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神童巧对老尚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仙游联册》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20000767
颗粒名称: 傅神童巧对老尚书
分类号: I269
页数: 2
页码: 5-6
摘要: 本篇记述了傅楫的生平事迹与老尚书的故事。
关键词: 傅楫 神童 老尚书

内容

北宋时,赖店出了一位神童,姓傅名楫。傅楫七八岁时,已经熟读《论语》《诗经》《左传》等书,会背诵唐宋诗词,而且善于对对子。
  傅楫家庭贫寒,租居在东门,靠母亲栽种花木卖些钱维持生活。他母亲种花经验丰富,各种花卉经她栽培,都能如意生长,逗人喜爱。所以,买花的顾客不少。
  有一天,尚书府的家奴上街闲逛,来到傅母的卖花摊前。这家奴挑走了许多奇巧美观的花卉盆景,却只给三五文钱。傅母说:“好管家!这些花卉不止值五文钱,请你算足价钱吧。”家奴说:“给你这些钱,算是赏给你个面子,你不要就算了。”傅母说:“我老妇只靠卖花度日,你们不能连买带抢,行行好吧!”家奴大怒道:“你这泼妇血口喷人,谁抢你的花!”说毕,抡起木棍,“乒哩乓吧”把几十盆花卉打得枝折花落,撒落满地,之后扬长而去。傅母含愤咽泪,打扫了残枝败叶。
  八岁的傅楫放学回家,看见了这种景象,急切地问道:“娘呀,是谁把花盆全部打碎,这等无理!”傅母含悲说:“你年纪小,少问闲事。”傅楫见母亲隐瞒真情也就不再问了,随后悄悄去问邻居的大姐秀琴。秀琴便把尚书府家奴如何抢购盆花,如何打碎盆花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傅楫。这傅楫年纪虽小,却有胆量,就径直到尚书府去评理。
  傅楫到了尚书府,看门的不让他进去,他就与看门人理论。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早被尚书听见了。尚书就叫家人放他进内,问他有什么事。傅楫把尚书府家奴买花不给足钱,反而把花盆都打破的事说了。尚书问道:“花是你栽的吗?”傅楫答道:“不,我在学馆里念书,花是我母亲栽的。”尚书说:“你念过书,我出一个对给你对,对得好就赔你花钱。”傅楫点头说:“请你出题吧!”尚书就出了上联道:“凤宿高岗,脚踏黄花满地。”傅楫对了下联道:“龙游大海,身翻白浪滔天。”尚书又出了上联说:“小子无知懂甚事。”傅楫答道:“恶奴逞凶要严惩。”尚书又出了个上联说:“鹦鹉学舌,焉知世事甜咸苦辣。”傅楫毫不示弱地反辩道:“大鹏展翅,明辨苍穹宽广高低。”尚书一看这孩子果然聪明厉害,就转了口气说:“好儿童勤读诗书,胸中暗藏韬略。”傅楫以礼回敬道:“老大夫高悬明镜,眼里明察秋毫。”老尚书听后大吃一惊,确实佩服这孩子聪敏过人,对答如流,暗想:“此子将来必定高中,地位恐怕不在我之下。”就问道:“好孩子,你今年几岁了?”傅楫答道:“不敢!小子八岁了。”尚书说:“实在难得。我给你赔偿击碎盆花的钱。”他叫管家把肇事奴才重责一番,又送给傅楫三十两银子。
  正当傅母在家里提心吊胆,怕孩子在尚书府惹是生非时,傅楫回来了,并说明老尚书赔钱的事。傅母说:“这些盆花只值十四两银子,儿呀,咱们不贪不义之财,剩余十六两银子退还给老尚书吧!”傅楫说:“老大人既已拿出,决不肯收回。不如把这十六两银子拿给学馆里的老师,买些书籍、纸笔墨砚,赠给贫苦学生,岂不是好!”傅母说:“你说得对!但要告诉老尚书一声,使他知道我们是来清去明的。”傅楫道:“孩儿就照娘的话去办好了。”
  傅楫长大后,果然得以高中,官拜龙图阁侍制、少师太保,成为宋朝的一代名臣。

知识出处

仙游联册

《仙游联册》

出版者:海峡书局

本文记述了仙游地区的对联及其文化内涵,反映了民间的特别景象和生活状态,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其一,作者在资料收集上费尽心机,上访宿耆,下探坊间,不但广搜,而且细校,完成了本书的地方对联文化掠影和境内名联选萃二大部份。其次,对联展示靠书法来传达,本书重点关照了当代仙游书家对联书法创作的情况。最后,根据仙游古邑民居的特色,其厅堂、大小房等联句内容遵循一定的规矩,又结合现代新居的情况,简明地分门别类地归纳出可资参照的实用联句。书中汇集了许多难能可贵的民间对联素材,是认识仙游乡土人文文化的一座桥梁。

阅读

相关人物

傅楫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