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业务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潭县图书馆志》 图书
唯一号: 130220020210002231
颗粒名称: 第三章 业务管理
分类号: G251
页数: 18
页码: 73-90
摘要: 第一节藏书建设一、藏书概况平潭县图书馆自1928年始创以来,图书馆藏书经过76年漫长岁月的积累,至今有8.7万册。但几经创办、停办,尤其经抗日战争和文革浩劫,图书馆藏书被烧毁、被盗所剩无几。1985年平潭县图书馆恢复后藏书才有所发展。
关键词: 图书馆业务 图书管理 平潭

内容

第一节藏书建设一、藏书概况平潭县图书馆自1928年始创以来,图书馆藏书经过76年漫长岁月的积累,至今有8.7万册。但几经创办、停办,尤其经抗日战争和文革浩劫,图书馆藏书被烧毁、被盗所剩无几。1985年平潭县图书馆恢复后藏书才有所发展。
  (一)解放前藏书解放前因经费紧缺购书甚少,多为县有关单位的支持或社会有识之士赠送。1928年创办时,仅从平潭县私立岚华初中选调部分图书充实图书馆藏书,1935年恢复县立图书馆时,藏书有近万册,还订有各种期刊、报纸,后因抗日战争停办,藏书全部毁于一旦。1942年,时局稍定,平潭县图书馆再次恢复,馆内藏书数百册,其中收藏有线装《二十四史》(已散失)、《康熙字典》、《文心雕龙》、《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画册》等,征订有《福建民报》、《南方日报》、《大公报》等六种官方报纸。1949年9月平潭解放,图书馆关闭,藏书大部分流失,仅余下100多册。
  (二)解放初期P!!1984年藏书平潭解放后,平潭县图书馆再次恢复,每年有了固定经费购书,并征订有7种报纸,5种期刊。恢复建馆初期(1950年),在县人民政府、驻岛部队和一些革命老干部支持下,开展了捐书活动,当时共收到捐赠的图书200多册,其中何可澎同志从私人“石狮书室”藏书中挑选了100多册赠送给图书馆。同年,省文教厅和省文联批拨专款购书,藏书达400余册。购书最多年份为1963年、1964年。当时为了辅助各基层文化站和配合“反心战”宣传开展流动书箱活动,因此大量购书。至1964年4月馆内藏书达19000多册。但到文化大革命期间图书大量被烧、被盗,其间“支左”部队要调出1949年以来馆藏的《福建日报》、《人民日报》合订本,给“造反派”写大字报。后在全馆工作人员竭尽全力保护下,才使这些报刊完整保存下来,至今仍收藏得很好。在平潭县是唯一保藏较完整的报纸资料。1971年阅览室中只有5种报纸供阅览。到1972年恢复正常工作后,对文革前文化馆图书室遗留下的图书进行清理仅余下12000多册,而其中大部分为自然科学类图书。12年中边添购新书,边剔除旧书,藏书发展得较慢,到1984年正式恢复平潭县图书馆时藏书仅有14000多册。
  (三)1985年至2005年藏书县图书馆藏书的扩充主要采取选购、征募、搜集三头并举的办法。藏书建设原则,是根据县级公共图书馆的性质、任务、平潭县地方特色并结合广大读者的需求而定,以综合性、普及性和地方性为其特点。2000年以后大力征集地方文献,仅2000年就收集到各部门志87册。2002年平潭县志办赠送给县图书馆《平潭县志》20册用以与各区县图书馆交换地方文献。
  由于年业务经费有限,县图书馆每年积极向县财政争取追加征订报刊经费,确保报纸、期刊品种,至2005年订有期刊237种,报纸47种。
  随着出版物多样化,县图书馆除了收藏传统的印刷型的出版物,也收集了些非印刷出版物外,现收有地方文献576种。
  平潭县图书馆历年来藏书发展情况二、图书分类与编目情况县图书馆根据按图书内容和特征的异同,按照一定的原则、体系和规则,进行恰当区分和系统组织(即图书分类),然后进行编制目录。图书馆目录是提示馆藏的工具,便于让读者了解馆藏,挑选自己所需要的图书,也便于让图书馆工作人员分类查找、辅导读者阅读和解答咨询。因此图书馆目录具有宣传图书、有助于辅导读者阅读和便于开展图书馆各项业务工作的功能。
  图书分类要以图书分类法(表)为工具,平潭县图书馆在恢复建馆(1984年)之前,按照《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进行图书分类、编目,编制有卡片式读者分类目录和公务分类目录。1984年8月后,改按文化部统一规定的全国公共图书馆通用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重新进行分类,依据《普通图书著录规则》进行著录。索书号中的书次号是采用以种为单位的顺序号(即种次号)。为加强全国公共图书馆的统一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20世纪90年代掀起了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活动。平潭县图书馆按评估标准又增加了两套卡片式书名目录(读者书名目录和公务书名目录),书名目录按笔画笔形顺序排列。
  现刊、现报的排架没有规律。过刊每年装订一次,期刊合订本是按《中国图书馆期刊分类表》进行分类,同类的用地区号和种次号加以区分。同时编制了卡片式分类目录两套和刊名目录两套。1949年至1984年的《人民日报》、《福建日报》按月装订成册后上架,未加以分编与登记。为便于保存1985年至1995年,改订《人民日报》合订本(缩印本)《福建日报》合订本。1997年起,对征订的报纸都进行装订、保存,此时仍未加以分编与登记。由于书库饱和了,期刊和报纸合订本的排架没有严格的规律。2004年搬至新馆后,设置过报过刊借阅室,期刊按分类排架,报纸合订本按年份排架。现刊按分类号排架。
  第二节读者工作读者工作是图书馆工作的第一线,图书馆的性质、职能、方针、任务,主要通过它直接表现出来;是联系读者与藏书的桥梁,在图书馆与读者之间起着纽带作用。平潭县图书馆自开办以来,就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原则,以“读者至上,服务第一”为宗旨,开展读者工作。
  一、书刊流通工作书刊流通,是组织图书向读者流传,吸引读者使用图书,是读者工作的首要的内容,包括阅览、外借、复制等工作内容。在20世纪30-50年代,平潭县图书馆主要开展图书外借、报刊阅览。1984年恢复建馆后,县图书馆书刊流通工作仍以外借、阅览为主,同时也开展复制工作。
  1959年起馆内人员增加,平潭县图书馆除了开展日常图书借阅和报刊阅览外,还将图书、图片装人两副文化担(担中还有幻灯机、收音机),由馆员挑“担”下乡,将文化送到农家渔村,很多馆员一年四季历经辛苦走遍平潭县大岛与小岛,就是最偏僻的东庠鲎北、苏澳猫头嫩、屿头鼓屿、北厝吉钓、南海普庵下等都留下了“文化担”的足迹。他们白天摆图书、挂图片让群众阅览,晚上放映幻灯片,收听收音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所到之处无不受到群众的欢迎。
  1962年至1965年,台湾当局向大陆沿海一带发放“心战”反动传单,扰乱人心。图书馆以流动书箱形式配合“反心战”,当时得到县委海防部的大力支持,拨给专款,选购书箱,制作了两种规格不同的书箱150个。每个书箱平均装书30册,主要是宣传在党的领导下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等爱国主义教育书籍,还有捕捞、轮机、养殖等生产知识书籍以及连环画和长篇小说。图书箱下渔船,首先在东庠乡作为试点,以后全面铺开。受到广大渔民欢迎和县人民政府、海防部门的表扬。
  平潭县图书馆19862005年图书流通量示意图单位:册 1965年春、夏,利用流动图书箱开展图书为转场渔民服务工作。当时县文化馆派林光龙带上50个书箱跟随转场的船队到浙江省北麂渔场。以一个生产单位分配一个流动书箱,由专人保管,定期交换(每十天交换一次)的管理方式,有时也根据单位生产的情况,采取灵活、机动的轮流交换。交换时,生产单位图书管理员将图书箱拿到县指挥部,经核对无误后,进行交换。图书下渔船活动,丰富了渔民的文化生活,大受广大渔民的欢迎。
  1969年8月至1970年3月,文化馆干部先后两次被送往南屿和古槐学习班学习,图书室工作暂停。1971年8月成立毛泽东思想宣传站,开放了阅览室,只开展报纸阅览工作。直到1972年6月11日,正式恢复平潭县文化馆后,才重新对外开放图书室,开展书刊借阅工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上下迎来了文化事业的春天。1984年8月25日恢复建立“平潭县图书馆”。1985年1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此时,馆内各书库采取开架、半开架、闭架等不同的管理方式,开展图书外借、期刊借阅、报纸阅览。一年365天,天天开放,做到人停馆不停,开放时间超过上级规定的每周开放42小时的要求。2004年新馆大楼落成开放,一楼是少儿借阅室,二楼是报刊阅览大厅,社科、自科书籍借阅室、文学书库、资料室、过报过刊借阅室。图书馆自动系统软件投入使用,图书馆软、硬件大大改善。流通量大大增加。长期以来,平潭县图书馆还坚持不懈地开展馆外流通工作。虽然由于经费因素无法购买流动服务车,但仍坚持以流动书箱形式借用小汽车,把图书送到基层,送到农村,送到军营,做好图书推广工作。
  平潭县图书馆历年书刊流通一览表二、读者辅导与宣传 1985年1月平潭县图书馆对外开放后,便在馆内设置新书介绍专栏、新书专架(半开架)进行书刊宣传。外借部充分利用新书专架,宣传新书、推荐好书,每年约宣传、推荐新书、好书1350册。并根据人藏新书情况刊出4至6期的新书简介。辅导读者使用馆内所设的读者书名分类目录。1991年6月,平潭县图书馆首次举行读者座谈会,邀请20多位干部、农民、工人、学生、军人读者代表参加座谈。县委副书记何名坤、副县长王长鹰也应邀到会。随后每年都定期召开二到四次社会各阶层读者代表参与的座谈会,广泛征求读者意见,交流读书心得体会,加强了与读者的联系。并结合当年时势组织开展各种主题的征文比赛、读书活动(智力竞赛)、图书展和图片展等,促进图书馆与读者间的沟通,提高图书利用率。
  结合县委县政府组织的文化“三下乡”活动,及每年一度的“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活动,在各乡镇开展免费办证、外借、阅览等活动。每次均可办理一定数量借书证,有70%以上的读者能利用这些借书证到馆借阅。活动范围遍及全县和各个小岛乡村,以及驻岛空军、陆军和海军各艇队并尽可能充分发挥基层文化资源的作用。
  三、参考咨询工作恢复建馆之前,这项工作的记录是空白的。1985年书刊流通工作走上正轨后,各方面工作不断向专业化、规范化靠拢。1986年9月平潭县图书馆与省图书馆咨询部联合成立了信息咨询服务部,以发挥图书馆知识信息存贮、开发和传递中心的作用。咨询服务是以现场咨询为主,电话咨询为辅来解答读者使用图书馆资源和服务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主要涉及到:图书馆服务、文献查询、专题服务等相关的问题,绝大部分为前两者。
  1987年平潭县会灾泛滥时期,图书馆主动为县有关领导收集提供了国内及港、澳、台地区有关处理民间“标会”资料10多篇,为县领导及时消除平潭“会灾”提供了有价值的决策信息。1988年县政府办公室为庆祝平潭解放40周年,编写《平潭解放40周年大事记》,其中有一大部分是摘自馆藏报刊中的资料。1989年平潭闽剧团编写闽剧《天鹅宴》(荣获全国首届“文华新剧目大奖”),剧本素材由县图书馆资料室所提供。1989-1992年期间,图书馆还为县有关部门和各专业户提供了许多有关各种生产技术资料,帮助其解决各种生产技术上的困难。特别是向县水产部门和养鱼专业户,提供了国内、外“网箱养鱼”及“围堤养殖石斑鱼”的资料,使其获得成功,仅此一项当年就创外汇百万余元。1992年县庆80周年期间县图书馆负责筹办“县庆80周年展览馆”;2003年为平潭县比干文化研究会提供了有关林氏始祖比干生平事迹资料;2005年为平潭县民族英雄江继芸研究会提供编辑《江继芸》一书的有关资料;为县旅游局编辑《海坛记游》旅游文丛提供地方文献与图片资料。
  开展咨询工作,同时推动了图书馆其他工作的发展,扩大影响力,引起领导关注,也促进了县图书馆收集地方各方面文献的工作。
  四、举办展览 1950年4月举办“平息大刀会暴动展览会”。展览会设在岚光小学,有3个展厅。展出暴动场面、击毙会徒和缴获实物(大刀、符书、佛像、服装等)、善后成果(党和政府对大刀会“首恶必办、胁从不问、受蒙敝无罪”的处置政策,追悼牺牲的解放军指战员、会徒自首登记)的各种绘画近百幅。4月10日正式开放。展出1周。参观的有参加平潭县第一届第二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代表130多人,以及群众、干部、学生、驻岛部队等5000多人次。这次展览会是平潭解放后第一次举办的展览,虽然使用的纸张质量很差、绘画的水平很低,但对提高群众思想觉悟,破除迷信,安定社会秩序,信赖、拥护党和政府的政策起了很大的作用。
  1959年10月举办“红旗馆”(平潭县1949-1959年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展览会)。展览馆设在“天主堂”o10月1日正式开放。展馆内设总馆(前言、概述)、军事、政治、经济(渔、农、林、牧、副、水利、电力、工业、手工业等)、文教(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5个分馆。培训讲解员10多人。展出展品有照片、绘画、实物、模型、图表、奖章、奖状等1505件,展出时间7天,参观人数达75000人次。
  1963年4月举办“向雷锋同志学习”、“学习张高谦烈士”图片展览。
  1964年5月开展“歼灭特务巡回展览”。展出福建省军民歼灭台湾国民党国防部驻马祖情报站派遣的艇长、特工5人,活俘4人的照片、实物(金条、报话机、化装的服装等)以及特工的现身说法,在沿海各公社巡回展出近一个月,参观人数达数万人。
  1965年12月举办“庆祝崇武海战大捷”图片展览,展出沉击“永昌”号,重创“永泰”号、击毙国民党海军官兵与俘虏的照片及平潭交通船队参加支前运输立功受奖的图片,周恩来总理、罗瑞卿总参谋长接见“海上猛虎艇”功臣代表情况的照片,全国各文艺团体慰问演出活动的图片共30多幅。
  1992年举办平潭建县80周年展览,展出诗词、书画作品等近千件,展览时间3天,观众日近万人。
  1992年10月,平潭建县80周年大典期间,联合县新华书店举办平潭县首届大型书市,展出100多家出版社出版的挂历、年画等5000多种,展出4天,日人流量达万人。
  2002年结合“世界环境日”举办绿色之旅图片展览。
  2003年6月举办“两会”图书展,宣传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精神。
  2004年新馆建成,有了图书馆展览厅,直接面向社会,配合县委宣传部,组织开展各项展览活动。
  2004年6月9日举行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大型图书展览,观众达上万人次。
  2004年12月举办了县图书馆《巨变掠影》,展出平潭县图书馆75周年历程以及本县作者创作的书画作品展,参观人员近500人次。
  2005年6月2日举办“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书法展览,展出书法作品96幅,其中有平潭县四套班子领导人的题词和老同志演讲等。
  2005年7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50周年的大型图片、文物展览。展出图片500多幅,实物50多件,观众近5000人次。
  第三节业务辅导开展业务辅导,加强图书馆学与图书馆业务研究,进行学术交流,是提高图书馆干部队伍的业务和理论水平、促进图书馆事业巩固与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公共图书馆的一项重要任务。
  20世纪50-60年代,平潭农、渔村的文化宣传及图书活动较为活跃。当时,全县上下不但各乡镇文化站图书室开展图书借阅和报刊阅览工作,很多大队还自发建立了图书室开展图书借阅和各种报刊阅览工作。当时办较好的农村图书室有敖东公社的先建、北厝,潭城公社的霞屿、东澳澳前,流水公社的流水,中楼公社的正旺、平原公社的当盛、上攀,苏澳公社的看澳等大队。其中北厝大队、当盛大队图书室1958年还荣获闽侯专署表彰的先进单位。在这期间县文化馆图书室以流动书籍形式在基层各图书室轮换借阅人手,协助各大队创建图书室,有组织地、有计划地到各基层室巡回辅导,各基层图书室每年都向县文化馆递交一份工作总结。
  1985年恢复图书馆后,更重视业务辅导工作,但由于受各个方面条件的限制,图书馆无法独立举办各种培训班,只能抓住机遇,向省、市选送骨干参加各种培训班进行业务培训,组织业务人员参加公共图书馆工作研讨会。1993年,利用县文化局召开文化工作会议之机,派专业人员为基层文化站骨干上理论课程。1996年7月平潭图书馆在平潭县举办“图书分类、图书信息”业务研习班,县图书馆积极协助通知基层馆、学校图书馆派员参加培训。2001年福建省第二届少儿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学术研讨会在平潭召开,县图书馆认真对待,积极动员各学校图书馆员撰写论文参加学术研讨。
  除集中培训外,县图书馆还主动走下去进行实地辅导。每年都定期派出专业人员下乡到各基层馆进行业务辅导,并重点扶持平原镇文化站图书室、流水镇老人会图书馆、东庠乡文化站图书室。还尽可能抽出一些馆藏图书和向省、市图书馆要求支援些图书,赠送给各乡镇文化站图书室,以弥补其藏书不足。几年来县图书馆共支援农村图书室3000多册图书。此外,还到各学校图书馆(室)进行业务辅导。1993年协助强兴中学创建图书室,并在实践工作中培训其管理人员初步掌握操作技能。1995年协助实验小学、敖东中心小学创建图书馆(室)。还经常到一中图书馆、育英中学图书室、县医院图书室进行业务辅导。

知识出处

平潭县图书馆志

《平潭县图书馆志》

出版者:平潭县图书馆

《平潭县图书馆志》是一部记述以平潭县图书馆和平潭县文化馆图书室的活动为主,兼带记载全县文化站、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图书室主要信息的志书。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