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图书馆
平潭图书馆
机构用户
平潭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三章 生活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潭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220020210002001
颗粒名称:
第三章 生活习俗
分类号:
K892.2
页数:
5
页码:
702-706
摘要:
本段介绍了平潭县服饰、饮食、住宅、用器、行旅、语言风俗习惯。
关键词:
民俗
习惯
中国
内容
第一节服饰旧时,平潭男女分别上着对襟和大襟的粗布衣,袖宽,衣长到膝;下穿带有裤头、宽大而长至足踝脚口的裤子。老年妇女穿筒裙。渔民多穿一种裤腰绣有棱形网状松紧格,裤脚宽大的“拢裤”。富室男子穿长衫、马褂,头戴珠帽或礼帽。未婚女子穿裤子,不穿裙子。在部分岛屿及苏澳、平原一带,沿袭福清、长乐服饰,已婚妇女穿红裙配紫衫或蓝衫。塘屿妇女服饰则类似兴化。女人婚后丧偶,则不穿红色或花色鲜艳的衣、裙、裤。前3年守寡,须着青衣、白裙,3年后改为青衣、青裙,裙子须遮住鞋面。
民国时期,中山装在城镇和知识界中开始流行,一些商人和读书人还穿长衫和短唐装。
妇女穿棉布长衫(仿旗袍式)的也不少。大、中学男生中,除穿学生装、中山装外,也有的穿西装;女学生穿学生裙或旗袍式衫裙,也有穿旗袍。从50年代后期起,中山装、青年服(女式“列宁服”)、军式便服十分流行。“文化大革命”期间,草绿、黄、灰军式便服风靡全县。80年代,时装更加多样化,过去斥之为“奇装异服”的各式衣裤,逐步占领市场。人们开始注重样式、色泽、质地,时装表演也受到欢迎。青年男女更加注意服装的流行趋势,在穿着上追求个性,追求变化,体现开放、宽松的时代意识。
第二节饮食平潭人日进三餐,一般早晚为稀,中午为干。旧时,不是劳动季节,大多地区平时三餐皆稀。主食为番薯(含薯片、薯米),大米多在城镇居民配食,乡下人家除逢年过节或招待客人亲友外,平时不轻易食用大米,遇上荒年歉岁,只好过着“三片薯干一碗汤,半年糠菜半年粮”日子。80年代起,大米逐渐成为城镇居民的主粮,番薯及其干品反而成为人们调换口味的“副食品”。平潭百姓的副食品主要是干鲜海产品、肉类及蔬菜等。旧时民间多以小杂鱼干或用小三角鱼等腌制的“咸鱿”及萝卜制品等作为佐餐菜肴。日常佐料为酱油、虾油、味精和少量的糖、酒、醋。味精是50年代后才逐步普及,过去非大宴席一般不用味精。
民间菜肴荤素兼有。除了僧尼及极少数戒斋的佛教居士外,绝大多数人荤素兼食。普遍喜食海鲜及鱼鲑干品,肉类以猪肉为主。城乡小康家庭,饮食讲究营养,食物逐渐由粗食型转变为以鱼、肉、禽、蛋和细粮为主的细食型。
除传统食品外,平潭还有许多特色食品,如鱼丸、鱼面、鱼片、鱼卷、鱼饺等。地方风味小吃除与福清、福州相似外,还有焖薯粉、煎赤尾饼、薯粉料、薯粉丸、薯粉面等。
各类宴席档次,自80年代后日益提高。宴席以闽菜系为主,加上地方特色菜肴,以海产品的鲜度和品种繁多取胜。酒宴一般为四热盘、十大碗(或八大碗)、四点心(或两点心、两甜汤)等,菜肴一般均达10种以上。不同酒宴有不同规格,不同菜肴。丧事宴席一般不喝酒,祝寿酒宴少不了太平蛋。
平潭渔民素喜喝白酒,年轻人与城镇居民喜饮啤酒,农村老年人则钟情于地产的番薯烧或糯米冬酒、玉露酒等。茶是日常饮料。一般劳动者甚少有饮茶习惯,口渴时多喝开水或盛夏饮草药凉茶。旧时平潭消暑饮品有“草燕”、“酸梅汤”等,现已少见。进入80年代,各种可乐、果汁、矿泉水、咖啡以及洋酒充斥市场,饮料的丰富,显示着平民百姓生活水准的提高。
第三节住宅平潭民居,以花岗岩建筑的石头房屋为主。渔区农村传统四扇式房屋居多。唐宋时期,民宅以乱毛石砌成的单层低石屋和“排厝”为多。排厝以两间连、三间连占多数。明清时期,出现砖石结合或粗加工石料建筑,排厝间数和排联数增多,屋顶用拱形瓦片铺盖,上压乱毛石以防大风掀瓦。有的瓦片粘以灰土,称为“钢槽”。清代中叶以后,除单层平房、排厝外,开始出现四扇房,或四扇两落两附堂、四扇三落厝、合院式房屋及少量六扇厝。此外,少数官宦、富户房屋结构比较讲究,潭城镇詹、江、卢、陈、黄、孙六大家住宅,其建筑风格颇具特色。
清初,县城右营、后围一带屯兵营房则是另一种模式的石头房,称为“竹篙厝”。其构式系单门直进,依序为前天井、厅堂、住房、后天井(或后房);前有大门,后有后门,厅两边各有左右小门;硬山屋顶,石墙结构(少数为木石竖扇),鱼眼天窗。这一构式的特点是:数十间连成一排,犹如碉堡、地道,若遇非常情况均可相通,利于游击战斗。后来民间仿此建房,从而成为平潭海岛特有的一种民宅模式。
四扇厝以单进四扇房为主,在平潭渔区、农村比比可见。其构式与福清等邻县的四扇房略有不同。其布局是左右两房中为厅堂。左右两房又分前后房;厅分前厅与后厅。后厅或作厨房、杂物间、仓库,或用于放置渔、农生产用具。后厅与大厅之间有薄墙相隔,两边有小门相通。这种四扇厝多数无书院、天井,系硬山瓦屋顶,乱毛石压瓦,不留风雨檐。多数人家一时筹资不足,无法把四扇厝一次性落成,大多先盖左边房或厅,或一房一厅,余下的房址出现“虎齿墙”,俗称“留码头”。此种式样为全国少见。
平潭建筑民宅有一些不成条文的习俗规范:不能面对面建屋(城镇街道例外),避免两家大门正对;后门避开与后面人家大门正对;左邻右舍地基要基本一致,楼层高度相同,等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进入80年代后,人民生活提高,城乡新居林立,古旧模式民宅逐渐淘汰,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房屋大批出现,且美观、适用。套间式商品房的不断增加,进一步改善城乡群众的住宅条件。
第四节用器明清时期,海岛百姓生活艰苦,生产和生活用具也极为简陋。取火用石镰打击,照明点食油灯,饭碗多是粗瓷大海碗或陶罐,洗脸用木盆(俗称面桶)。劳动者常年打赤足,晚上洗脚后,才拖上一双粗制木屐。逢年过节才能穿上一双布鞋或土制车胎底鞋。妇女小孩也多穿自己纳缝的布鞋。粮食加工用石杵、石磨、石碾、石春臼。雨天下地、讨海穿蓑衣(平潭用棕制的叫“棕蓑”),戴斗笠。一般平民百姓家中的用具和摆设都很简单,多是竹木制的粗笨家具和用器。餐桌多是四方木桌,称为“八仙桌”;椅子多用“骨排椅”、长椅条。有钱人家才有红木精制的家具,如太师椅、茶几、漆桌、箱、橱、柜、台、眠床等。民间床铺多用杉木或松木板锯成的铺板(需单数),两头垫以长椅条,上铺草席,冬季垫上稻草编成的“草荐”。夜壶和马桶,是家中必备的男女卫生洁具。厨房内有以石头、土坯、砖块砌成有烟囱的灶,多留风口,鼓风用长方形手拉风箱(俗称“风柜”)。煮饭用铸铁锅、木板锅盖。民国时期,用上洋油(煤油)、洋火(火柴),有钱人点上带玻璃罩的“美孚灯”。办喜事、演戏照明用汽灯。至于生产用具,渔网旧时是用苎麻织的,要染上红柴(荔枝木之类)汁或薯莨等水浸泡才不易腐烂。船上绳缆多系棕、麻加工而成的。渔船多是单桅木质“海山鼠”、槽”之类。小庠岛一带近海定置网用大圆木桶(俗称腰子桶)当船作业。人海“艋农村运输用的是笨重木轮牛车。生产用的粪桶、粪勺、戽斗都是木制品。其余畚箕、窝筐(葫芦形篓)、扁担、草扒以及渔村的浮筒、箩篓等多是竹制品。渔区、农村的陶制缸、瓮也多是兴化(今莆田)产品。
平潭民间还有一些独特的用具、用器,如用鲎壳加工制成的厨房用器“鲎勺”;锄花生草用的呈三角形的“花生耙”;剥海蛎用的“蛎铲”和挖蛎肉用的“蛎锲”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城镇、渔农村经济发展,收入不断提高,人们的用具、用器也不断改革更新。土砖灶多改成瓷砖、水泥砌的灶台。60年代后,煤炉子逐渐普及,后来城乡部分家庭用上石油液化气灶具。厨房炊具、用器多系钢精、铝制品和细瓷器。家用电器也进入寻常百姓家。旧时的木屐、鲎勺、木质面盆等用器,已成为历史陈迹。
第五节行旅平潭岛四面濒海,岛民大部分靠捕鱼为生。渔民出海捕鱼,妇女在家织补渔网、操持家务。除渔民外,还有一部分依靠海上运输为业的船民。讨海运输靠船谋生,由于渔船设备落后,行船常遇海难,故平潭有“行船走滩(暗礁)三分命”之说。因此渔民极为爱护船只,视为圣洁之所在,不允许女性上船(渡船例外),甚至不允许女性跨越绳缆、橹篙和晒在沙滩上的鱼网等。为保证行船、讨海安全吉利,旧时,农历七月二十九日要举行“祭海”。农历每月初二、十六两天,要备供馔、香烛、纸箔,或面向大海,或到妈祖宫、龙王庙祭祀。50年代后此俗渐除。80年代后期,旧俗复萌,不少船上供有妈祖、龙王等海神像或牌位。
渔、船民还有许多忌讳,行船途中遇有漂浮的尸体,不能避开,要想方设法将其打捞上岸,并依俗买棺安葬。行船时,看到沿岸的塔,甚至灯塔,均不能直呼“塔”或“灯塔”,因“塔”与“塌”谐音,故避而称为“尖公”。此外,船上摆饭菜用的簸箕,要叫“月桌”;吃鱼时忌把鱼翻身再吃;洗碗时忌碰击出声,筷子不能整把搓洗等等。不能坐在或躺在甲板上而把双脚伸入舱中。修船或新造船时,特别注重船目“点睛”、“开眼”,过年或新装修船只时,要在船目(俗称龙目)贴上“龙目光彩”、“乘风破浪”等红联。
50年代以前,平潭岛上没有一条可供车辆通行的道路,陆上行旅一般靠步行,官绅外出多乘轿、篼(滑竿)或马匹代步。民国时期,县城有专业“轿班店”(轿馆)4间,备轿出租,最盛时有轿25顶。
群众、商贾出门远行,旧俗要查看历书,择日动身。行前,在家中要吃“太平面”,亲友设宴饯行,以祝一路平安;回来后则设宴接风,以慰旅途劳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门看历书、择吉日及饯行、接风等习俗已不多见。轿、篼逐渐淘汰,代之以自行车、摩托车、汽车。城乡道路通达,行旅称便。
第六节语言在日常生活中,平潭人讲的主要是“平潭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和普通话的积极推广,使用普通话的场合越来越宽广。现在教学、会议、办公甚至交际场合,平潭入一般也使用普通话,而方言多在生活用语中出现。
平潭话属于以福州话为代表的闽东方言系统,与福清话相同。县境内通行平潭话。南海乡的塘屿,因靠近莆田,这一带居民多说莆田话;还有少数村落,通行闽南话,如流水的后田、中楼的韩厝、澳前的龙山等。
平潭人民在长期社会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方言词汇和俗谚、俚语,其中渔谚、农谚及时令、气象谚语更是丰富多彩。平潭是以渔为主的县份,渔谚中以通俗朴实的语言表达了海岛渔家对捕捞对象的认识,对生存环境的体验,和对创业致富的渴望,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如“五月五,蟹仔做新妇”、“立夏黄瓜满街下”、“六月鲎,爬上灶”、“七月江,吃不空”、“白露秋风过,壳石不进厝”等渔谚,反映不同季节的海产品盛衰情况。再如“塘屿紫菜饼,皇帝办酒请”、“东庠金鲟,世上难寻”、“霞屿蛏、东屿蛤”、“东庠虾米,好味不可比”等渔谚,则形象地宣扬了平潭的特色海产品。
人们在生产、生活中,还创造了大量的歇后语,许多高度归纳的经验哲理,通过言简意赅的通俗语言表达出来,成为久传不息的语言结晶。如“驼背做小旦——吃力不好看”、“拾猪粪打伞——又臭又扳(威风)”、“眠床下踢毽——平平高”、“瓮里打拳头——有力无处使”、“粪池边石头——又臭又硬”、“海龙王问蛎一一哉(粘住)碑”等歇后语,无不生动风趣又富于哲理。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共36卷,记述了平潭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风景名胜以及风土人情等各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平潭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