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妇女保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潭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220020210001804
颗粒名称: 一、妇女保健
分类号: R197
页数: 1
页码: 625
摘要: 本段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提倡男女平等,反对重男轻女,许多妇女走上工作岗位,妇女的保健工作也得到相应的重视。1951年冬,举办新法接生员培训班,培训36名接生员,同时成立4个新法接生站。
关键词: 平潭 医疗 机构

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提倡男女平等,反对重男轻女,许多妇女走上工作岗位,妇女的保健工作也得到相应的重视。1951年冬,举办新法接生员培训班,培训36名接生员,同时成立4个新法接生站。
   1952年春,对民间助产婆实行改造训练,以提高其接生技术,受训40名。当年,全县新法接生站有13个,并配备接生器械和常用药品。同时,在县城试行孕妇登记制度,当年登记152人,均实行产前检查和产后随访。
   50年代中期,全县开展妇女“四期”(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卫生保健工作。1958年对从事体力劳动的妇女采取“三调三不调”的保护措施,即月经期调干不调湿,妊娠期调轻不调重,哺乳期调近不调远。当年全县各公社举办“三员”(保健员、保育员、接生员)培训班,参训妇女716名。
   1959年10月,开展妇女“两病”(子宫脱垂、尿A)查治工作。全县共查20443人,其中确诊子宫脱垂831人,分别采取治疗措施。1960--1964年,继续开展子宫脱垂的查治工作,共查出患者923人,其中一度363人、二度344人、三度216人。经治疗,治愈636人,占患者总数的68.9%,
   1978-1988年,全县分区查治妇科病,敖东、北f、潭城、澳前、东w、南海等乡镇普查13095人,查出子宫脱垂356人,尿瘘2人。同时,在流水、中楼、苏澳等乡镇进行宫颈涂片检查2578人,查出患宫颈糜烂740人、阴道炎24人,并分别给予治疗。此后,查治对象主要集中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乡镇的女干部职工,并实行目标分类管理,责任包干,经济挂钩。由于实行优生优育系列保偿、保健制度,加强随访,使各类妇科疾病得到及时治疗。
   1991年后,扩大“两管”(孕管、儿管)覆盖面,全县孕管达95个行政村,至1994年达150个,占全县总村数的79.7%,1995年,全县共有新法接生员126人,新法接生率达98%以上,住院分娩率在40%以上。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平潭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共36卷,记述了平潭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风景名胜以及风土人情等各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平潭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