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石雕企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惠安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1959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石雕企业
分类号: J314.3
页数: 8
页码: 417-424
摘要: 本文记述了惠安石雕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名师辈出。石雕产品青石雕、白石雕、影雕等多样,且多为精品。在海内外享有盛誉,是中国石雕之乡的代表。
关键词: 惠安县 石雕生产 石雕企业

内容

惠安石雕艺人世家,数以百计,其经营方式都是父子相继、家族相携、世代相传、以师带徒,流动受雇,四海为家。因而名匠辈出。据口传和有关文献记载,惠安最早的石匠姓李,乃五代闽将张悃的部下,原居青山下三李等村(今山霞东下坑),至第十三代有一支系迁往崇武五峰村。明初,江夏侯周德兴经略海防时,凤阳府寿州县(今安徽省寿县)蒋姓先民参加修建崇武城,至第四代有一支系定居于峰前,其后代得传李姓的石雕技艺。
  清末,涌现出大批称为石店的固定工场,其中较出名的有道光年间(1821~1850年)惠安匠师设于福州澳门路的蒋源成号和设于厦门的蒋泉记号、蒋泉益号。光绪年间(1875~1908年),崇武五峰工匠在福州北门、西门、东门、西湖及龙潭路、下杭路等处开设多家石店;在厦门海沧、浮南桥、沙坡头及龙海角尾、石码等处开设30多家石店,还在缅甸仰光、马来西亚槟城等地开设分店。甲午战争后,五峰工匠到台湾开设石店、工场。这些石店作坊多以加工墓碑墓料为主,兼作用具、工艺品雕件,既接受订货也自己销售。
  清末民初,蒋姓名匠灿若群星。五峰巨匠蒋镗、蒋学心、蒋仁文、蒋国衡、蒋双家、蒋文子、蒋金辉、蒋丙丁等人在石雕艺术上形成各自的风格。这个时期以龙柱、石狮和人物雕刻为代表的惠安青石雕作品遍布海内外。
  50年代,惠安石雕工匠陆续被国营建筑工程单位所吸收,参加国家工程建设。没有被吸收的工匠沿袭以师带徒形式,从事零星建筑石雕件、工艺品的制作,没有自办企业。1960年,由政府提倡,老艺匠蒋应连、蒋友才、张来富、王瓦金、庄联伙、王清标等在洛阳创办惠安石雕厂。1961年、1962年相继成立崇武五峰石雕厂、溪底石雕厂。
  80年代初,镇办、村办、联营、个体的石材石雕企业迅速发展,形成崇武五峰、溪底的石雕专业片,共有石雕企业80多家,规模较大的20多家。接着延伸到山霞、涂寨、螺阳、洛阳等地。80年代中期,石区附近的“晟石”工人,往往以家族中3~5人结合一起在公路两旁办起石材加工场,改原料出售为成品出售。在张坂境内的群力至苏坑一带,共有石场、石店90多家,形成一条10里石材市场。此外在福厦公路惠安至洛阳地段两侧也办了不少石料加工、石雕厂场。在黄塘辉绿岩产地的下坂、后郭村,办起石臼加工场,成为生产石臼的专业村。80年代中后期,由惠安石雕厂、惠安机械厂和惠安机械制造厂抽调力量,先后与省、市有关部门和外商联合组建(国营)明磊石材有限公司和(中外合资)泉州石材工艺制品有限公司两个大型石材工业厂家。截至1989年底,全县共有石雕企业300多家,职工4600多人,其中国营1家,县办集体2家,较有规模的乡镇企业20多家;石材加工企业23家,职工1100多人。
  1989年惠安石雕石材主要厂家有:惠安石雕厂、惠安石艺厂、五峰石雕厂、明磊石材有限公司和崇武花岗岩雕刻厂等。此外,还有五峰村的振兴石雕厂、海滨石雕厂、协隆石雕厂、古艺石雕厂,溪底村的龙溪石雕厂、精美石雕厂,辋川的明光石板材厂,螺城北门的磊丽石板材厂,张坂的金龙石板材厂(中外合资)等。年产值超过百万元的厂家,还有联群石雕厂、联峰石雕厂、明刚石雕厂。
  附:石雕重点企业简介
  惠安石雕厂1960年创办,厂址在洛阳桥北侧,为县办集体企业。初办时只有职工37人,外租厂房,生产青石墓碑类10个品种。至1989年,有职工1294人,厂区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1万平方米,拥有青石雕、白玉雕、影雕和石板材等主要生产车间。该厂下设海尾青石雕工坊、下埭(百崎)、古山(螺阳)和玉昌湖(黄塘)3个矿区及其临时加工点。产品有青石墓碑、白玉石墓碑、石刻工艺品(包括青石板影雕)、粗石臼、石板材、建材加工品、建筑石料和工业用石等10大类300多个品种。1989年产值达1501万元,完成青石雕170万件,白石雕200万件,石板材5.5万平方米。该厂是全县规模最大的石雕厂家,省级先进企业。产品曾获轻工部第七届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优质产品奖(1988年);洛阳桥牌青石雕两次获国家奖和全国轻工业出口创汇金龙腾飞奖、铜牌奖等;青石雕列为省、部级优质产品。70~80年代,美国、日本、加拿大、意大利、捷克等72个国家使节团视察惠安石雕厂,并留言题赠。1985~1989年间,李先念、方毅、谷牧、王汉斌、杨成武、程思远、班禅等中共和国家领导人视察惠安石雕厂。
  泉州石材工艺制品有限公司1988年创办,厂址螺阳乡。该厂为福建省五金进出口公司、县外贸公司和日本三国株式会社按股份比例投资的惠安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总投资200万美元,厂区占地面积2500多平方米。1989年有职工105人,工业总产值790.5万元。主要产品有西式墓碑和日式墓碑(几十个品种)及“灯笼”产品(几百个品种)等。1989年被中国外商投资协会评为出口创汇先进企业。
  五峰石雕厂1961年创办,厂址崇武五峰村,为村办企业。1979年该厂与厦门外贸五金矿产进出口公司挂钩,为外贸定点生产厂。1985年投标承接并出色地完成厦门鼓浪屿郑成功雕像的雕刻任务,声誉大振,被日本中国石材株式会社选定为石雕定点生产厂。1989年有职工335人,年产值245.25万元。主要产品有白衣观音、地藏王、弥勒佛、如来佛和各种“灯笼”、石狮、龙柱等几十个品种。
  崇武花岗岩雕刻厂1984年创办,是一家雕刻与安装相结合的厂家。办厂后,承接南京雨花台纪念馆的建筑雕刻和安装;该工程获部优、市优奖,受到江苏省艺术界和建筑界的高度评价,列为江苏省十大名星建筑之一。此后又承接盐城新四军纪念馆、锦州解放纪念馆、辽沈战役纪念馆和淮安周总理纪念馆等建筑雕刻和安装业务。1989年产值103.4万元。
  明磊石材有限公司1985年创办,厂址螺阳大红埔。占地面积3.2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0.84万平方米。是由惠安县政府与省五金矿产进出口公司、泉州市外贸公司、惠安外贸公司合资创办的内联外引的国营企业。1985年7月,引进联邦德国的石板材生产线设备,开始生产石板材。1987~1989年购进国产摆式锯机和圆盘锯机,生产不同规格的厚板、异形板形。主营花岗岩石板材,兼营石刻工艺品和花岗石荒料。石板材产品远销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和香港地区。1989年有职工420人,年产值1252.62万元。主要产品产量和税利在全省石材行业中排名第一。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惠安县志》

本书反映了惠安县的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由概述、大事记、各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组成,以自然、地理、经济、军事、政治、文化、人物排序记录。

阅读

相关地名

惠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