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队伍培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潭县土地志》 图书
唯一号: 130220020210004282
颗粒名称: 二、队伍培训
分类号: D630
页数: 3
页码: 166-168
摘要: 县土地管理局成立后,通过抓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和廉政建设,搞好土地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建立和健全岗位责任制等措施,提高了全体干部、职工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前后有14个单位40次评为市以上先进集体,有36人次评为市以上土地管理先进工作者。经验收评比鉴定:东m等12个土地所评为合格;白青等3个土地所评为基本合格;县土地管理局副局长张述森,被中共福建省委评为“社会主义教育先进工作者”。为了提高业务素质,县土地管理局通过举办各类短训班,学术讲座和专业培训,使土地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得以提高。四不准巧立名目,变相乱收费。
关键词: 国家机构 人事管理 中国

内容

县土地管理局成立后,通过抓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和廉政建设,搞好土地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建立和健全岗位责任制等措施,提高了全体干部、职工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前后有14个单位40次评为市以上先进集体,有36人次评为市以上土地管理先进工作者。
  为了加强干部、职工的思想建设和改变门难进、人难找、脸难看、事难办的工作作风,以及办事过程中的违法乱纪行为。于1991年3月,遵照县委统一部署,全县15个乡(镇)土地所的干部、职工,均参加“结合部”(即基层所站)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运动。经过8个月的学习对照、自查自纠、建章立制,为民服务的宗旨得以提高,不正之风得到纠正。经验收评比鉴定:东m等12个土地所评为合格;白青等3个土地所评为基本合格;县土地管理局副局长张述森,被中共福建省委评为“社会主义教育先进工作者”。
  县土地管理局,在开展基层土地所“社教”的同时,对全体干部、职工进行“忠于职守,通晓业务,秉公执法,热情服务”的职业道德教育,纠正行业不正之风。通过查违法占地建私房,批地贪污受贿,为亲朋好友批地走后门,弄权渎职,办案讲人情,权钱交易不按原则办事,以及开展岗位学雷锋,行业树新风活动,结合全国开展学习“土地卫士”夏继良烈士的事迹,聘请离退休老干部担任廉政监督员,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廉政监督,端正工作作风。
  为了提高业务素质,县土地管理局通过举办各类短训班,学术讲座和专业培训,使土地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得以提高。1987年至1993年,全县举办和选送参加省、市各种短训班36期,参训人员达725人次。
  通过政治与业务的学习,土地管理部门开展办事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建立健全各项办公制度,实行“两公开一监督”(即审批用地与收费标准公开和群众监督)。并于1993年,结合“反腐倡廉”,开展“十查四不准”活动。
  “十查”: 一查下乡审核土地向用户收取车费,限期退还; 二查白条收费,主动检查、如数退款; 三查为群众代办“建设用地许可证”,如有余额如数退还; 四查建房抵押金,为减轻农民负担,今后不再收押金; 五查收缴违占户的材料与工具,已作处理的应如数退还; 六查私设小金库,理顺后上缴国库; 七查无效发票收款,一律取缔; 八查未批地先收费,理顺批地程序; 九查是否存在国务院明令取消的“三项”减轻农民负担的收费; 十查是否文明执法,当好“土地卫士”。
  “四不准”: 一不准在下乡核地或处理违占户,接受当事人的请客送礼; 二不准对符合条件的用地户,顶压不办,敲榨勒索; 三不准核地敷衍了事,应认真审核,秉公办事。
  四不准巧立名目,变相乱收费。

知识出处

平潭县土地志

《平潭县土地志》

出版者:海风出版社

《平潭县土地志》为突出地方特色、时代特点、行业特征和体现中共平潭县委提出的“加强主体、发展两翼、扩大开放、建设基础”发展经济的战略构想,突出“耕海牧渔”和“国家公园”(海坛风景名胜区)以及以土地启动架设海峡大桥来实现平潭人民梦寐以求的“天堑变通途”的夙愿。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