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图书馆
平潭图书馆
机构用户
平潭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时令节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潭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220020210001978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时令节日
分类号:
K892.18
页数:
2
页码:
697-698
摘要:
本段介绍了中国传统的时令节日。
关键词:
风俗
节令
中国
内容
一、清明清明节,人们都到祖先坟上扫墓,刈除杂草,修整林木,刷新碑铭,压放纸钱;旧时还带上祭墓供品。扫墓后,都要采些青枝带回。现代,祭墓活动多已简化,只在亲人坟上压钱纸、红纸签;基督教徒多用红纸剪成十字架压在坟上。
平潭民间风俗:头年墓(或前年有新丧),要在清明当日或前一两天祭扫。有“不孝子,清明不祭(扫)祭谷雨”之说。遇虎年,一般忌清明日扫墓,要提前或推后一两天祭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机关单位、学校团体常在清明节期间,组织公务员、教师、学生等,到烈士陵园扫墓,以表缅怀敬仰之意。
二、立夏立夏是小麦上场时节,福清、平潭等地的群众有制作面食过节的习俗,意在庆祝丰收。其面食有:夏饼、面饼、春卷等。
夏饼,又称麻饼,是光饼的派生品,旧时有印成形状各异的烧饼,如状元骑马、观音送子、猴子抱桃等。现代多以福清光饼代替。
面饼,有甜、咸两种。咸面饼的用料有肉丝、虾皮、韭菜等混面粉煎摊成薄饼,蘸蒜泥食用;甜面饼用砂糖和面煎成薄饼。现代多用海蛎饼代替面饼。
春卷,用精制的薄面饼,包裹炒熟的豆芽菜、韭菜、蛏和肉丝等馅料,卷成圆筒状食用。也有用面粉拌蛋清粘住春卷封口,放人油锅炸到微黄时捞起食用。
立夏季节过后不久,豆类成熟,平潭还有“四月八,炒蚊脚”的习俗。农历四月初八日,家家户户都用豌豆、蚕豆拌细沙放人锅中爆炒,炒出来的豆肉香脆可口,俗称“炒蚊脚”。
三、中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俗称“七月半节”,又称鬼节,是祭祖的节日。旧时,民间多在七月半做普度,超度亡魂。佛教则举行“盂兰盆会”普度活动,寺庙热闹非常。50年代后,此迷信陋习已除,有的只在家中供果品、烧纸钱、叩拜祖先遗像。
四、尾中元农历七月二十九日,正逢渔区夏汛结束,旧时渔民多备香烛供品到妈祖庙、龙王庙拜谢海神。50年代后,此习渐除。
五、重阳九月初九重阳节,也叫重九节。!日时重阳登高,有避邪去祸之意。儿童多在这天竞放风筝。1988年福建省政府将此日定为“敬老日”、“老人节”。
六、冬至冬至,也叫冬节。平潭民间有两项主要活动,一是祭拜祖先,一是“搓圆”(做冬节刈)。两项活动都在冬至前一天进行。先是祀祭祖先(基督教、天主教徒无此习俗),至晚餐后,各家各户点起红烛,摆上红橘,男女老幼围坐一起开始搓埘。料分糯米甜料和薯粉咸料。旧时搓前要放鞭炮,而且在簸箕圈沿插上时花(旧称“瓷官人”),还要特别搓几粒染红的小树,待次晨煮熟粘在门框两边及猪背鬃毛上,寓合家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万事如意之愿。煮埘一般要在冬节早晨,放完鞭炮后,合家人吃埘当早餐。平潭有些地方沿袭福清习俗,新嫁女儿的人家,第一年冬节应给女儿、女婿送冬节花、红橘,俗称“搓圆花”,表示祝福。新丧人家冬节不搓刈,由邻居或亲友赠送,要奇数,丧家以食糖回赠。
除上述节日外,民间尚有许多宗教节日,如佛教徒要过农历四月初八的浴佛节、七月十五日的盂兰盆节、十二月初八的腊八节等;基督教、天主教徒要过复活节、圣诞节等。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共36卷,记述了平潭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风景名胜以及风土人情等各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平潭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