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坛岛,扬帆远航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潭县土地志》 图书
唯一号: 130220020210004315
颗粒名称: 海坛岛,扬帆远航
分类号: F321.1
页数: 2
页码: 200-201
摘要: “平潭岛,不长草。飞沙走石尽肆掠,帆破桅折苦难熬…..."45年前,平潭岛在人们的记忆里储存的是:贫瘠、闭塞、落后、多灾。一夜沙埋十八村,一艘破烂轮渡船,一条狭窄小街巷,一麻袋钞票买一斤米,一条黄瓜鱼换一盒火柴,以及那全县唯一的一家私营油坊,一所旧医院、一个简陋的初中学校……孤岛荒漠上,哀呜着几多“一字”悲剧。“麒麟出东海,明珠落平潭……”状似麒麟的平潭岛,在改革开放的快车道上,正伴着这优美的乐曲,乘风迎涛,鼓翅而飞。
关键词: 土地志 地方志 福建 平潭县

内容

“平潭岛,不长草。飞沙走石尽肆掠,帆破桅折苦难熬…..."45年前,平潭岛在人们的记忆里储存的是:贫瘠、闭塞、落后、多灾。一夜沙埋十八村,一艘破烂轮渡船,一条狭窄小街巷,一麻袋钞票买一斤米,一条黄瓜鱼换一盒火柴,以及那全县唯一的一家私营油坊,一所旧医院、一个简陋的初中学校……孤岛荒漠上,哀呜着几多“一字”悲剧。
  45年后的今天,平潭岛变‘了,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如此恢宏壮丽的画卷户-处处林带郁郁葱葱,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一条条柏油路四通八达,一片片投资区破土而出,一批批港口码头动工投建,一艘艘大马力渔轮扬帆远征……宽敞的街区,如林的商店,考究的民房,崭新的校舍,……无不令人惊叹沧海桑田的巨变。
  在海岛变化中,变得最精彩、最有特色的当推渔业和旅游业这“两翼”。
  渔业生产好戏连台,路子越走越宽:近海、外海、远洋“三个渔场”同时拓展,水域、滩涂、生物“三种资源”全面开发,捕捞、养殖、加工“三种产业”异彩纷呈。现在,全县渔业生产单位发展J,,2600多个,机动船达3112艘,总吨位41997吨,总动力114241马力,彻底改写了解放前和解放初无机动船的历史。去年来,还先后更新改造7艘,600马力渔轮,配置了一批先进助渔导航、通讯和救生消防设备。以花好笼为主的近海捕捞轻型作业初具规模,捕捞船达175条、笼7万多个,年创产值1750万元。1993年底,全县渔业总产量达11.21万吨,比1949年12.5万公斤增长8倍。海水养殖加工发展迅猛,养殖面积达3.6万亩,已初步形成了三条系列带:一是以网箱养鱼为主的浅海养殖系列带,共放养石斑、真a等名贵鱼2.5万箱。年创汇1200万美元,居全省首位;二是以对虾、贝藻类为主的浅海滩涂养殖系列带。年可创汇350美元;三是以活鳗、活蟹、丁香、虾皮、石章鱼等为主的鲜活保鲜出口加工系列带,年创汇600万美元。全县现有水产冷库50座,冻结能力5500吨,各类水产加工厂数十个,建造了一批独具海岛特色的育苗、饲料、冷冻、加工、包装等多功能配套的服务性行业。“海上田园”的综合开发,大大提高了渔民生活水平。1993年渔民人均收入达1100元,比1949年增长33.3倍。放眼渔村,到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耕海牧渔新景象。
  旅游观光,如今已成为海岛发展的一个新兴产业。平潭旅游资源丰富。经国家旅游局专家考证,平潭是一个巨大的旅游资源宝库,是一个天然的地学博物馆,拥有不少功能齐全、个性鲜明的独特景观。近年来,县党政一班人从解放思想入手,重彩描绘“旅游篇”:封山湖、定规划、搞设计、抓调研、造声势、引外资、积极开辟具有海岛、海洋特色的游览新热点。现在“旅游兴县”已成共识,旅游开发热潮涌动。已有芦洋石帆、东海仙境、海坛天神、龙凤头海滨浴场等八大景区被评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即:“中国国家公园”。旅游效益明显,1993年和1994年夏季共接待游客20万人次,综合消费2000万元以上。
  渔兴百业旺,旅游促开放。更令人惊喜的是,与外商合作建造、总投资为5.6亿元的平潭海峡大桥已审批立项,世代平潭人的“桥梦”即将变为现实。
  “麒麟出东海,明珠落平潭……”状似麒麟的平潭岛,在改革开放的快车道上,正伴着这优美的乐曲,乘风迎涛,鼓翅而飞。
  注:①本文刊登在《福建日报》国庆45周年征文比赛栏目。

知识出处

平潭县土地志

《平潭县土地志》

出版者:海风出版社

《平潭县土地志》为突出地方特色、时代特点、行业特征和体现中共平潭县委提出的“加强主体、发展两翼、扩大开放、建设基础”发展经济的战略构想,突出“耕海牧渔”和“国家公园”(海坛风景名胜区)以及以土地启动架设海峡大桥来实现平潭人民梦寐以求的“天堑变通途”的夙愿。

阅读

相关人物

陈道金
责任者
康素群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