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氏家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百家家训》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20000185
颗粒名称: 吴氏家训
分类号: B823.1
页数: 11
页码: 053-063
摘要: 本文收录了吴氏家训格言,详尽的解读了吴氏家训、庭诰、家诫、家范、家法的含义。
关键词: 吴氏 家训 家庭道德

内容

一、孝道
  (一)、孝始事亲,终于报国。行孝之道,从小教督;鸦能反哺,羊知跪乳。为子不孝,禽兽不如。
  (二)、妇随子孝,贤惠明理。父母称心,家庭和气;父母有过,婉言规劝。委曲忍耐,不可埋怨。
  (三)、丧亲仪式,从简办理。旧俗繁杂,负债莫举。家庙祖茔,先灵所居。春秋祭悼,如礼如期。
  二、睦族
  (一)、族有亲疏,本源则一。喜庆丧事,庆吊齐集。敬老爱幼,矜孤恤寡,不分亲疏,合力救援。
  (二)、经济拮据,乏力读书,怜贫济困,互相支持。亲族之间,血脉常通,团结友爱,昌盛兴隆。
  (三)、宗谱一牒,睦族之书,四十一修,勿失其时。十岁子女,指教宗支,自续家谱,勿忘谱系。
  三、教养
  (一)、家规须立,爱憎分明。勤学褒奖,懒惰批评。长督学业,幼诫嬉游。姑息养奸,导致下流。
  (二)、待人接物,礼貌为先,骄傲自满,夸人弃嫌。求人休过,怪人勿深。尊重自己,处事严谨。
  (三)、士农工商,宜有专长。行行正业,可以成龙。财色酒赌,害己害人。贪欲无厌,自毁其身。
  四、理家务
  (一)、一家之主,要先正己。抚幼养亲,友爱兄弟。交际来往,量力开支。不虚体面,不谋私利。
  (二)、衣食求温饱,不必食膏粱;夜眠求安稳,无须住雕梁;莫为奢华误,家无隔宿粮。
  (三)、宜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忆有时。富时开支不敛手,穷时回忆已太迟。
  (四)、开门七件事,内助所承担。敬老又育幼,任务岂轻松,男人应体谅,早晚共帮忙。
  五、勤读书
  (一)、子女不论贤愚,都要入学读书,不读则愚。读书无捷径,只要勤与苦。古人云: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
  (二)、人生有限,学海无涯,学要专心,持之以恒。不骄傲自满,不卑躬自屈,不虚度年华,不放任自流。须知: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收。 ”
  (三)、静坐则神清,澄思则理透,好问则识广,多读则学博,勿炫奇而附会,勿穿凿以聚疑。
  (四)、必须有卧薪尝胆之志,破釜沉舟之勇,要求字字精通,才算真才实学。
  六、慎言语
  (一)、言必慎思,是否有益于人于事,言不由衷,世人所恶,浮夸之言。切莫乱语。
  (二)、言语不可轻薄。随便揭人之阴私,污人之名节,以免闻者怀恨或搬弄是非。造成祸端。
  (三)、勿道人之短,莫炫已之长,须防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勿轻信附会,恣意交谈。
  (四)、言到快意要沉默,莫得意忘形,畅所欲言。气到发恨须收敛,不得忿怒,出口伤人。
  (五)、公共交际场所,人品不一,说话尤其要检点,切莫失礼,贻笑大方。
  七、慎交游
  (一)、知心之友,辅我之智,纠我之过,励我以道义,博我以学问。勖我以端方。勉我以廉洁,绳我以谨慎,进我以谦和;骄奢之友,引我嫖赌,导我下流,不可不慎。
  (二)、富贵之人骄淫,性暴之人好斗,放荡之人轻浮,应冷淡远离,不要亲密来往。
  (录自南靖县金山镇《吴氏家范》)
  自古巨宗望族,莫不有家礼家训,昭示子孙,永垂鉴戒,用作惩劝。爰探其主旨而发明之,撮其要义而扩大之。治家传上策,克俭克
  勤。教子有良方,课讲课读。勿越轨而犯法,毋长恶而饰非,远匪人所以避祸,亲君子所以省愆。善日积而名彰,恶日滋而身灭。纵淫欲习赌博,败家即在目前。用机巧行乖张,享业只争瞬息。礼义廉耻存半点,不愧为良民。士农工贾成一家,无黍于大众。诗书不可以废,勿诿子弟为庸愚。祭祀不可虚疏,毋以祖宗为辽远。矜孤恤寡,敬老怜贫。因财贿而失朋友,殊非义士。听妇言而疏骨肉,岂是丈夫。勿发人之阴私,而唆人之诉讼。勿轻妯娌,勿薄乡邻。横逆之来,安知非我之有亏,当平心自问,谮诉所及。何必恨人之诡谲,宜着意访求。静坐当思过,闲谈莫道人短。宴会有节,勿务为长夜之欢。妓女易诱,亟摈诸大门之外。园蔬四季长春,可以无饥。国课及早输将。斯称至乐。相逢肩挑贸易,勿占便宜。每遇困苦亲邻,宜加抚恤。婚姻无慕势利,取与更要分明。尊师重儒,敦宗睦族,一团和气,斯真为大家。同室操戈,即流为败俗。毋耻恶衣恶食,菜根咬得有余香。须法善言善行,仁义饱时无俗态,善不期人见,便是真善。恶惟恐人知,便是大恶。不得则反求诸已,不欲则勿施于人。本此修身,一家庶已于仁孝。用之处世,四海皆致其敬恭。愿我子孙。勉勿毋族。
  (一)、宗规
  崇祀以敦孝恩,孝悌以肃家风,睦邻以念同宗,耕读以务本业,赈济以救困乏,择配以选良家。
  (二)、家规
  敦孝悌弟,精忠守信,崇礼尚义,养廉存耻。
  (三)、庭训
  勤生理,崇儒业,尚节俭,睦宗族,和乡里,慎承继,严闺门,戒淫恶。
  遗训
  一、子孙务宜孝悌为先、和睦为本、凡族内有患难疾病、必须会议往视扶持,毋得袖手旁观。
  二、子孙须恭敬尽礼、出入有仪、见长者、坐必起、行必序、应对必称其名、毋曰尔我、女妇亦然。
  三、子孙家耕读为本、或商贾为事者、不得非为卑贱、以污先声、戒之慎之。
  四、子孙遇高祖之墓、凡祭扫之时、随宜尽礼、以隆报本、毋弛孝心。
  五、子孙当祖先皆以文翰相承、子孙当以法守相念、毋许恃强吞弱、毋得好讼干刑、自贻伊戚。
  六、子孙婚配、须择良家、素娴母训者、方可聘娶、勿图小利、有妨大义、凡养女出聘者、亦如择妇之心择婿。
  (录自《莆田吴祭世系宗谱》)
  一、敦孝友。父母兄弟,天伦所属。人子事亲,莫大养生送死。生则菽水鼎烹,疾则侍榻亲调药饵,殁则哀毁悲伤,殡葬必诚必敬,勿之有悔,总以竭力尽礼为归。至昆季原属同胞手足,当轻财重义,一气同心,勿听妻妾细语,有伤和气,如是则内隙不生,外侮不作,家道日昌矣。且凡属尊长俱要敬重,隅坐随行,操几捧杖,尊长名讳尤不可乱呼。倘敢亵慢倨侮,许鸣户长惩治。然待下亦当以恩义,不可以势凌欺压,又有望于长辈焉。
  二、笃忠义。君臣之义,日月为昭。或族有登科第跻膴仕者,无论资格,一属官裳品级,俱当循职励节,矢公以报。至为士者诵习山林与为农者力田草野均是王臣,各宜秉礼持义,守法奉公,肃一家以厚风俗,盖朝野有殊而忠义则一也,尚共凛之。
  三、教子弟。凡人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童蒙为圣功之始,冲幼立德业之基,故世之为贤父兄者,于子弟教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以养其心,应封周旋诗书礼乐以防其身,稍长出就外傅,教以致知力行,庶上可以发名成业,次亦理明变化,气度泽于大雅,无骄奢淫佚之失矣,是所望于为父兄者。
  四、治生理。居家以治生为先,士农工商皆本业也。为父兄者当量子弟材质,俾于四民中专治一业,毋怠荒,毋游惰,务听父兄之教,早作夜思,不迁异物,是则业精于勤,高可以取富贵,次可以免饥寒而得温饱矣。吾族子弟当共听斯言,各治其生,倘玩愒悠忽,家法必严治之。
  五、慎嫁娶。《易》首乾坤,《礼》垂奠雁,男女之际,人伦之始,故娶妇只择女之幽闲贞静以治其内,不贪其妆奁之资,嫁女只择婿之贤良俊秀以光门楣,不拘其豪富之家。当议婚之际,相其媒妁及其女家夫家之世泽若何,毋轻为然诺,以致后日之悔。
  六、睦宗族。宗族众矣,千枝万叶总属一本,虽有贤愚强弱贫富贵
  贱之异,以祖宗视之,未尝不欲均得其所。迩来浇薄之徒漠不关心,甚至视若秦越,是不知祖宗而亲骨肉也。凡我同宗,务要彼此相维,情意相孚,有无相济,患难相周。至若邻里亲戚危难急迫,亦当量力乐助假贷,不得吝惜,水火盗贼急往救护,不得恝视,倘遇纷难,力为排解,务相劝勉,以睦乡邻。
  七、尊师长。师傅之尊,等于君父,礼义必须恭敬,不可亵慢,俸金必须早交,不得拖欠,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迩来轻浮之子函丈时目中有师,出门墙目中无师,甚至擅称字讳,语言不逊,岂知目无师长即无君父,是自断绝书香种子也。予族思诗书传家,宜尊师重道相沿不替,岂可任一己之性而轻视斯文乎?
  八、择交游。自天子以至庶人,道德事业、身心学问多赖友以成,但良朋难合而损友易亲,当于订交之始,审其品端学优者执子弟之礼奉之为师,以资其观感,次则设榻相迎,亲之为友,以资其切磨,庶髫年结契,白首可宗。倘或辨之不早,误比匪人,以致耳濡目染,渐流匪僻,则是一日而误终身矣。交游之攸关非小,可不谨哉?
  九、务节俭。父母妻子,一家人咸赖我仰事俯畜,我一身浪费无节,即家财巨万立见消败。父兄者平日当督责子弟,务要朴素淡泊,不可奢华侈靡。有如酒席只要精洁,不必堆盘狼籍;衣服只要整肃,不必绸缎绫罗;屋宇只要容身,不必高楼大厦;婚丧称家有无,不必靡丽纷华。盖我能省费节用,自然家道温厚,官钱不欠,私债不生,悠悠岁月何乐如之。
  十、辨赋税。三限两税,国有常典,早辨国赋,先期输纳,即或年荒岁歉,亦要设法以杜官钱,盖钱粮分毫为重,仓柜亲自投完。谚云: “若要宽,先了官。 ”此虽俗语,亦居家至当之论也,切不可拖延,以
  至拘连比较,有碍脸面。
  十一、禁健讼。同室燕秦、比邻楚越者,皆因好讼,恃其口舌机诈,藐视三尺,罔恤身家,间有小隙遂构大讼,经年不解,以致倾家殒命。今后吾族有抱屈于人者,外姓则鸣地方公治,族党则鸣宗长处分,纵有偏袒,吃亏有限,决不可轻质公廷。倘执一时之见,不知退省,则耗无限之钱财,以伤族邻之和气,追悔其可及乎。或大有关系、万不得已者,又当别论。
  十二、禁嫖赌酗酒。赌博者盗贼之源也,抹牌掷骰、呼庐喝雉,定有一班无籍棍徒朋引,始云俪乐、输茶酒,渐以金注,几赢数百,累输
  数千,致破产业、鬻妻子,饥寒难受,甚至为贼为盗,以致犯法受刑。若嫖不惟破家,且以害身,慎不可贪恋女色,恣情纵淫,费金谋娶,以致卖奸告官,被擒丧身,为祸不浅。如有此等禁惩不悛,公送官究治。若沉湎酗酒,狂泼闯祸,亦所当禁。
  十三、理坟墓。坟墓为先人魂体所托,葬时坚筑固为要紧,而历年久远尤当照看,苟视为泛常,烧香便走,与不祭者何异?须念死者不可复亲,惟兹一块土在我心眼中。每次上坟必审看明白,残缺者补之,草木抵塞者砍伐之,在山余地必令平满,不得挖成坑宕。朱子云: “湖州人上坟必哭。 ”追远之遗风也。
  十四、恤幼妇。自己生养的谁不知痛,惟人家送来小女儿,口尚乳臭,精力微弱,做不得的要他做,有饭不与他喫,冷热饥饱全无管顾,还要打骂,磨得面黄骨瘦,好不惨伤。试思这女儿不是寃仇,乃是为我家传接宗支,过几年便是一房媳妇,你们后来都要靠他,若不见信,设或你的女儿被人苦磨,你心何如?
  (录自清吴凤纂修梅冲《吴氏编修宗谱》乾隆五十八年萃英堂木活字本)
  一、严教子。子弟自总角入学,即延名师。晨夕严课,务期学业有成。不可姑息因循,假名《诗》、《书》,以致稍长流入狎邪,不畏名义,不惜身家。惟在教之者循循善诱,期其必从。即或气禀偏薄,不能骤从,更为百端开导,引古证今,令其知惧、知悔而后已。若下愚不移,终究不悛,亦必谅给衣食,拘束紧严,庶稍遏其邪心,不大至于决裂。至于品性端正而资质十分迟钝者,则令各执一业,不可浪掷居诸。
  二、严内政。圣贤一部《大学》,祗重修身以齐家。周家八百王业,首著《关雎》以立教。内政所系,盖云重矣。每见世俗之妇,夏绮春罗,绝不知中馈、织紝为何事。《大易》云: “冶容诲淫。 ”盖谓此也。我祖宗清白传家,凡于归我家者,纵极富厚,一以荆钗裙布为主。首饰不得用金玉,衣服不得着锦绣。父母已亡,即兄弟不得轻通宴会。丈夫既没,虽至戚不得辄入中堂。淫辞艳曲不得暂闻,舞妓歌童,不得偶见。如此,则家声日振,而家道亦自此日隆矣。
  三、勉为善。天下第一要事,无过读书。古今数十代,名门无非为善。所以圣贤千言万语,只此二事。晦翁云: “天地一无所为,只以生长万物为事。人若念念在利济上用心,便是天地之心,便为天地不可少
  之人。况积德必有善报,后嗣必然昌盛。至作孽之家,或行智术,或倚权势,其始非不可长,究竟冰山易倒,雪架顿消,或罹罪案,或染沉疴,或遭焚溺之灾,或生流荡之子,谁云天道可欺而无报耶?所以君子乐得为君子,小人枉自为小人。 ”此言最平常、最透彻。而能知其透彻者,惟读书以明其理。斯不至误于所趋,则读书第一要紧事。
  四、慎嫁娶。语云: “嫁女必须胜我家者,娶妇必须不若我家者。 ”但赤绳早系,属天缘。安得尽胜我家与不若我家者?总之以家声清白,女性端严为主。至于家声不清,女性佻达,苟贪图妆资,羡慕声势,草率成婚,未有不我女嫁之而衅成,吾子取之而祸结者。兴言及此,可为寒心。凡我宗人,切宜三覆。
  五、慎生业。天生蒸民,各有其业,而业以耕读为最。若得膏腴百亩,男耕女织,渐积成家,斯为富本。至芸窗辛苦,奋志青云,显祖扬亲,斯为望族,又岂特不止于食贫居贱已哉?至于不能耕读者,不妨经商贸易,亦不失为正业。
  六、慎交游。离群索居,贤者滋过,而暱邪比匪,君子寒心,此交之必贵于择也。盖交一正士,则品性日端,心田日厚,日受其益而不知。若一不加察,结伴群居,语言谑浪,日亲日近,其害有不可胜言者。大抵择交之法,亦辨别为君子、小人而已。诚君子与则亲之、近之,若小人则远之,庶学日增,而害可免。
  七、禁嫖赌。嫖赌乃世间第一不好事。盖奸必杀,赌必盗,理势然也。即奸不杀,赌不盗,毕竟精枯神耗,色症殀亡。淫人妻女,妻女反属他人,毕竟产荡家倾衣食不给。贪人钱财,钱财悉归乌有。嗟乎,妻属他人,将使幼女、孤儿谓他人父;财归乌有,将使儿啼女哭,一餔不周。想到此,木偶汗下,况奸则未有不杀,赌则未有不盗者。诚能戒此二端,则有天然三善:一曰积德,二曰保家,三曰延寿。后生小子,最易犯此,故不惜再三言之。
  八、禁三姑六婆。治家贵于循理守法,闺阃尤宜杜渐防微。三姑六婆只图射利,何有良心?妇女见之,最易□□,出入亲昵,害遂难穷。我宗妇女,有□□辈□来者,亲房老成,恳切劝谕,不从则痛惩之。如有酷纵不悛,而反肆其悍泼者,许告之族长,竟驱之女家,无玷家门。
  九、务敦睦。父兄子弟乃分形同气之人,何忍离异。世俗惟妇言是听,或蝇头微利,或口角微嫌,遂成怨恨。嗟乎,以天性骨肉,而受间
  于妇人,分口于锥末,亦可伤矣。独不思尺布斗粟,帝王口酿民谣,郑
  里张门,匹夫亦传芳范。清夜思之,各宜省悔。
  十、贵知止。人之一生,衣禄原有定数。少壮勤苦,自可安生,晚年尤宜悉安我命。幸获小康,即当□□,或寄情花竹,或结社朋侪。醇酒清茶,教孙训子,致足乐也。倘有余赀,更宜勉为几举。如置几馆以养贤,捐麦舟以助葬,日渐积德,后必流芳。何可垂白焦劳,徒成自苦。况子孙贤,自能创业,不贤则遗以厚赀,反成重累。古云: “士君子不可不抱虚生之忧,亦不可不知有生之乐。 ”其至言欺?
  十一、劝学。子孙不可不学。不学则不知理义,不知理义则无以保家门。先人有言: “诸儿渐大,宜加意教训。家业厚薄,盖系时命,但不可断了读书种子。 ”此前人之愿,真后起之镒也。子孙勉之。
  十二、力本。读书之外,即务耕桑,作本分生理。出则负耒,入即横经。效古人孝悌力田之训,断不可妄图蝇利,轻入衙门。凡人一入衙门,心术便险,吾未见从此中得利而子孙久享者也。子孙戒之。
  十三、仗义。讼狱之事,人所时有,顾吾宗族甚多,其或喜作非为,自取罪戾,无可辨别则已,如或蹇遭冤抑,被人欺诬而无力伸理者,凡吾同宗,务宜仗义出力,相与辨明。先前高祖浩公,曾集通族议立公碑,观讼大小,自三两以至三钱,仗义公助,代泄飞冤。此真笃厚一本之盛事。今此纸虽已灰烬,而义气岂尽渝澌?吾等嗣后,务恪遵先人之议,非独济族,亦自田籓篱也。
  十四、劝善。劝学为好人。古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为善。心于为善,则天神自然呵护,祸患自然潜消。远迩敬从,怨毒不入。所云
  “为善最乐”非虚言也。人若为恶,凶暴斗狠,阴贼挑唆。或吹毛求疵,必快吾意,或捕风捉影,挟诈人财。不知天道好还,大祸旋至。不于其身,必于其子孙,可不省欤?
  十五、戒赌。天下极低尽头事,除为盗外,则莫如赌博。不才无论,即如翩翩佳子弟,一入赌埸,品行尽坏。欲图未获,先丧已成,囊空手涩,不惜廉耻,供具房饰,悉归他人,甚至卖田、揭债,日渐消乏。父母、妻子怨言交加,亲朋乡党讪笑并至。终为贫贱,入于下流。所当痛戒者也。
  十六、睦族。伯叔兄弟,当急相周、喜相庆也。死葬相恤,疾病相扶持。后世流人恶薄,贪利尚气,或至阋于萧墙,讼于公庭,无所不至。甚有左袒异姓而下石同宗者。丧心如此,清夜岂安?子孙戒之。
  十七、禁惰。子孙不可懒惰。懒惰者,贫贱之本也。谚有之曰:
  “家无生活计,不怕斗量金。 ”但幸旦夕之小康,竟忘终身之大计,终日嬉游,竟至狼藉,为人讪笑,悔亦晚矣。
  十八、敬祖。总墓之祭,所以重祖宗、敦一本、广孝思也。吾之先人,依祖墓而立匾曰 “时思”。每岁清明,子孙环流,备物扫墓。此先人未尽之怀也。但扩地筑山,工料之费非一人所克胜,当赖众力其成。岁时致祭,庶几克致孝思不匮之遗意云。
  (录自清吴会臣纂修上海崇明《吴氏宗谱》嘉庆二年刻本)
  一、读书。人生一世,立品为要。立品须明礼,明礼在读书,读书在得师。师之得,得谊端方,学问淹洽,向理窟中昕夕讲究,庶几识其本原,知其节目。既有定见,由是措诸日用伦品间,始无失足,最为后生小子学好第一关,不可不勉。
  二、孝友。行有百矣,孝友为先。孝莫大于严父,顾事父难,事母尤不易。父一而已,母或有生、晚,有嫡、庶,为之子者必稍芥蒂,即父不安,即妇亦不顺。凡家之索,由兹而起。兄弟同根,其相竞无非算田宅、较劳逸耳。不知财为长物去复来,力出当身用还复,有何惜于此,便伤大伦?俗云: “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 ”志之志之。
  三、宗族。由父母上溯之为祖宗,其世虽远,其气不隔,故无论蒸尝,其神灵之歆也;坟墓,其体魄所安也;庙祏,其主祧所藏也;祭田,其牲杀粢盛所出也,举当盛心。诸派分源远,如途人之族众,其气以贯,与我不殊。鳏寡孤独者,当存恤之;冤枉者,当雪理之。各视其力之所及,毋诿。
  四、婚姻者。人之大伦,且家盛衰所由基也。当问世德,不当问财贿。女无计聘,妇无计奁。女有教焉,又申之于将往。妇有教焉,必谨之于初来。曰贞静、曰孝慈、曰勤俭,尽吾父母翁姑之道而已。其贤否则有命存焉。
  五、奴婢。陶彭泽诫其子书云: “此亦人子也,可善视之。 ”真主人翁语也。然奴辈无知,驭之固慈,亦贵严。每朝夕,厮栈、灶臼闲,防检不可不密。此虽细人不足惜,然家政关系实大,慎无忽诸。
  (录自吴德洸等纂修浙江义乌《延陵吴氏宗谱》 1925年木活字本)
  一、急公奉法。君以民为体,民以君为心。安居与乐业,在在受恩
  深。国课早输纳,王章凛严森。循分以自尽,不愧大君临。
  二、报本重祀。人之有祖宗,水源与木本。獭鱼豺祭兽,物类尚追远。若不重祭祀,何以申诚悃忌日与生辰,亦宜尽勤恳。
  三、孝亲敬长。父兄与尊长,势分本相同。一体族爱敬,吾翁即若翁。国家重仁孝,立法示愚蒙。果能尽孝悌,端不愧寸衷。
  四、和邻睦族。家族邻里地,其情尤易亲。猜嫌疑忌起,风俗何由淳。不必施大泽,不必被深仁,睦姻兼任恤,即此见天真。
  五、尊师重儒。师居三事内,儒为席上珍。道德开先路,诗书步后尘。心存轻亵意,终日是莠民,尔曹能尊重,取法可立身。
  六、督耕课读。为士在于读,为农在于耕。一则能致富,一则能成名。父兄不督课,两事俱无成。朝夕勤职业,富贵享升平。
  七、培风正俗。奇邪《周礼》戒,奸宄《尚书》防。匪彝慆淫辈,治化所由伤。闾阎有禁约,国家有王章。果得培植力,风俗自淳良。
  八、立品敦行。人生何者重,品行最为先。无瑕称白璧,有价重青钱。事业多缺陷,身名难保全。衾影两无愧,庶可对青天。
  战国吴起 晋吴猛(孝子)
  唐 吴兴 唐 吴媛 唐 吴祭
  九、崇节尚俭。《易》占节制度,《传》说俭养廉。不必夸美丽,不必壮观瞻。奢华非所尚,朴陋亦何嫌。帝王崇节俭,矧属处茅檐。
  十、息争戒讼。人情争必斗,天道讼多凶。鼠牙与雀角,二《南》化其风。小忿宜忍耐,大事须消融。身家可长保,何必逞英雄。
  (录自清吴增珦等修江西宜春石里登南桥《吴氏族谱》光绪十八年渤海堂木活字本)

知识出处

百家家训

《百家家训》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集纳了全国203个姓氏的370则家训格言精品,该书详尽的解读了家训、庭诰、家诫、家范、家法的含义。读者从书中既能了解我国历代家训之概貌,又能体会到古人在处理家庭关系、教诲子女方面呕心沥血之深情厚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