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台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潭史话》 图书
唯一号: 130220020210004428
颗粒名称: 闽台缘
分类号: K295
页数: 2
页码: 130-131
摘要: 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与历史对话,其实是在认识现实,面向未来,今天看来极为普通的一件事,都脱离不了它与历史的渊源,一个人是这样,江山社稷更是这样。历史选择了平潭,在二十一世纪迈入第一个十年之际,两岸关系出现了历史上最好的和平转机,台海两岸相互往来而非相互对抗,相互交流而非相互诋毁,相互包容而非相互敌对。台湾问题是萦系在海内外所有中华民族子孙心上的一个最牵动民族感情的问题。不许外侮入侵,不准内奸分裂。现在,福建与台湾往来日益密切,两马、金厦航线热络有加,海陆空三通无阻。平潭至台中、新竹航运开通在即,海峡两岸前程无限光明。
关键词: 平潭县 地方史 文化

内容

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与历史对话,其实是在认识现实,面向未来,今天看来极为普通的一件事,都脱离不了它与历史的渊源,一个人是这样,江山社稷更是这样。
  历史选择了平潭,在二十一世纪迈入第一个十年之际,两岸关系出现了历史上最好的和平转机,台海两岸相互往来而非相互对抗,相互交流而非相互诋毁,相互包容而非相互敌对。平潭,处在特殊的地理位置,将在两岸交流往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平潭拥有的区位优势,堪当民族复兴大业的重大使命。
  台湾问题是萦系在海内外所有中华民族子孙心上的一个最牵动民族感情的问题。一百多年来,台湾无论是沦入日本的殖民统治,、还是处在两岸对峙的政治纠葛之中,都是作为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存在着,无论处在什么样的压力下,都不可能把它的祖国分开,这是因为,两岸都是在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建构和发展的,共同的文化,是一股潜在的,巨大的力量,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是维系台湾和祖国密不可分的精神支柱。
  台湾与祖国的文化亲缘关系,最先,最直接的就体现为台湾与福建的关系,这是由历史决定的。福建与台湾,都是以中原南徙的移民为主体构建起来的社会,相比之下,台湾是由中原移民的后裔再度大规模迁入而逐渐延播开来的。无论是习俗还是语言,闽台同属于一个共同文化区。
  台湾人,除高山族以外,还有泰雅族(越人),赛夏族(客家),布农族(越人),邹族(闽人),鲁凯族,卑南族,阿美族,平埔族等。在明代以前,台湾的这些原住民,土著人,生产方式单一,生活方式原始,追根溯源,台湾岛与南太平洋广大水域诸岛的古代先民大多数都是中国大陆南方地区蛮夷a越人的裔胤。与闽族,闽越族都有血缘上的渊源关系。实际上,从6000年前开始,百越先民逐步从福建人台,经台向南行进,穿越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而后向东,向西迁往夏威夷,伊斯特岛和马达加斯加(台湾学者凌纯声,美国学者杨江,新西兰学者张伯斯,澳洲学者安德森,中国历史学者翦伯赞等都有著书立说)。
  著名学者连横先生(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之父)在《台湾通史》中称:“历更五代,终没南宋,中原动荡,战争未息,漳、泉边民,为避兵锋,寻求安定,渐来台湾。”明代是闽台关系发展的主要时期,郑和过台,林凤攻台,颜公开台(颜思齐),均是祖国大陆人们大规模开发台湾的先声,从此极大地推动了台湾的土地开发和农业、渔业生产。162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派遣舰队入侵澎湖,筑城据守,1662年,郑成功奉旨东渡,挥师人台,从荷兰侵略者手中收复台湾,越来越多的祖国大陆汉族人相继进入台湾。1683年,清康熙二十二年,台湾设府,直隶福建。此间,福建对于台湾的行政管辖与军事戍守,更茄密切学福建与台湾的关系。两岸同胞相濡以沫、相依为命,携手并肩、共同开发,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极为壮观的一幕。
  “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这些凄美的歌词里,传达着两岸同胞的共同心声。千秋骨肉情,两岸一家亲。不许外侮入侵,不准内奸分裂。这是中华文化历经劫难之后的铮铮誓言!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今日之台湾,仍是四小龙,今日之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合则两利,分则俱伤,和合共赢,共享复兴。现在,福建与台湾往来日益密切,两马、金厦航线热络有加,海陆空三通无阻。平潭至台中、新竹航运开通在即,海峡两岸前程无限光明。这是硬道理,更是软实力!

知识出处

平潭史话

《平潭史话》

出版者: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分平潭记忆、平潭往事、平潭风物、平潭风情、平潭风采5章,分别阐述了平潭的历史沿革、平潭自强不息的精神、平潭的自然风光和物产、平潭的人文和文化、今日平潭与闽台缘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