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霞璀璨耀长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潭县土地志》 图书
唯一号: 130220020210004314
颗粒名称: 晚霞璀璨耀长堤
分类号: F321.1
页数: 4
页码: 197-200
摘要: 获悉平潭县流水村,郑振东、郑吓珠、郑振达、郑振远、郑景平、周玉顺、冯立财、蒋崇积、方光耀、林弟吓、方吓彩等11位离退休老党员,自筹资金围海保土,我们兴冲冲前往采访。走进围海工程指挥部,意外的是见不到一个人影。知情者告诉我们,指挥部的成员都在工地上呢!穿越崎岖不平的山路,转过一个山坳,我们被一幅神奇的画面惊呆了;波涛汹涌的海湾上,一条气势恢宏的拱圆形长堤将大海拦腰截断。面对这么浩大工程,我们不敢相信这是由11位花甲老人指挥的。他们离任后,始终耿耿于怀,壮心不已。同时,11位离退休老党员不向国家伸手要钱,积资围海,造福群而这一壮举,为子孙后代竖立一座丰碑。
关键词: 土地志 地方志 福建 平潭县

内容

获悉平潭县流水村,郑振东、郑吓珠、郑振达、郑振远、郑景平、周玉顺、冯立财、蒋崇积、方光耀、林弟吓、方吓彩等11位离退休老党员,自筹资金围海保土,我们兴冲冲前往采访。
  走进围海工程指挥部,意外的是见不到一个人影。知情者告诉我们,指挥部的成员都在工地上呢!穿越崎岖不平的山路,转过一个山坳,我们被一幅神奇的画面惊呆了;波涛汹涌的海湾上,一条气势恢宏的拱圆形长堤将大海拦腰截断。堤外,恶浪击坝,惊心动魄;堤内,滩地广袤,一眼难收。炎炎烈日下的工地,人头攒动,机器轰鸣。面对这么浩大工程,我们不敢相信这是由11位花甲老人指挥的。
  可是,当我们在工地上找到工程指挥部成员时,站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个竟是头戴草帽、裤管高卷、黑黝黝、瘦巴巴的老年人。然而,就是这些老爷爷们,创造了光照千秋的奇迹……。
  “拉尿穴”的变迁在平潭县流水乡西侧海岸,有一块面积10公顷的荒滩,俗称“拉尿穴”。这里曾经是“光境埔”、“缯埕埔”、“门前埔”、“内臭头山”、“外臭头山”以及“拉尿穴”的所在地。
  1958年,县政府在“拉尿穴”附近的光幼屿东侧建造避风港,由于当时工程的建设者缺乏全局观念,没有考虑到水土流失问题,就近在“拉尿穴”附近1350米长的海岸边沿开采石料,用来建造防浪堤,致使沿岸石无存,黄土裸露,失去了天然的防浪屏障。30多年来,海浪冲击,山洪流泻,水土流失严重,使10公顷的山坡、耕地变成了海滩。原来的“三埔”、“二山”、“一穴”已不复存在。现在,海浪继续以每年20米的速度A近村庄,海岸线离民房最近的只有10米。每逢台风来临,恶浪击岸,山崩土泻,人心惶惶! 从六十年代起,历任流水村干部都想治理“拉尿穴”,造福于民。也曾于1964年和1973年两度狠下决心,动员全体村民每人义务投工25日,抬石砌坡保土。但是,终因财力不足和缺乏科学的设计,两度治理皆付之东流。
  一个“比海还大”的念头没有治理好“拉尿穴”,成了历任流水村干部的一大遗憾。他们离任后,始终耿耿于怀,壮心不已。
  1991年,省老年委、省工商局和省税务局联合发文通知,允许和鼓励离退休干部创办经济实体。长期苦于没有“尚方宝剑”的离退休千部如鱼得水,在老党员郑振东的倡导下,流水村前后五任的村干部和原流水公社副主任、曾受到毛泽东同志接见的全国首批劳模周玉顺,原流水村党支部书记、乡运输社社长郑吓珠,五十年代曾在那里工作过、原军区团级干部蒋崇积等老党员坐在一起,经过研究,一个围海保土、彻底根治“拉尿穴”的大胆念头应运而生了。
  流水村群众听到“拉尿穴”要搞围海工程后,立即议论开了。有的群众担心,先后两次治理“拉尿穴”都失败了,这几个老人家能行吗?一位78岁的老渔民认为,“拉尿穴”沿岸浪大潮急,工程难度大,离退休干部的家属也纷纷劝阻。是呀!他们为群众、为党操劳一辈子,如今都上年纪了,该享享清福,为何要累死累活搞围海保土工程呢? 在这困难时刻,平潭县政府农委、水土办、老年委、水电局等部门热情支持老千部的围海计划。乡、村领导也全力支持,村委主任郑振莲表示:你们需要村两委做的事,我们将尽力而为,围海工程常常牵动着身在他乡的老干部的心,蒋崇积多次从省军区干休所赶来平潭,主动为围海工程出钱出力。热切的期望,真诚的支持,使11位老党员心潮澎湃,于是,他们决定大千一场。
  他们竖立一座丰碑为了尽快把围海蓝图变成现实,11位老党员各显神通。在水利技术人员的帮助下,他们制订一个既可根治水土流失,又可养殖虾、贝、鱼等水产品的围海保土工程方案。
  1992年10月13日,经县老年委批准,流水围海保土工程上马了。工程设计由两道“防线”组成。第一道“防线”是围海造堤,阻隔海浪。海堤全长850米,堤高9.3米,堤面宽3至4米,堤底宽12米至29.5米。第二道“防线”依山傍岸建堤,用于排洪,全长860米。整个工程有4座排水闸,设置启闭机控制海水进出。工程预计投资150万元。
  在围海工程建设的日日夜夜,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烈日当空,11位老党员始终每天起早贪黑,坚持战斗在工地上。当工程进入关键的闸门砌体时,竟先后被潮水冲垮5次,眼看着几十吨的水泥被卷进大海,老人们伤心极了。第5次闸门被解体时,工程总指挥郑吓珠,俯伏在工地上放声痛哭!这位曾经多次带领大伙围海固土的原流水村党支部书记,去年5月,工程处于紧张筹备阶段时,他患了食道癌,是大家硬把他送到福州治疗。10月工程动工时,郑吓珠病情稍有缓解就“溜”了回来。每天,他第一个来工地,最后一个离开工地。我们望着他瘦小的身躯,忍不住问他:“你身体不好,为何不多休息,多享受晚年的乐趣呢”?他苦笑了一下说:“作为曾经担任过流水村千部、党员,如果不在有生之年治理好“拉尿穴”,我的心不安啊!”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困难终究吓不倒这些老共产党员。他们请来县水电局书记,老水利工程师余乃枨指导。经反复勘察分析,根治闸门倒塌的办法终于找到了。经过7个多月的紧张施工,今年5月13日,海堤合龙,一期工程胜利竣工。这一工程的竣工,既能彻底根治860多米长海岸线的水土流失,使邻近海岸线的100多户村民免受搬迁之苦,又能利用堤内115公顷的滩涂进行养殖,年纯收入可达53.5万元。
  如今,流水围海保土工程已经历3次11级以上大风大浪的考验,为全省水产养殖和水土保护提供了一条新的经验,其价值是无法估计的。同时,11位离退休老党员不向国家伸手要钱,积资围海,造福群而这一壮举,为子孙后代竖立一座丰碑。
  注:①本文获1993年福州市土地局与《福州晚报)联合举办的“土地杯”征文比赛二等奖。

知识出处

平潭县土地志

《平潭县土地志》

出版者:海风出版社

《平潭县土地志》为突出地方特色、时代特点、行业特征和体现中共平潭县委提出的“加强主体、发展两翼、扩大开放、建设基础”发展经济的战略构想,突出“耕海牧渔”和“国家公园”(海坛风景名胜区)以及以土地启动架设海峡大桥来实现平潭人民梦寐以求的“天堑变通途”的夙愿。

阅读

相关人物

林晓明
责任者
施安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