待人恭以致昌
  优然见位忾然闻声
  忠厚培心和平养性
  诗书启后勤俭持家
  世世子孙无相害也
  明明我祖实式凭之
  身范克端绳其祖武
  家规有训贻厥孙谋
  奉之以乐安之以礼
  敬其所宗爱其所亲
  金鼎呈祥,龙香结彩
  银台报喜,凤烛生花
  人至上圣贤书可耕可读
  德为绳祖宗恩当报当酬
  萃子孙于一堂序昭序穆
  祀祖宗其百代报德报恩
  处世无亏谨仰先世祖德
  为人诚实弘扬人文宗光
  修身齐家,不外纲常大节
  继志述事,毋忘孝友先声
  陟降遥通,魂魄常依华屋
  春秋展祭,馨香宜彻幽泉
  守祖宗一脉真传,克勤克俭
  教子孙两行正路,唯读唯耕
  春祀秋尝,遵万古圣贤礼乐
  左昭右穆,序一家世代源流
  要好儿孙,须从尊祖敬宗起
  欲光门第,还自读书积善来
  堂势尊严,昭奕代祖功宗德
  孙支蕃衍,承万年春祀秋尝
  言寡尤,行寡悔,修身之本
  视思明,听思聪,乐在其中
  百族重四民士农工商各归本业
  两房源一脉伯叔兄弟须念同胞
  高天厚地献奇星斗图书山水画
  光宗耀祖垂训衣冠礼乐圣贤言
  立业维艰,虽一粟一丝无忘先泽
  守成非易,遵六德六行不坠家声
  春露秋霜,正蕴藻流芳,蓣蘩焕彩
  左昭右穆,喜宗枝蕃衍,灵爽式凭
  祖遗世泽长新礼乐诗书先贤燕冀须承前启后
  宗留家声勿替衣冠文物后裔蝉联要继往开来
  尊祖敬宗岂专在黍稷馨香最贵心斋明以躬勤俭
  光前裕后诚惟是簪缨炳赫自当家礼乐而读诗书
  富贵显然,必忠孝节义自任数端,方可无惭宗祖
  诗书美矣,唯士农工商各专一业,便非不肖子孙
  秩元祀,礼莫愆,继祢、继祖、继高曾,孝思不匮
  屡丰年,岁其有,奉牲、奉盛、奉酒醴,明德维馨
  门旗
  永怀祖德 孙枝启秀 源远流长
  玉树耀庭

知识出处

仙游联册

《仙游联册》

出版者:海峡书局

本文记述了仙游地区的对联及其文化内涵,反映了民间的特别景象和生活状态,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其一,作者在资料收集上费尽心机,上访宿耆,下探坊间,不但广搜,而且细校,完成了本书的地方对联文化掠影和境内名联选萃二大部份。其次,对联展示靠书法来传达,本书重点关照了当代仙游书家对联书法创作的情况。最后,根据仙游古邑民居的特色,其厅堂、大小房等联句内容遵循一定的规矩,又结合现代新居的情况,简明地分门别类地归纳出可资参照的实用联句。书中汇集了许多难能可贵的民间对联素材,是认识仙游乡土人文文化的一座桥梁。

阅读

相关地名

仙游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