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图书馆
平潭图书馆
机构用户
平潭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3)银元券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潭县金融志》
图书
唯一号:
130220020210003906
颗粒名称:
(3)银元券
分类号:
F82
页数:
2
页码:
70-71
摘要:
民国38年7月,国民政府以恢复银本位制为名,发行银元券以代替急剧贬值,如同废纸的金元券,银元券以银元为单位,一元总重量26.6971克,含纯银23.49344克,面额1元、5元、10元、100元4种。另有辅币券1角、2角2种,银元券1元折金元券5亿元。
关键词:
货币
金融
中国
内容
民国38年7月,国民政府以恢复银本位制为名,发行银元券以代替急剧贬值,如同废纸的金元券,银元券以银元为单位,一元总重量26.6971克,含纯银23.49344克,面额1元、5元、10元、100元4种。另有辅币券1角、2角2种,银元券1元折金元券5亿元。
在全县广泛流通的银元券主要是1元、1角、2/三种面额,当时,福建发行300万元,大部分在福州流通。平潭流通33-4个月后,银元券又再次贬值,市场物价5-涨,民众继续遭受灾难。1949年6月,一般公务员月收入约25亿金元券,折银元券仅5元,而大米价格每百斤上涨到10-14元。平潭县公务人员工资改发实物。
不久,银元券作为国民政府最后发行的,也是寿命最短的一种纸币,和国民党政权同时在大陆垮台了。
知识出处
《平潭县金融志》
本志上限追溯事物发端,下限止于1995年。设有概述、大事记、机构、货币、业务、外汇业务、保险、民间借贷、业务管理、队伍建设等类目,记述了平潭县金融事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