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山名儒施天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潭史话》 图书
唯一号: 130220020210004355
颗粒名称: 海山名儒施天章
分类号: K820.8
页数: 2
页码: 40-41
摘要: 《福州府龄《福清县龄《方舆纪要》等史学典籍中,总能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一一施天章。他所著的《地舆志》,更为研究平潭历史的学者所熟识,他的许多典故,成为平潭民间文学、平潭地方戏曲、平潭县志系列的素材和依据。数典不可忘祖,饮水则应思源。了解平潭历史,不能不知道一代名儒施天章。施天章,字以文,号a庭,大墩区人,自幼聪慧,读书过目成诵,深得乡人赞赏。施天章晚年著书立说,授学传艺,出其门者多一时才俊,且授徒资费自给,以宽仁为人称道。山水华章秀,功勋文人捧。平潭综合实验区岚城组团正在改写平潭历史,一条宽敞的大道将从施天章的墓前通过。
关键词: 传记 类型 地区

内容

《福州府龄《福清县龄《方舆纪要》等史学典籍中,总能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一一施天章。他所著的《地舆志》,更为研究平潭历史的学者所熟识,他的许多典故,成为平潭民间文学、平潭地方戏曲、平潭县志系列的素材和依据。数典不可忘祖,饮水则应思源。了解平潭历史,不能不知道一代名儒施天章。
  施天章(1842-1911),字以文,号a庭,大墩区(今平潭岚城霞屿村)人,自幼聪慧,读书过目成诵,深得乡人赞赏。先后师从乡绅名士陈方策、高琴溪及易经名师刘维桂等,为人谦和,勤学善问。博闻强记,学有渊源。为文辨字,援笔立就,旁征博引,顺理成章。小楷书写,不亚于名帖,诗文并重,尤长诗赋,凡经、传、子、史、百家言,博览淹贯。<‘游庠食饩后,益以远大自期。”(意指专心致志,理想远大) 清咸丰辛酉年(1861年),施天章十八岁考选拔贡,赋卷n皇典丽,仿佛六朝。清同治乙丑年(1865年),由拔贡考取八旗汉教习。清光绪丙子年(1876年)补镶蓝旗教习;戊寅年(1878年),复补正蓝旗教习,期满验放,奉旨以知县用。“性本爱丘山",以文公通鉴谙理,超然物外,生性儒雅,恭亲孝友,制生不苟,淡于仕进。
  施天章晚年著书立说,授学传艺,出其门者多一时才俊,且授徒资费自给,以宽仁为人称道。手辑《平潭名胜纪》及《人物志》等等,足资后人考证,创始平潭史料之功不可没也。
  施天章自述于《分修邑志海坛山辨》中日:“本岁邑侯八公留心文献,出示续修邑志,移札海坛,猥以天章与岁贡林鸿苞、举人任柱鳌等充海上、海下二里分局董事,并谕增益未备各门类。天章等乃取乾隆丁卯太史林若亭所修旧志卒读之。”寥寥数言,施公治学之道,谦逊之心,昭然明晰,实为晚辈后昆为人治世之楷模。
  人事有更迭,新陈总代谢。名儒施天章,平潭之荣光。提到施天章,不能不提“兴文书院”——平潭学府之先驱。建于清初的兴文书院,是海坛镇总兵吕瑞麟首创,寓意明伦毓贤,多士方兴,向学乃文,有振兴文教之所。平潭自清以前,皆为州属,学额仕籍,向与福清合二为一。兴文书院既建,学制既更,乡校林立,致使平潭人知其美恶,养正以蒙,教化民俗,哺育英才。清咸丰元年,乡贤任杰、林瑞凤、施天章、郑锦銮、陈云、林鸿苞、任浩然、陈封等人,倡捐兴学,在籍提军詹功显(后擢升闽浙提督)捐助最力。
  日月经天,八方普照;江河纬地,四极轮回。兴文造化,仕气日新。宋有林颖博士;明有林杨、周鹤芝;清有詹功显、江继芸、翁汉章,施万春、陈方策,陈宗祥、张仁元、施天章、林钟华,哪位才俊不是出自兴文。今天的平潭一中、强兴中学,曾经的岚城中学、霞屿中学,其根源都是兴文书院。尽海隅(海角)之乡土,育桑梓以栋梁,兴学造福,民生之幸。
  山水华章秀,功勋文人捧。平潭综合实验区岚城组团正在改写平潭历史,一条宽敞的大道将从施天章的墓前通过。福州的三坊七巷要是没有林则徐、林觉民故居佐证,仅仅凭几间仿古建筑是不能诠释历史的。平潭人文本来就不是很丰蕴,保护好、宣传好这一代名儒、几多人杰,是我们的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愿与大家共勉之。

知识出处

平潭史话

《平潭史话》

出版者: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分平潭记忆、平潭往事、平潭风物、平潭风情、平潭风采5章,分别阐述了平潭的历史沿革、平潭自强不息的精神、平潭的自然风光和物产、平潭的人文和文化、今日平潭与闽台缘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