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苑杂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潭县土地志》 图书
唯一号: 130220020210004304
颗粒名称: 三、文苑杂录
页数: 11
页码: 192-202

内容

(一)禁草告示 ·署福州府平潭海防分府加一级随带加二级记大功三次俞为恳申示禁栽培以保课命事。本年正月二十八日据模糗(扑秀)甲军路底村乡耆高日登董事高纯铨等禀称:“切(窃)潭岛孤悬,淤沙居多,民业鲜少,登等祖居军路底村,器无网罟,业守耕凿,平坦屯田不及数亩,所口课地业,皆属山园。但山园所赖山壁草木以防风沙。无如民风不古,横伐无时,不思口业有主,或倚巨族,或恃口邻,强锄草根,恣放羊畜。控口则不胜其众,阻则实莫口何,以致水流土陷,风起沙飞,害及庐舍,废却课业。经蒙咸宪仁宪心关民瘼,前后给示谕民栽培保口田庐各在案。登等村民遵示将山壁倒水内南至垄尾,西至大墓顶,北至陈家山,东至溪,立有界址,加意栽培。奈村民丁微,口口口口难禁虎视,弱肉强食。欲行缉口控,藉(借)口多端。幸蒙仁宪振民有德,仰承崇理疆场,不壤之口,合行愈恳,台下传令地方,恳准重申严禁。口口口雨谷之阳春,儆一切之强顽。口口口口,课命无口摊。并恳口口口,口清册二本,一但口口,口给还执照,则永志口口,切禀。”等情,据此,查山壁倒水内处所,为风沙来路要害,业经前分府咸暨本分府谕令栽植芦草,以御风沙。岂容不肖顽民强到铲掘,致坏良法。兹据该董事高日登等禀请造册给示立案前来,除批示外,合行出示严禁。为此示仰该甲村民人等知悉:自示之后,凡有山壁倒水内分,四至界址,播插芦草之处,如有不遵禁令,私行盗掘,毁去草根,以及纵放牛羊,践哒情弊,许该董事、知保指名禀赴本分府,以凭严拿究办,决不姑宽。其各凛遵,毋违!特示。
   嘉庆贰拾伍年贰月廿六日给 告示 (二)石刻石碑 1、石刻 观成万亩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同知宋廷模,欲将三十六脚湖变为良田,在北厝镇湖南村羊山门自然村后东侧巨石上刻上“观成万亩”,并在离该处东南500米处,又刻上“沙开涵固、水涸田增、农欢国裕,岁乐福臻”十六字。并雇工采石、筑涵渠,后因飞沙堆积,埋没石涵,堵住湖水出口,致工程未果。1988年“观成万亩”石刻列为县文物保护单位。
   2、石碑 护我芦洋 民国25年(1936)春,县长李为公为保护芦洋埔,防止沙漠化,在芦洋埔建筑铳楼,驻兵守卫禁草护埔。并在黄土墩村树立“护我芦洋”石碑。现该石碑由县文化馆收存。
   (三)谚语歌谣 1、谚语 平潭岛,好是好,只生石头不生草。
   平潭石头岛,石头也是宝。
   三入一样心,黄土变成金。
   千人协力山献宝,万众同心土变金。
   百业农为首,万物地为本。
   人勤地出宝,人懒地生草。
   三百六十行,田园第一行。
   沙土掺粘土,一亩赢二亩。
   2衣裳年年新,田土年年添。
   犁园犁得深,黄土变成金。
   山顶海边都栽树,山青水秀人欢笑。
   福富田作底,无田无福富。
   鲎下海,马上山,芦洋居万三。② 2、歌谣 平潭西海,十年九灾, 一雨成涝,不雨旱来。
   荒山秃岭,似火烧山, 亩地收成,能饱几餐! 芦洋本是好地方,可惜当年一片荒, 狂风过处沙尘起,一夜覆没十八村; 白日路旁绝人迹,夜间风寒宿野鹅, 隆冬风起沙砾飞,盛夏大地象火烤, 牛羊经过不俯首,牧童到此不唱歌。
   自从有了共产党,芦洋大地换新装, 种草植树改旧貌,荒埔变成米粮川, 马路纵横宽又广,往来车辆似穿梭, 铁牛怒吼田野奔,幢幢新屋势巍峨, 眼看荒埔变宝窝,笑叹顽沙奈我何。
   (四)诗词荟萃 七律〔清〕姚伯秀 风停沙定草萋萋,一望荒凉心碎之。
   田舍沉埋闻鬼哭,饥寒煎迫恻人啼。
   路横饿骨官无睹,地尽废墟景可悲。
   嗟已不毛君识否,营栖归再叹何时。
   鲎母沙 〔清〕郭瑞图 鲎母有砂贵如金,游来游去任浮沉; 时人不识砂为宝,如玉晶莹价连城。
   长江澳 吴宗成 海滨何处好亭台,廿一渔寮次第开; 沙似水晶波似镜,神仙误认是蓬莱。
   登君山插云峰 七律二首 〔清〕施天章 何处飞来岫一丛?森然直树浪花中。
   往来云气天离合,荡漾岚光尽溟渫。
   万壑俯临谁作障?一声长啸欲乘风。
   游人不信蓬莱岛,尚在大江东更东。
   峰插云霄气势豪,登临不厌首重搔。
   长风破浪来千鹳,孤障乘边驾大鳌。
   两度种桃仙观静,廿年攀桂碧天高。
   愧无谢眺惊人句,帝座遥通问讯劳。
   石帆绝句 七绝三首 〔清〕林淑贞 共说前朝帝子舟,双帆偶趁此句留。
   料因浊世风波险,一泊于今缆不收。
   双帆饱尽古今风,刻石为舟总化工。
   十二万年同此渡,渡残日月转西东。
   千寻耸拔大江中,树立遥知造化功。
   谁谓末流无砥柱,且看障得百川东。
   砂厂留题 七绝黄寿棋 山川无处不存宝,海角今觇标准砂。
   筛选区分成玉粒,赢来盛誉冠中华。
   岚岛抒怀 五绝张积强 浪来涌碧澜,潮去现银滩。
   久享明珠誉,蓬莱逊海坛。
   海滨浴场 七绝张报 中外浴场难尽数,海坛媲美信无多。
   金沙银浪天池液,乐不思归对月歌。
   牛山灯塔 七律李鹏云 沧海眠牛不露蹄,灯楼似角若神犀‘ 风掀浪刷浑无恙,过往轮舟赖指迷。
   卜算子 陈茂桐 浩瀚绕平潭,东海蓬莱境。毓秀钟灵誉迩遐,宝’岛多名胜。
   惊世有天神,百屿千礁观,建邑欣逢八十年,把盏良辰庆。
   清平乐 龙王头海滨浴场吟怀陈国俊 水天如画,此地无炎夏。拾贝潮头追不舍,一任银花飞射。
   沙鸥泳女渔槎,桃源世外人家。更有清风留客,归来夜月横斜。
   临江仙 吟“海坛天神”吴金泰 坦腹非关沉醉,临渊欲枕涛声。海陬一臣卜自埋名。渔歌催未醒,扰梦是鸥呜。
   到此令人兴叹,形神尤见分明。焚香莫笑太虔诚。风云都看惯,当晓古今情。
   (五)征文报道 晚霞璀璨耀长堤① 林晓明施安 获悉平潭县流水村,郑振东、郑吓珠、郑振达、郑振远、郑景平、周玉顺、冯立财、蒋崇积、方光耀、林弟吓、方吓彩等11位离退休老党员,自筹资金围海保土,我们兴冲冲前往采访。
   走进围海工程指挥部,意外的是见不到一个人影。知情者告诉我们,指挥部的成员都在工地上呢!穿越崎岖不平的山路,转过一个山坳,我们被一幅神奇的画面惊呆了;波涛汹涌的海湾上,一条气势恢宏的拱圆形长堤将大海拦腰截断。堤外,恶浪击坝,惊心动魄;堤内,滩地广袤,一眼难收。炎炎烈日下的工地,人头攒动,机器轰鸣。面对这么浩大工程,我们不敢相信这是由11位花甲老人指挥的。
   可是,当我们在工地上找到工程指挥部成员时,站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个竟是头戴草帽、裤管高卷、黑黝黝、瘦巴巴的老年人。然而,就是这些老爷爷们,创造了光照千秋的奇迹……。
   “拉尿穴”的变迁 在平潭县流水乡西侧海岸,有一块面积10公顷的荒滩,俗称“拉尿穴”。这里曾经是“光境埔”、“缯埕埔”、“门前埔”、“内臭头山”、“外臭头山”以及“拉尿穴”的所在地。
   1958年,县政府在“拉尿穴”附近的光幼屿东侧建造避风港,由于当时工程的建设者缺乏全局观念,没有考虑到水土流失问题,就近在“拉尿穴”附近1350米长的海岸边沿开采石料,用来建造防浪堤,致使沿岸石无存,黄土裸露,失去了天然的防浪屏障。30多年来,海浪冲击,山洪流泻,水土流失严重,使10公顷的山坡、耕地变成了海滩。原来的“三埔”、“二山”、“一穴”已不复存在。现在,海浪继续以每年20米的速度A近村庄,海岸线离民房最近的只有10米。每逢台风来临,恶浪击岸,山崩土泻,人心惶惶! 从六十年代起,历任流水村干部都想治理“拉尿穴”,造福于民。也曾于1964年和1973年两度狠下决心,动员全体村民每人义务投工25日,抬石砌坡保土。但是,终因财力不足和缺乏科学的设计,两度治理皆付之东流。
   一个“比海还大”的念头 没有治理好“拉尿穴”,成了历任流水村干部的一大遗憾。他们离任后,始终耿耿于怀,壮心不已。
   1991年,省老年委、省工商局和省税务局联合发文通知,允许和鼓励离退休干部创办经济实体。长期苦于没有“尚方宝剑”的离退休千部如鱼得水,在老党员郑振东的倡导下,流水村前后五任的村干部和原流水公社副主任、曾受到毛泽东同志接见的全国首批劳模周玉顺,原流水村党支部书记、乡运输社社长郑吓珠,五十年代曾在那里工作过、原军区团级干部蒋崇积等老党员坐在一起,经过研究,一个围海保土、彻底根治“拉尿穴”的大胆念头应运而生了。
   流水村群众听到“拉尿穴”要搞围海工程后,立即议论开了。有的群众担心,先后两次治理“拉尿穴”都失败了,这几个老人家能行吗?一位78岁的老渔民认为,“拉尿穴”沿岸浪大潮急,工程难度大,离退休干部的家属也纷纷劝阻。是呀!他们为群众、为党操劳一辈子,如今都上年纪了,该享享清福,为何要累死累活搞围海保土工程呢? 在这困难时刻,平潭县政府农委、水土办、老年委、水电局等部门热情支持老千部的围海计划。乡、村领导也全力支持,村委主任郑振莲表示:你们需要村两委做的事,我们将尽力而为,围海工程常常牵动着身在他乡的老干部的心,蒋崇积多次从省军区干休所赶来平潭,主动为围海工程出钱出力。热切的期望,真诚的支持,使11位老党员心潮澎湃,于是,他们决定大千一场。
   他们竖立一座丰碑 为了尽快把围海蓝图变成现实,11位老党员各显神通。在水利技术人员的帮助下,他们制订一个既可根治水土流失,又可养殖虾、贝、鱼等水产品的围海保土工程方案。
   1992年10月13日,经县老年委批准,流水围海保土工程上马了。工程设计由两道“防线”组成。第一道“防线”是围海造堤,阻隔海浪。海堤全长850米,堤高9.3米,堤面宽3至4米,堤底宽12米至29.5米。第二道“防线”依山傍岸建堤,用于排洪,全长860米。整个工程有4座排水闸,设置启闭机控制海水进出。工程预计投资150万元。
   在围海工程建设的日日夜夜,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烈日当空,11位老党员始终每天起早贪黑,坚持战斗在工地上。当工程进入关键的闸门砌体时,竟先后被潮水冲垮5次,眼看着几十吨的水泥被卷进大海,老人们伤心极了。第5次闸门被解体时,工程总指挥郑吓珠,俯伏在工地上放声痛哭!这位曾经多次带领大伙围海固土的原流水村党支部书记,去年5月,工程处于紧张筹备阶段时,他患了食道癌,是大家硬把他送到福州治疗。10月工程动工时,郑吓珠病情稍有缓解就“溜”了回来。每天,他第一个来工地,最后一个离开工地。我们望着他瘦小的身躯,忍不住问他:“你身体不好,为何不多休息,多享受晚年的乐趣呢”?他苦笑了一下说:“作为曾经担任过流水村千部、党员,如果不在有生之年治理好“拉尿穴”,我的心不安啊!”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困难终究吓不倒这些老共产党员。他们请来县水电局书记,老水利工程师余乃枨指导。经反复勘察分析,根治闸门倒塌的办法终于找到了。经过7个多月的紧张施工,今年5月13日,海堤合龙,一期工程胜利竣工。这一工程的竣工,既能彻底根治860多米长海岸线的水土流失,使邻近海岸线的100多户村民免受搬迁之苦,又能利用堤内115公顷的滩涂进行养殖,年纯收入可达53.5万元。
   如今,流水围海保土工程已经历3次11级以上大风大浪的考验,为全省水产养殖和水土保护提供了一条新的经验,其价值是无法估计的。同时,11位离退休老党员不向国家伸手要钱,积资围海,造福群而这一壮举,为子孙后代竖立一座丰碑。
   注:①本文获1993年福州市土地局与《福州晚报)联合举办的“土地杯”征文比赛二等奖。
   海坛岛,扬帆远航① 陈道金 康素群 “平潭岛,不长草。飞沙走石尽肆掠,帆破桅折苦难熬…..."45年前,平潭岛在人们的记忆里储存的是:贫瘠、闭塞、落后、多灾。一夜沙埋十八村,一艘破烂轮渡船,一条狭窄小街巷,一麻袋钞票买一斤米,一条黄瓜鱼换一盒火柴,以及那全县唯一的一家私营油坊,一所旧医院、一个简陋的初中学校……孤岛荒漠上,哀呜着几多“一字”悲剧。
   45年后的今天,平潭岛变‘了,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如此恢宏壮丽的画卷户-处处林带郁郁葱葱,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一条条柏油路四通八达,一片片投资区破土而出,一批批港口码头动工投建,一艘艘大马力渔轮扬帆远征……宽敞的街区,如林的商店,考究的民房,崭新的校舍,……无不令人惊叹沧海桑田的巨变。
   在海岛变化中,变得最精彩、最有特色的当推渔业和旅游业这“两翼”。
   渔业生产好戏连台,路子越走越宽:近海、外海、远洋“三个渔场”同时拓展,水域、滩涂、生物“三种资源”全面开发,捕捞、养殖、加工“三种产业”异彩纷呈。现在,全县渔业生产单位发展J,,2600多个,机动船达3112艘,总吨位41997吨,总动力114241马力,彻底改写了解放前和解放初无机动船的历史。去年来,还先后更新改造7艘,600马力渔轮,配置了一批先进助渔导航、通讯和救生消防设备。以花好笼为主的近海捕捞轻型作业初具规模,捕捞船达175条、笼7万多个,年创产值1750万元。1993年底,全县渔业总产量达11.21万吨,比1949年12.5万公斤增长8倍。海水养殖加工发展迅猛,养殖面积达3.6万亩,已初步形成了三条系列带:一是以网箱养鱼为主的浅海养殖系列带,共放养石斑、真a等名贵鱼2.5万箱。年创汇1200万美元,居全省首位;二是以对虾、贝藻类为主的浅海滩涂养殖系列带。年可创汇350美元;三是以活鳗、活蟹、丁香、虾皮、石章鱼等为主的鲜活保鲜出口加工系列带,年创汇600万美元。全县现有水产冷库50座,冻结能力5500吨,各类水产加工厂数十个,建造了一批独具海岛特色的育苗、饲料、冷冻、加工、包装等多功能配套的服务性行业。“海上田园”的综合开发,大大提高了渔民生活水平。1993年渔民人均收入达1100元,比1949年增长33.3倍。放眼渔村,到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耕海牧渔新景象。
   旅游观光,如今已成为海岛发展的一个新兴产业。平潭旅游资源丰富。经国家旅游局专家考证,平潭是一个巨大的旅游资源宝库,是一个天然的地学博物馆,拥有不少功能齐全、个性鲜明的独特景观。近年来,县党政一班人从解放思想入手,重彩描绘“旅游篇”:封山湖、定规划、搞设计、抓调研、造声势、引外资、积极开辟具有海岛、海洋特色的游览新热点。现在“旅游兴县”已成共识,旅游开发热潮涌动。已有芦洋石帆、东海仙境、海坛天神、龙凤头海滨浴场等八大景区被评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即:“中国国家公园”。旅游效益明显,1993年和1994年夏季共接待游客20万人次,综合消费2000万元以上。
   渔兴百业旺,旅游促开放。更令人惊喜的是,与外商合作建造、总投资为5.6亿元的平潭海峡大桥已审批立项,世代平潭人的“桥梦”即将变为现实。
   “麒麟出东海,明珠落平潭……”状似麒麟的平潭岛,在改革开放的快车道上,正伴着这优美的乐曲,乘风迎涛,鼓翅而飞。
   注:①本文刊登在《福建日报》国庆45周年征文比赛栏目。
   千秋伟业 一代壮举 平潭海峡大桥建设项目正式签约 本报厦门1994年9月8日电对平潭县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跨世纪工程——中外合作平潭海峡大桥建设项目今天上午在厦门举行隆重签约仪式。平潭县县长方志恭和香港怡华国际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颜伯岑先生庄重地在合约上签字。国务院特区办主任胡平、省委书记贾庆林、省长陈明义、市长金能筹、副市长黄玉立出席了签约仪式。
   平潭海峡大桥总投资9000万美元,选址在福清市小山东至平潭娘宫全长3280米,设计桥长2565米、两端路堤715米;桥面宽17米,按4车道设置,日通车量为3万辆;桥下净空高度32.5米,通航跨径宽200米,可通过5000吨货轮;桥型结构为予应力混凝土连续钢构桥式,、具有跨越能力大,抗风性能好,无需设置大吨位支座等特点。长期以来,平潭县因受海峡阻隔、交通“瓶颈”的严重制约,经济发展始终未能有大的突破。为抓住机遇,促进平潭经济发展,市委、市政府对建设平潭海峡大桥极为重视。习书记、金市长多次听取汇报,并召开专题会议,确定引进外资建设平潭海峡大桥。县委、县政府为筹建大桥进行了精心策划和艰苦努力,组织科研部门进行全面的编制论证,先后由厦门大学海洋系、水利部长江物探大队、地矿部上海海洋调查大队、闽赣地震勘探设计院,对海底进行物理勘探和桥位地质钻探;提供了完整科学性地质报告资料,并委托福州大学、同济大学、铁道部大桥局三次编制《平潭海峡大桥予可行性研究报告》,还邀请国内著名桥梁专家组成评审小组审查确认大桥建设的可行性。台商颜伯岑先生关心家乡的建设和发展,积极推动项目的进程,并联合台湾、美国企业家共同投资建设,使平潭海峡大桥建设项目得以实施。平潭海峡大桥的构建对于全面快速振兴平潭经济、带动东南沿海的开放开发,促进“三通”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具有现实的经济意义和特殊的历史意义。
   签约仪式后,香港怡华国际投资有限公司,省对台办、平潭县政府举行隆重的庆祝仪式,省人大副主任黄长溪、市长金能筹和台湾、香港、美国等近300名海内外嘉宾前来祝贺。平潭县委书记刘嘉静主持庆祝仪式,金能筹市长,颜伯岑先生分别致辞。
   (福建日报特派记者山城)

知识出处

平潭县土地志

《平潭县土地志》

出版者:海风出版社

《平潭县土地志》为突出地方特色、时代特点、行业特征和体现中共平潭县委提出的“加强主体、发展两翼、扩大开放、建设基础”发展经济的战略构想,突出“耕海牧渔”和“国家公园”(海坛风景名胜区)以及以土地启动架设海峡大桥来实现平潭人民梦寐以求的“天堑变通途”的夙愿。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