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图书馆
平潭图书馆
机构用户
平潭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节 电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潭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220020210001761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电影
分类号:
G127
页数:
4
页码:
607-610
摘要:
本段介绍了民国19年(1930年),县城商户在五福庙售票放映无声黑白影片,原计划放映10天,但到第九天因莆(田)仙(游)民军千余人进驻平潭而停映。民国26年5月11-24日,省立民众教育处岛屿电影教育巡回队,在平潭岛巡回放映电影12场,每场观众达二三千人。民国33年夏,平潭教会邀请同盟国电影队在县城放映影片(麻风病防治》,并加映彩色动画片,观众近万人。
关键词:
平潭
文化
事业
内容
民国19年(1930年),县城商户在五福庙售票放映无声黑白影片,原计划放映10天,但到第九天因莆(田)仙(游)民军千余人进驻平潭而停映。民国26年5月11-24日,省立民众教育处岛屿电影教育巡回队,在平潭岛巡回放映电影12场,每场观众达二三千人。民国33年夏,平潭教会邀请同盟国电影队在县城放映影片(麻风病防治》,并加映彩色动画片,观众近万人。
50年代初期,县电影流动站常借大礼堂(今岚城影院)放映电影。1957年3月,原福建省电影放映第五十二队下放,成为由平潭县管理的第一支电影放映队。1959年1月,流水公社建立电影队,成为平潭农村第一支电影放映队。1963年4月,经省人民委员会批复,平潭县电影流动站改称为平潭县电影事业管理站。
1984年,县内每个乡镇平均有一个放映单位,至1986年,全县各乡镇平均有6个放映单位,共设205个普及点。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电影“四定”(定点、定时、定收费、定路线)普及放映工作受到冲击。进入90年代,随着家庭电视的普及和各类新型文娱项目的兴起,电影放映走向低谷,观众锐减。1995年,放映场次、观众人数分别比1986年减少68.5%,58.8%0 一、电影院(队) (一)县城电影院岚城电影院 1965年在原大礼堂基础上进行改造,翌年1月,竣工开业。影院长38米,宽18米,高9米,土木结构。内设池座1019位、楼座204位。1994年8月,该院改建为钢筋混凝土屋面,座位缩减为200位左右,成为小型豪华影院。
平潭影院建于1980年3月,坐落在县城潭城路中段,总面积1499.35平方米,内设座位1240个。1988年,为适应歌舞演出,扩大舞台,座位缩减为1182个。
工人影剧院建于1958年12月,坐落在海坛路中段,为土木结构。跨度20.5米,长52.7米,高10米,建筑总面积1755.4平方米,内设1300个座位,并建有舞台、化装室等。1990年后,主要经营投影、桌球等。1995年底,因舞台蚁蚀严重而拆除重建。
(二)乡镇电影院平原影剧院建于1968年11月,坐落在官井街。长30米,宽18米,高8米,建筑总面积1420平方米,土木结构。内设楼座210位,池座996位。1980年9月,平原公社与县电影公司联办,1983年6月,归公社经营管理。1990年2月影院撤销,改为16毫米售票点。
屿头乡影剧院建于1976年1月,坐落在东珠村。长35米,宽21米,高9米,建筑面积751平方米,内设800个座位,为土木结构,由乡政府管理。1978年9月,在影剧院内建立16毫米售票点。
中楼乡影剧院建于1980年1月,坐落在至凤村。长41米,宽20米,高10米,建筑面积2850平方米,土木结构。内设750个座位。1990年2月,该院撤销改为16毫米售票点。
流水影剧院建于1981年5月,坐落在流水镇政府北向三叉路口。长30米,宽21米,高15米,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观众厅后面建有钢筋混凝土楼座264位,楼下池座1001位,为瓦屋顶结构。1994年6月,影院因经营不善而停业。
敖东乡影剧院建于1981年1月,坐落在新垅村。长45米,宽18米,高12米,建筑面积1182平方米。因资金缺乏,仅设供600人就座的简易木条坐椅。1992年11月始,敖东电影队不定时对外售票放映。
东澳影剧院建于1981年10月,坐落在澳前镇的岭前与南赖交界处。长48米,宽20米,高15米,建筑面积1674平方米,为土木结构。内设1064个座位。因经营不善,影院于1995年2月停业。
苏南影剧院建于1958年5月,坐落在苏澳镇土库村。长28米,宽14米,高8米,建筑面积563平方米,内设简易条椅,隶属村委会管理。1992年2月,因管理不善而停止放映。
东庠乡渔民俱乐部建于1966年5月,坐落在澳底村。建筑面积595平方米,为土木结构,内设720个座位。1978年9月,建售票点,1995年4月停映。
西楼村电影院建于1958年2月,1988年3月翻修改造。坐落在流水镇西楼村。长20米,宽10米,高4米,建筑面积271平方米,内设长条靠背椅500位。1986年6月,由西楼村与县电影公司联合经营,1995年8月,划归西楼村经营。
塘屿电影院建于1982年5月,坐落在南海乡南中村,长28米,宽18米,高8米,建筑面积703平方米,为土木结构,内设1000个座位。1990年2月撤销。
国彩电影院建于1984年2月,坐落在白青乡伯塘村。长32米,宽20米,高18米,建筑面积1262平方米,内设991个座位,系土木结构。1985年8月,建立35毫米放映单位,1992年匕月,改为16毫米售票点。
海丰电影院建于1984年2月,坐落在苏澳镇苏澳村海运公司内。建筑面积703.8平方米,为土木结构。内设942个铸铁脚翻板式座位。1985年5月,建立35毫米放映单位,1992年2月,改为16毫米售票点。隶属苏澳海运公司管理。
北厝影剧院建于1983年1月,坐落在北ff镇庄上村。建筑面积987平方米,为土木结构。内设1182个铸铁脚翻板座位。1982年2月,设立16毫米售票点。
钱便澳电影院建于1984年10月,坐落在敖东乡钱便澳澳口,长20米,宽13米,高5米,建筑面积325平方米,为土木结构。内设简易条椅573个座位。由私人合资创办,隶属村委会管理。
龙跃电影院建于1987年5月,坐落在澳前镇龙南村。建筑面积608平方米,内设427个铸铁脚翻板座位。由农民集资创办,隶属村委会管理。因经营不善,1990年10月停映。
(三》农村电影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委、县政府重视农村文化建设,除定期巡回放映电影外,于1959年1月,将下放为县管的省电影放映第五十二队下放给平原公社,成立全县第一支农村电影队。60年代,全县12个公社先后建立22支电影队,至70年代末,全县相继建起电影放映队27支。80年代,部分单位因经营管理不善或改变隶属关系而撤并。至1995年底,全县农村电影队17支。
二、发行放映 1958年8月,县电影流动站成立后,除放映外,兼管平原、流水、总工会等3个电影队的影片发行、调度,以及放映统计和汇报。1963年4月,平潭县电影事业管理站成立,电影放映管理走上正轨。1985年7月,为加强管理,公司成立影片发行股、计财股、放管技术股、商业经营股。1992年2月,增设宣传股和影片管理股。1994年后,发行股与影片管理股负责全县的影片管理与调度。县电影公司按福州市电影公司的影片发行调度表对县内放映单位进行排映。1993年3月,省文化厅授予县电影公司“全省影片管理工作抽查评比先进单位”称号。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共36卷,记述了平潭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风景名胜以及风土人情等各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平潭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