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图书馆
莆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莆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妈祖信仰在新加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妈祖之光》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20000014
颗粒名称:
妈祖信仰在新加坡
分类号:
B933-53
页数:
2
页码:
010-011
摘要:
本文原载2015年2月7日《湄洲日报》,又载《中华妈祖》2016年第1期,介绍了新加坡的妈祖信仰。
关键词:
文化
新加坡
妈祖信仰
内容
妈祖信仰在新加坡的传播,几乎是与新加坡开埠同步,甚至可能来得更早。新加坡的天福宫,于1839年兴建至1842年底落成。天福宫的正殿是崇祀庇护航海的神灵天妃。据说在这之前,即1810年的嘉庆十五年,已有人在天福宫的原址设坛奉祀了。道光四年(1824年)新加坡宁阳会馆天后宫创建;道光二十年(1840年)新加坡福建会馆建成;咸丰七年(1857年)新加坡创建琼州会馆天后宫;1920年新加坡兴安会馆成立;1927年新加坡福德祠创建;1971年新加坡木山圣母宫创建。
如今,华人占多数的新加坡,妈祖信仰在宗乡会馆的运作下,已融入社会的各个层面。据不完全统计,新加坡现有50多座妈祖宫庙,重要的有天福宫、粤海清庙、琼州会馆天后宫、兴安会馆天后宫、福州会馆天后宫、宁阳会馆天后宫、义顺西河公司天后宫、木山圣母宫、星洲金榜山亭天后会、林厝港亚妈宫、云峰天后宫、浮罗乌敏半港天后宫、后港联合庙天后宫、林氏大宗祠九龙宫等。其中最为出名的天福宫是1821年由华人船员们创建,1839年南洋诸地的华侨们集资从泉州运去各种构件的建筑材料进行扩大兴建的,他们视妈祖神像为“食德思根”的象征,以表达思念故土,不忘中华优秀文化之根。现该宫庙已被新加坡国家古迹保留局公布为第一批重点古迹之一。
由于新加坡华侨华人对妈祖的虔诚崇信,因此妈祖信仰在促进新加坡华侨华人团结奋斗、创办公益慈善事业及寄托对祖籍国思念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比如:粤海清庙虽是潮籍人士所创建,但广东省各属人士均前往奉拜。早期每逢农历十一月间举行的一年一度妈祖游神活动,全新加坡的广、惠、肇、茶阳、嘉应、琼州人士均有参与此一盛事。于是,这一活动便为华侨华人提供了联络乡情、增进乡谊的机会,而妈祖庙也就成为他们沟通思想、交流感情的场所。而新加坡西河公司天后宫初建之时,除供奉妈祖外,也被当作华侨初到南洋投靠亲友的临时接待站,发挥公益慈善作用。
新加坡的华侨觉得,大家能够平安地渡海南来,并且顺利在当地得到发展,全是得到妈祖的庇佑和帮助。新加坡福建会馆曾经创办了5所华侨学校,其中的一些办学经费,就来自于天福宫资助的香火钱。一些同乡会馆的章程里,还明确规定本帮华侨创办的妈祖庙里所积余的香火钱,要用于本帮华侨所创办的学校里。最后,对于妈祖信仰而言,通过双方互相结合,也能借助具有实体力量的同乡会组织,领导开展一些具体的工作,如聚合乡亲的力量兴建或扩建妈祖宫庙,或者加强对宫庙的日常经营和管理,这些都有利于妈祖信仰的传播。
1986年新加坡兴安会馆与天后宫联合朝圣团抵湄洲谒祖朝拜。1998年12月13日新加坡琼州天后宫主席王业裕率参拜团一行51人抵祖庙谒祖参拜。2006年9月5日,林,金榜率团赴新加坡、马来西亚等14家妈祖庙宇开展联谊活动,并举行赠匾仪式等,与海外信众同胞联谊。
(原载2015年2月7日《湄洲日报》,又载《中华妈祖》2016年第1期)
知识出处
《妈祖之光》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收录有关妈祖文化的文章,分为播照环宇、辉耀史河、闪烁民间、出彩艺文、沐浴人事、光映论坛等六章,包括有《海外妈祖溯祖庙》《妈祖信仰在美国》《妈祖与海洋文化》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新加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