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潭史话》 图书
唯一号: 130220020210004331
颗粒名称: 说越
分类号: K295.74
页数: 8
页码: 10-17
摘要: 史载,汉惠帝三年,封驺摇为东海王,在东瓯建都,世称东瓯王。瓯越人属百越族中的一支,分布范围在今浙江江南部瓯江流域一带,晋建永嘉郡,唐时改为温州。公元前138年,东瓯国因闽越国的人入侵而举国行迁徙江淮之间。西汉时,东瓯国存在五十四年。、 二、南海南海也是百越一支。《汉书·高帝纪下》记载,汉高祖十年诏封,“南武侯织亦粤之世也,立以为南海王。”南海王国也因反汉失败被灭国迁众。分布范围据考证是在江西东南及福建西南,界于闽越和南越之间,即今闽粤赣三省交界地。馀善上书汉武帝表示愿意率八干兵配合楼船将军进击吕嘉。
关键词: 平潭县 地方史

内容

一、东瓯东瓯的名称是因东海王的都城而得名。史载,汉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封驺摇为东海王,在东瓯建都,世称东瓯王。瓯越人属百越族中的一支,分布范围在今浙江江南部瓯江流域一带,晋建永嘉郡,唐时改为温州。公元前138年,东瓯国因闽越国的人入侵而举国行迁徙江淮之间。东瓯国除。西汉时,东瓯国存在五十四年。、 二、南海南海也是百越一支。《汉书·高帝纪下》记载,汉高祖十年(前197年)诏封,“南武侯织亦粤之世也,立以为南海王。”南海王国也因反汉失败被灭国迁众。分布范围据考证是在江西东南及福建西南,界于闽越和南越之间,即今闽粤赣三省交界地。
  三、西瓯西瓯,又称西呕。主要分布在今广西桂江流域一带,以贵县为活动中心。
  史载,广西地曾有西瓯君译吁宋,秦军攻略岭南时才把他杀死。秦的统一,在西瓯地区设置桂林郡,促进了西瓯同全国在政治上的一致性。汉代西瓯属赵佗南越国统治,赵佗曾派出官吏统治。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统一南越国,设置九个郡统治,西瓯历史就此终结。四、骆越骆越主要分布在左江流域至越南的红河三角洲地带,即今广西南部和越南北部(古称交趾)。秦朝设象郡,大抵包括了骆越分布的范围。西汉时期,骆越纳入赵佗的南越国统治。汉武帝统一南越后,又在骆越地区设立交趾、九真、日南、珠崖和儋耳五郡,派官吏统治。随着汉人的移人,汉族的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随之传人。但是,由于地处偏远,秦汉王朝对于一些地区并未直接统治,而是利用他们本民族原来的头头授予这些骆侯、骆将以“铜印青绶”,让他们治理当地骆民。这就是后来的土官。这些地区受汉文化影响较少,保留旧的文化多些,造成地区之间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五、滇越古代云贵高原上的民族与东南沿海及两广地区越人集中居住的情况有所不同,属于越人和其他民族交错杂居地区。越人的分布主要在下列三个地区: 1.永昌郡和永昌缴外地区。这一地区大体相当今云南保山地区、德宏州、临沧地区和西双版纳州某些地区,甚至包括国外一些地区。东汉时期永昌缴外有一种称为“掸”者,或书为“擅”,属百越系统,即今傣族先民。
  2.越嵩郡部分地区。这一地区大抵包括四川西昌地区及云南西部,即金少江中段及其支流地区。
  IMAJ郡部分地区。这一地区相当于今贵州乌江以南地辱、云南红河州、文山州和曲靖地区的一部分以及左右江的一部分。西汉样柯郡有一部分地区原属秦代象郡。象郡自古为百越之地,所以属于象郡的各县,应为越人分布区。越人是云贵高原上的古老居民之一,一般居住在河谷或平坝地区。汉武帝统一西南夷和南越后,曾在这里设置十七个郡,又是采用原来当地的头头统治的羁縻政策,因而使得这个地区少数民族能够更多的保留下来。自唐以后,西南地区不再见有越人记载,但都出现“黑齿”、“金齿”、“绣面”等蛮人。元明以来,在同一地区又有“百夷”、“摆夷”、“仲象”。这些名称又演变发展成为现在的一些少数民族。
  六、夷州人 “夷州”名始见《后汉书·东夷传》,即今台湾,台湾也是百越分布区之一。其古代居民,最早被称之为夷州人,名虽不言越,亦属百越一支。台湾与大陆自古关系十分密切。
  “闽”,据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为:“东南越”。东南地区的越人,除包括东南地区沿海之外,还应包括沿海岛屿的澎湖、台湾等地。东汉的“夷州”即指台湾,后来的《三国志·孙权传》也称台湾为“夷州”、“夷州人”或“山夷”。椭书·疏球传》则称为“疏球土人”。宋元时代乃称台湾为“疏求”。明代改称为“东番”。明末清初始见台湾名称,而称该地居民为“番族”或“土番”。日本侵台时,改称台湾的民族为“蕃族”或“高砂族”。高山族的名称是抗日战争胜利后的祖国人民对台湾少数民族的称谓。
  高山族是台湾的土著族,其来源主要是当地土著民发展形成的。台湾土著民族是属百越系统,现在高山族就是古代台湾土著越族的后裔。这不仅在文献记载而且在考古资料上都可以找到可靠证据。从现在高山族所保留的一些习俗,也可以证明其祖先是越人。
  七、山越、 出越是百越的后裔,秦汉王朝统治百族各族之后,百越各族的后代仍不断掀起反抗统治者的斗争,多被称为山越。山越主要分布在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等省的边远山区。
  唐以后正史就不再见有山越的记载。
  闽越烽烟许慎《说文解字云:“闽,东南越。”由此可见,“闽”是指东南部古代的越族。史载,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其中包括福建地区古代的民族。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伐灭强吴,随后挥师北上,渡江、淮,临齐、晋,大会诸侯于徐州(今山东腾县南),越族的名声大显于世,百越的地域特点始为人所注意。“闽”逐渐演化为地名,福建的越族被称为“闽越”。闽越族的名称早见于《史记·东越列传》,显然,闽越文化的形成是在秦汉时期。
  公元前333年,越王勾践六世孙无疆攻打楚国;楚威王发兵反击,越军大败,无疆被杀,越国从此解体。史云“越从此散,诸族子争立,或为王,或为君,滨于江南海上,朝服于楚。”权利之争,王位继承之乱,使越国国势一蹶莫振。终亡于楚,越国王室和贵族后裔纷纷向闽北、浙南和广东一带逃奔,其中进入福建的一支渐渐与当地土著人融合起来,勾践的后裔在福建这块土地上又传数世到无诸,他于战国末年在福建建立地方政权——闽越国,自立为闽越王,世奉越祀。无诸的兄弟瑶也在浙江的温州等地建立东瓯国。
  公元前223年,秦始皇攻灭六国后,立鼎咸阳,虎踞湘楚,兵临五岭,适时用兵“南征百越之君”。无诸被废为“君长”,闽越故地设为闽中郡。但闽中之地远离中原,秦王朝鞭长莫及,始终未派遣官吏进入闽中,无诸仍掌管闽越政权。
  秦帝国的严刑酷法把全国人民推向绝路,六国的旧贵族也在伺机卷土重来。秦王朝实际是建在一个即将喷发的火山口上。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后,各地民众纷纷响应,各国贵族乘机反秦。无诸作为越王后裔,也以“秦夺其地,使社稷不得血食’为幌子,率闽中甲兵投奔江西鄱阳令吴芮,随诸侯反秦。闽越族好勇善武,轻死易发的民族习尚,促使他们在反秦战争中9能善战,屡立战功。公元前135年,秦帝兵踞武夷山脉之险企图顽抗。在越汉即将酿成一场战争的关键时刻,闽越王郢的弟弟馀善对严峻的形势作了分析,他认为与汉朝廷公开为敌,将会招来闽越灭国之祸,饱与相、宗族密谋杀郢以谢天子。汉武帝下令停止向闽越进兵,干戈暂时平息,馀善的这一举动,使闽越国得以延续二十余年。、、一馀善虽带头杀了郢,但汉武帝并不信任他,不让他继承王位,并指出:“郢等首恶,独无诸孙繇王丑不与谋焉。”乃派郎中将为册封使,立繇君丑为越繇王,奉闽越先祭祀。丑虽取得合法的王位,但闽越的大权实际被馀善所控制。史云:“馀善已杀郢,威行于国,国民多属,窃自立为王。繇王不能矫其众持正。”汉武帝得知馀善在闽越国权势超过繇王丑,为了缓和矛盾,再封馀善为“东越王”,与繇王并处。
  闽越国内部诸王长期地互相争斗残杀,严重地影响了闽越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汉王朝经过汉初近百年的休养生息,国富民强,特别是汉武帝在位期间,汉朝进入鼎盛时期,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文治武功后世罕见的一代封建帝王,他不能容忍各边远地区政权的日益强大,因此注定了闽越等国的最后灭亡。
  元鼎五年(前112年),南越丞相吕嘉叛乱,汉武帝调遣越人以及江淮以南楼船将士10万人,分兵五路,合击南越。馀善上书汉武帝表示愿意率八干兵配合楼船将军进击吕嘉。馀善率兵至广东揭阳,却按兵不动,暗中又与吕嘉勾结反汉。因为馀善知道闽越与南越唇齿相依,南越一旦灭亡,闽越也将在所难免。元鼎六年,汉军主力楼船将军杨朴和伏波将军路博德所率两部攻陷南越国都城番禺,南越国灭亡。汉军屯兵豫章和梅岭,虎视闽越。馀善自知难逃覆灭的命运,索性先发制人,公开反汉,“发兵拒汉道,号将军驺力等为‘吞汉将军”’,自己“刻‘武帝’玺自立”。倾发兵攻打白沙、武林、梅岭;杀死汉军三校尉。这年秋天,汉武帝发兵四路向闽越进逼:横海将军韩说出句章(今宁波之西),浮海从东方往;楼船将军杨朴出武林;中尉王温舒出梅岭;戈船、下濑将军出若邪、白沙。四路大军都攻入东越。“东越素发兵距险,使徇北将军守武林,败楼船将军数校尉,杀长吏”,“楼船将军率钱塘辕终古斩徇北将军”。双方战斗进行得十分激烈,这时汉朝廷又派原越衍侯闽越人吴阳回闽劝说馀善归汉,馀善顽固不化。吴阳就带领他的旧属七百人为内应,攻打汉阳城(今浦城)的越军,并与建成侯敖、繇王居股密谋策划,计杀馀善,并率其旧属向横海将军投降。东越将军多军也弃其军降汉,东越国至此灭亡。从汉高祖五年封闽越王无诸,后子郢、馀善、孙丑等继位,历数代九十二年。
  闽越灭国后,汉武帝以“越狭多阻,闽越悍,反复”为由,诏令大军将闽越举国迁往江淮间,焚毁闽越国的城池宫殿,闽越之地一下子空虚了。同时对在平叛中有功的闽越贵族给予封赐,如封繇王居股为东成侯,地在九江;原越衍侯吴阳为北石侯;原东越将军多军为无锡侯等。这些立了功的土著贵族封官后被调离故土,使他们与土著族脱离了关系。
  汉武帝用武力铲除了南越,消灭了闽越,降服了西南地区,又采取一系列措施,加速了这些地区土著同化于汉族的历程。形成了政令一由汉廷的空前统一的局面,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古代民族的大融合。
  闽越族是福建土生土长的民族,闽越文化是福建远古文化的延伸和演进,保持了福建远古文化中的风俗习惯、宗教观念。它与周边的百越民族相比较,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是带有明显的区域特点的原生文化。
  追溯到原始社会,各民族部落都有自己图腾崇拜。图腾崇拜的对象是与本部落关系最密切的自然物或动植物,崇拜的内容则具有鬼魂崇拜和祖先崇拜的内容,闽越族有显著的崇蛇习俗,这在古代.文献中屡有记载。如《太平御览》卷一七0“州郡郊”云:“闽州越地,即古东瓯,今建州亦其地,皆蛇种。”《说文解字》亦云:“闽,东南越,蛇种”等。就是说闽越人崇拜蛇图腾,奉蛇为祖先。这是由于闽越人长期“处出野溪谷之间”,他们日常的生产与生活都得与山和水打交道,这些溪谷江河的自然环境正是滋生大蟒毒蛇之地,常常对闽越人的生命构成直接威胁。出于对蛇的敬畏心理导致了拜蛇为神,崇蛇的习俗因此而产生流传。闽越人这种图腾崇拜往往是通过“断发文身”的习俗来表现。古人曾作出精辟的解释,诸如“削发文身,以像鳞虫”,“纹其身刻画其体,内墨其中蛟龙之状,以人水,蛟龙不害也,故日以像鳞虫也。”还有说越人剪发文身,是闽越人自以为既打扮得像“龙子”、“龙蛇一类”的祖先见了,以为自己的“子孙”同类,就不会伤害了,甚至会保护他们的安全。所以闽越人以蛇文身,既反映出对蛇的实物图腾,同时也反映出他们的祖先崇拜。在汉武帝平定闽越之后,闽越人已逐渐消失并融合于汉民族之中,这种宗教文化并没有完全消失,福建的崇蛇习俗仍随时可见,甚至延续到近代,如南平樟湖坂等地区仍有崇蛇习俗。
  闽越族的宗教文化中,除流行有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外,还有拔牙和祭天神上帝百鬼及巫术、鸡卜等,呈现有多种内容、多种形式的多元的区域性一一\特征。
  闽越族最具特色的葬俗是船棺葬,在古代文献中,常被称为“仙船”、“仙棺”、“仙城”,或称它为“架壑船”、“架壑船棺”等,后人又叫它为“崖葬”、“崖墓”、“船棺葬”和“悬棺葬”等。闽越人船棺葬最密集的地区是在武夷山,其遗迹分布在九曲溪沿岸的诸峰之中。船棺葬是利用沿溪两岸的悬崖峭壁的自然洞崖岩隙或人工凿成的崖洞穴为墓穴,安葬死者。船棺用整根的楠木刳成,棺身呈菱形,两端翘起像舟船,中间挖成长方形的槽,用来装殓尸体。根据文物部门对武夷山船棺的年代考证,上限大约在商代,下限到汉武帝平定闽越,徙其民于江淮之间后,这种葬俗也就终止了。
  史书记载,越入“习于水斗便于用舟”,“水行而山处,以船为车,以楫为马,往若飘风”。说明舟船在闽越人的经济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们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船上度过,他们死后就以船为棺;祈祷他们惯用的船能把他们的灵魂载往理想的天国。至于将棺悬于高岩绝壁,一些史家认为,这是为了有效保护死者的灵魂,让他们更好地与上天沟通,同时也带有山神崇拜的观念。
  船棺莽是闽越人的主要葬俗之一,但并非唯一的葬俗,生活在平原地区的闽越人就没有条件实行“悬棺葬”。而且随着时代的推移,葬俗也在不断地变迁。
  不少学者都认为,种植水稻是百越先民对我国南方农业的一项重要发明和贡献。闽越作为百越的一支,考古发现许多遗址都有古稻遗存,说明从很早开始,闽越先民就充分利用本地区优越的自然、气候条件,发展农耕稻作。他们以水稻为主粮,兼营其他作物,农业经济成为本地区人口主要生活来源和生产项目。
  从武夷山汉城遗址山土的数量可观的铁农具和铁工具来看,可以说明秦汉时期闽越人已从中原传入了冶铁铸造技术,先进生产工具的广泛使用,促使这一时期闽越的农业生产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战胜自然灾害,兴修水利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如武夷山汉城遗址中,就有凿山开渠,把崇阳溪的水引人城内的设施,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闽越是农耕稻作与渔猎经济同时并存的时代,闽越人相当一部分食物的来源是依靠捕捞和狩猎。在福建和台湾发掘的遗址中发现大量鱼骨、蛙、蛤、牡等遗存,证实了文献中所说闽越入“稻饭羹鱼”的饮食习惯。史书上说他们熟习水性,善于用舟。这正是为了适用在江河湖海中捕捞为主的谋生手段,早在先秦时代,他们就掌握了造船技术。
  总之,闽越文化是闽越先民在我国南疆谱写的遥远而又辉煌的一部乐章。它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与周边的吴越文化、南越文化、荆楚文化以及中原文化进行交流,彼此借鉴,相互促进。到汉武帝平定闽越后,闽越文化逐渐融合到汉文化的滚滚洪流中。从此,中国进入炎黄同尊,中华一统的时代。

知识出处

平潭史话

《平潭史话》

出版者: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分平潭记忆、平潭往事、平潭风物、平潭风情、平潭风采5章,分别阐述了平潭的历史沿革、平潭自强不息的精神、平潭的自然风光和物产、平潭的人文和文化、今日平潭与闽台缘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