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图书馆
平潭图书馆
机构用户
平潭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2、国家银行钞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潭县金融志》
图书
唯一号:
130220020210003902
颗粒名称:
2、国家银行钞票
分类号:
F82
页数:
3
页码:
67-69
摘要:
民国24年11月,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改革”,废止银本位制,实行纸币制,规定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及中国农民银行有发行钞票权。
关键词:
现金
元
纸币
内容
民国24年11月,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改革”,废止银本位制,实行纸币制,规定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及中国农民银行有发行钞票权。
中国银行钞票,民国3年发行,先后在平潭流通有七种版面,有1元、5元、10元三种券别,均盖有“福州通用”字样,当时10元红色券面,信誉较好,平潭人民俗称它为“红鸡公”,5元券面紫色,俗称它为“乌鸡母”,颇受群众欢迎,均当作现洋贮藏。
交通银行钞票,宣统二年(1910)5月发行,面额有1元、5元、10元3种。也曾散见平潭市场流通。
中央银行钞票,主币有1元、5元、10元、50元、100元等多种。于民国18年5月发行。
中国农民银行钞票于民国23年10月也曾发行福州地名1元和辅币1角的钞票2种。
以上四种钞票,国民党政府实行法币改革后,均定为“法币”不再兑换银元。
至民国26年,全国发行法币不过14亿元,发行At少,币值高。当时平潭物价一度比较稳定,一市尺龙头布2角多,一担(100市斤)大米10元左右,一担煤炭8-9角,一担黄瓜鱼4-8元,一担蟹(梭子蟹)5-9元。一个小学校长月薪18元,一般教职员月薪15元,在没有其他任何收入的情况下,既能供给自己,又能养活家庭成员。
至民国34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时,法币发行额达5千亿元;到1947年4月,法币发行额增至16万亿元以上;到1948年,法币发行额竞达660万亿元以上,等于抗战前的47万倍,物价上涨3492万倍,法币急剧贬值,形同废纸,面临崩溃危机。
知识出处
《平潭县金融志》
本志上限追溯事物发端,下限止于1995年。设有概述、大事记、机构、货币、业务、外汇业务、保险、民间借贷、业务管理、队伍建设等类目,记述了平潭县金融事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