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围海造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潭县土地志》 图书
唯一号: 130220020210004248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围海造地
分类号: F301.24
页数: 6
页码: 134-139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人民政府重视沿岸护耕,同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先后在竹屿口、火烧港、幸福洋,围垦万亩以上海滩3处;在远中洋、湾底、山门前、江楼等滨海,围垦千亩以上海滩4处;还有小型围垦工程83处。使32个岛礁成为陆地。扩大了耕地面旗和养殖面积,保护了滨海农田。主要有: 一、竹屿口围垦竹屿口垦区原为潭城港,海域面积21.23平方公里,港内沿岸有农田300公顷,且土地肥沃,低洼耐旱,是主要产粮区。1959年,成立了平潭县竹屿口港养工程指挥部,当年12月25日动工,1962年10月12日港养工程竣工,海堤总长1190米,始于北务里,经瓜屿至竹屿。海堤填筑土石方192万立方米,投入义务工100万工日,国家投资384.5万元。
关键词: 土地开发 土地利用 放牧地

内容

平潭县海岸线蜿蜒、曲折,50年代以前,沿岸耕地时常受潮水侵蚀。清初天山美自然村村民自发筑堤,随后其他各村陆续围滩造地,筑堤护耕。至民国11年(1922),全县筑堤14处,但均因海堤高度低、堤身不牢固,海潮仍时常为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人民政府重视沿岸护耕,同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先后在竹屿口、火烧港、幸福洋,围垦万亩以上海滩3处;在远中洋、湾底、山门前、江楼等滨海,围垦千亩以上海滩4处;还有小型围垦工程83处。使32个岛礁成为陆地。扩大了耕地面旗和养殖面积,保护了滨海农田。至1993年,全县共围垦90处,面积52.63平方公里。主要有: 一、竹屿口围垦竹屿口垦区原为潭城港,海域面积21.23平方公里,港内沿岸有农田300公顷,且土地肥沃,低洼耐旱,是主要产粮区。1958年,福建省商业厅投资筹建竹屿口港养工程。1959年,成立了平潭县竹屿口港养工程指挥部,当年12月25日动工,1962年10月12日港养工程竣工,海堤总长1190米,始于北务里,经瓜屿至竹屿。海堤填筑土石方192万立方米,投入义务工100万工日,国家投资384.5万元。
  海堤建成后,因石砌海堤严重漏水,滩地时淹时干,水位达2-3米,既不能垦荒,又不好养殖。1965年,县委决定将竹屿口滩内转养殖为农耕,引三十六脚湖和韩厝水库的水灌溉。
  平潭县竹屿口围堤示意图1965年7月,成立竹屿口海堤填土闭气工程指挥部,9月动工。1966年5月闭气完成,共填土石方57万立方米,投入劳力60万工日,总投资53万元。闭气后水位下降,共有1707.6公顷露滩,除开渠筑路、建设移民新村用地外,实有可耕面积1475.1公顷,另有水域面积186.7公顷,滩地166.7公顷。
  1966年7月,成立平潭县竹屿海滩地开发指挥部,组织全县民工全面开发海滩地。滩内共挖排碱排涝港7条,总长19.8公里;支沟176条,长127公里;修建道路10条,长23.32公里;机耕道176条,长108.5公里;建桥、涵、拱闸49座;建引水渠道61公里;挖毛渠87公里。共投入义务工151万工日,挖填土石方191万立方米。
  1967年至1972年,县政府先后动员潭东、屿头、苏澳、流水、平原、东1.南海、大练、敖东等八个公社和苏澳运输社、竹屿搬运社、县良种场、拖拉机站等单位移住海滩地,分区建点,建筑移民民房76座528间,建筑面积1.68公顷。1967年移民落户海滩地后,通过开沟排水洗碱,引水冲淡,翻土晒白,改良土壤,客土渗沙,每公顷运沙112.5立方米,黄土187.5立方米。到1971年共开垦耕地1441.8公顷,共造防护林带275条,总长61公里,植树134万株。1971年春在绛屿南全片造林133.33公顷。1978年7月红心公社在洋潮屿南建分场,开垦耕地33.3公顷。
  1978年7月,红心公社在洋潮屿南港道开辟养殖场,养殖牡蛎、贻贝、杂色蛤、文蛤和鱼、虾、蟹等海洋生物10多种,并建育苗场进行虾、贝、藻等苗种培育。1979年建150万立方米蓄水库1座,水域面积88.66公顷,养殖淡水鲢、草、鳗鱼等。
  竹屿口围垦工程共围垦21.2'3平方公里,除原小岛屿占地200公顷外,实有滩地1923公顷,开垦耕地1475.1公顷,保护周围耕地300多公顷。共投入劳力311万工日,挖填土石方200多万立方米,总投资447万元。
  二、火烧港围垦火烧港位于海坛岛西南海湾,湾内面积750公顷。1970年6月17日,福建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在火烧港筑堤围垦建盐田,当年12月开工。火烧港海堤共五条,北起鹅头尾,经木莲屿、茶仔头、小吉钓,南至天山西侧,总长1409米。总投工280万工日,挖填土石方95万立方米,投资154万元,围垦面积7.29平方公里。海堤竣工后,转入盐田建设。盐田内建有3个蓄水库,面积19.20公顷;填挖纳潮堤线3740米,排洪沟、渠26条,总长21.14公里,挖土方26.03万立方米;铺设主干道10条,长8170米;建造桥梁10座和运盐码头1个。
  盐场实际生产面积418.75公顷,除低滩蒸发池66.54公顷外,共划分四大片20个生产单元。每单元均建有蒸发池和结晶池面积分别为254.21公顷、35.56公顷。一个低滩制卤池62.09公顷,共填土方88.28万立方米。
  火烧港周围滨海地带原高潮区、中潮区滩涂,引三十六脚湖水进行冲淡、灌溉,开垦农田173公顷,经10多年的改。良、耕作,成为早涝保收产粮区。
  平潭县火烧港盐场示意图三、幸福洋围垦平潭县幸福洋围垦综合开发示意图幸福洋位于海坛岛西部。围垦工程于1978年7月筹建,1979年3月动工,海堤从鲎母砂,经马腿、大结、小结,折向红山仔至芦洋埔,海堤总长6086米,整个筑堤工程历时34个月,于1981年11月20日竣工,共填筑土石方134万立方米,投工210万工日,投资369.36万元。围垦面积7平方公里。
  1982年后,转入内滩综合开发,遵循“宜渔则渔,宜农则农,宜林则林”的原则,将东段高滩区133.3公顷垦为农林区,已耕种86.6公顷;中段划为林地,共造林133.3公顷;西部浅水滩433.3公顷,辟为四个水产养殖区和一个深水池(50.7公顷),共建有养殖池57口,面积337.3公顷;修建养殖隔堤84条,总长40.7公里;建造养殖进排水闸门128座;分隔堤和纳潮堤15条,总长4.3公里;修建公路2.1公里;隔堤道路14公里和桥涵38座。1989年止,共投入土石方134万立方米,条石45万立方米,投工210万工日、,投资369.36万元。
  养殖区以养殖对虾为主、虾蛤混养。1990年,产对虾345.15吨,产值872万元;产花蛤125吨,蛤苗75吨,产值50万元。对虾以出口为主,创汇270万美元。
  在幸福洋垦区南堤外滩,芦洋农场于1981年3月动工围垦芦洋马腿养殖区,同年9月竣工。海堤长2028米,堤面宽9米,堤位高7米,围海面积45公顷,实用面积36公顷,投资138万元,养殖对虾、花蛤、文蛤、Aft等水产品,经济效益较好。
  四、其他围垦工程平潭县围海垦耕,除竹屿口、火烧港、幸福洋等三大工程外,还有远中洋、湾底、山门前、江楼等四处中型围滩工程,堤线总长10230米,围垦面积4899公顷。另有小型围垦工程83处,堤线总长34292米,围垦面积889.5公顷。
  (一)远中洋围垦:位于敖东乡东昆、仙霞、苍海3个自然村东南部。清至民国期间,村民曾多次建堤、加固、增高。1970年重新修筑堤长1970米,围垦面积213.3公顷,其中林地53.3公顷,果园13.3公顷,耕地146.7公顷。
  (二)湾底围垦:东起白犬山,西至港东红山仔。1973年,流水公社组织裕藩、大澳、新湖、模镜、港东等村群众,在沿岸沙滩砌石填砂为堤,海堤长2720米,围垦面积80公顷。
  1988年,周边渔民将滩内低洼地13.3公顷开辟为梭子蟹(蜮)养殖池。
  (三)山门前围垦:民国8年(1919),山门前村民在村前筑堤长500米,民国36年(1947)群众又集资进行改建、扩建,堤长延伸为1050米,堤内开垦耕地30多公顷。1958年,流水、谢IN迹两村群众在山门前海堤南端向东筑堤1340米,增加农田46.6公顷。
  (四)江楼围垦:民国10年(1921)开始,附近乡村群众就在沿岸浅滩分段自建小堤,并将堤内滩涂垦荒为田。1952年县政府组织海滩沿岸各地群众,在原小堤的基础上取直加高,堤线全长3150米,围垦面积120公顷,全部被垦为农田。
  (五)小型围滩:海岛居民依山面海,滨海耕地均靠海堤保护。1949年至1993年,全县小型围垦83处。其中辟为耕地61处,堤线总长21503米,围滩面积1068.4公顷;围建小型养殖池17处,面积102.7公顷,堤线长9194米,总投资334万元;围建盐田5个,堤线长3595米,围垦面积52.8公顷。

知识出处

平潭县土地志

《平潭县土地志》

出版者:海风出版社

《平潭县土地志》为突出地方特色、时代特点、行业特征和体现中共平潭县委提出的“加强主体、发展两翼、扩大开放、建设基础”发展经济的战略构想,突出“耕海牧渔”和“国家公园”(海坛风景名胜区)以及以土地启动架设海峡大桥来实现平潭人民梦寐以求的“天堑变通途”的夙愿。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