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潭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220020210001969
颗粒名称: 一、春节
分类号: K892.18
页数: 2
页码: 694-695
摘要: 本段介绍了农历正月初一,又称元旦,俗称“初一早”。有“初一起得早,全年事事如意”之说。午夜刚交,就有人放鞭炮。早餐,各家各户吃线面、“太平蛋”,祈求“太平如意、福寿绵长”。
关键词: 风俗 节令 中国

内容

农历正月初一,又称元旦,俗称“初一早”。有“初一起得早,全年事事如意”之说。午夜刚交,就有人放鞭炮。早餐,各家各户吃线面、“太平蛋”,祈求“太平如意、福寿绵长”。
  早饭后大多出门拜年,主人或主妇留在家中接待客人。出门碰见熟人,或登门拜年,则互致“恭禧”、“发财”、“拜年”等语。见来客则敬茶敬果,备尽殷勤。敬果俗呼“请吃甜”。初一晚餐,一般在天未黑前进餐,有“与百鸟归林争比早”的说法,与除夕晚餐相反。
  正月初二,平潭旧习,互不串门。传说在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岁末,戚继光击溃入侵福清、平潭一带倭寇后,逃难的人们相率回家过年,初一早上见面互道恭喜、互祝平安后,初二则到受倭害死难者家中吊唁。后来沿袭下来初二一般不串门,成为福清、平潭两县独有的习俗。平潭解放后,此禁忌渐除。
  初三这天,人们继续探亲访友拜年串门。旧时商店、手工作坊也从正月初一放假到初三。平潭一些乡镇沿袭福清习俗“请初三”,即请新娘回娘家。头年“请初三”,娘家要设宴招待女婿和出嫁的女儿。初四是开假日,各行各业均开始照常活动。
  在正月十五日(元宵节)之前,平潭还有初七“人生日”、初九“天公生日”、十一日“上彩暝”。旧时平潭各乡镇在正月举行闹社火、做“上元”,自正月十一开始(有的正月初十开始),晚上吃“上彩饭”9许多乡镇按旧例各自规定社日做“上元”,开展文艺活动。城乡各处的寺庙,则抬出神佛巡境游行,俗称“游神”、“走轿”。这种习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渐消除。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平潭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共36卷,记述了平潭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风景名胜以及风土人情等各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平潭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