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课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潭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220020210001707
颗粒名称: 二、课程
分类号: G526
页数: 1
页码: 583
摘要: 本段介绍了民国20年秋,毓贤、开宗合并成立的岚华初中,其课程设有国文、算术、物理、化学、英语、生物、党义、公民、音乐、美术、体育等11个科目。
关键词: 平潭 教育 行政

内容

民国20年秋,毓贤、开宗合并成立的岚华初中,其课程设有国文、算术、物理、化学、英语、生物、党义、公民、音乐、美术、体育等11个科目。民国34年,增设公民、童子军、数学、卫生、历史、地理、劳作等科目。民国37年,岚华初中一、二年级课程有:国文、作文、英语、数学、物理、社会、卫生、体育等8个科目,每周课时27节;初三年级开设国文、作文、英语、数学、化学、教育学、心理学、人生哲学、体育等9个科目,每周课时31节。记分均采用百分制。
  1950年,取消党义、公民及童子军等科目。初中设国文、数学(算术、代数、几何、三角)、物理、化学、地理、历史、博物、政治、自然、外语、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初中三个年级总课时各为2200学时。因缺统编教材,多数课程选用旧教材,由任课教师选择讲授。1951年,初中增设时事、政治课。1952年,政治课改为中国革命常识、社会科学基础知识。1954年秋季起,初中一律不设外语课,初中二年级的中国革命常识改授生理卫生常识。
  1956年后,试行五级记分法。高中一、二年级不再设社会科学基础知识,二年级新设社会常识,高中开设俄语,停授英语。政治常识改为宪法课,语文科分为汉语与文学。1958年,初中开设俄语,增设生产劳动课,政治课改为社会主义教育课。汉语与文学又复并为语文。
  “文化大革命”期间,语文、政治合并为政文课,以《毛主席语录》和报刊文章为教材;物理、化学合并为工业基础知识课,生物改为农业基础知识课,音乐、美术改为革命文艺课,体育改为军体课。
  1978年,全日制中学按教育部规定,使用统编教材,中学设14科,各学年并进学科一般为8-9科。高中段实行文、理分科,有侧重地选修课程。1981年后,在初中一年级至高中二年级开设青少年修养课,政治常识改为法律常识、社会发展史、政治经济学常识,工业基础知识课恢复为物理、化学,农业基础知识课改为植物、动物,革命文艺课改为音乐、美术,军体课改为体育课。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平潭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共36卷,记述了平潭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风景名胜以及风土人情等各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平潭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