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接待服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潭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220020210001630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接待服务
分类号: D634.1
页数: 2
页码: 555-556
摘要: 本段介绍了平潭1978年6月30日,成立福建省平潭台湾渔民接待站,是福建省最早创办的4个台胞接待站之一。1981-1995年的15年中,全县共接待台湾渔船19865艘次,台湾渔民94418人次。接待船只和人数均居全省首位。其中,东澳港接待来自台湾23个县市的渔船12139艘次,台胞56110人次;东甲岛接待台湾渔船1139艘次,台胞5791人次;南中港接待台湾渔船6587艘次,台胞32517人次。
关键词: 平潭 华侨 事务

内容

1978年6月30日,成立福建省平潭台湾渔民接待站,是福建省最早创办的4个台胞接待站之一。1981-1995年的15年中,全县共接待台湾渔船19865艘次,台湾渔民94418人次。接待船只和人数均居全省首位。其中,东澳港接待来自台湾23个县市的渔船12139艘次,台胞56110人次;东甲岛接待台湾渔船1139艘次,台胞5791人次;南中港接待台湾渔船6587艘次,台胞32517人次。
  一、组织观光旅游 1981年起,县台胞接待站先后分批组团安排5480多名台湾船员到福州、厦门、广州、杭州、上海、苏州、青岛和北京等地旅游、观光。通过实地观察,了解祖国大陆的变化和各地的风土民情。
  二、开展海难救助 1983年以来,县台办、台胞接待站先后组织抢救海上遇险、遇难的台湾渔船23艘,抢救船员120人。同时还抢救在台湾渔船上当渔工的平潭籍渔民15人。
  台湾渔船触礁或机器突然发生故障一时无法修复的,县台胞接待站接到求救讯号后,就立即组织抢救。其中帮助修复机器安全返回的有10艘,船员49人;无法抢救而沉没的渔船13艘,获救的船员63人,予以妥善安置后,除少数绕道香港返台外,多从东澳港乘坐来靠的台湾渔船返台。遇难船员的遗体,县台胞接待站均按台湾风俗就地安葬。
  三、协助避风修船 1981年以来,每遇台风到来之前,台胞接待站及时组织来靠的台湾渔船进澳避风。据统计,15年来先后组织避风的台湾渔船5052艘次,随船船员15563人次。
  1981年以来,计有408艘台湾渔船进港要求修机修船,县台胞接待站均及时联系船厂抢修。机器零件当地无法修配的,派人专程赶到福州等地购买或加工。许多工人为了及时抢修台湾渔船,加班加点不计报酬,深得台胞的赞誉。15年来,先后为来靠的台湾渔船补给柴油3955吨,饮用水21358吨,冰块8650吨,以及其他副食品等。
  四、协助寻根探亲 1981年以来,县台胞接待站共接待过36位祖籍北京、浙江、湖北、广东和福建等省市的台胞,通过有关部门,使他们在大陆寻到祖籍地与亲人。与此同时,还接待专程回乡探亲的台湾渔船123艘次,台胞(包括岚籍和外省市县的)751人次,其中要求到省内外探亲访友的台胞,均在县台胞接待站帮助下,与有关部门联系,达到探访目的。此外,还妥善地为8位年老去台人员回乡定居提供协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15年来,为台属办理赴台定居手续50人,赴台探病281人、奔丧136人,赴港会亲538人次和直接人台探亲1056人次。
  五、介入海事调解 1981年以来,岚台渔民发生海事纠纷57起,其中在海区生产发生撞船、绞网等作业性纠纷17起;民间贸易(海上交易)经济纠纷9起;劳务合作违约纠纷19起;台湾渔船脱锚撞坏平潭群众养殖设置物纠纷12起。县对台办均通过有关部门,积极调解,妥善处理。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平潭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共36卷,记述了平潭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风景名胜以及风土人情等各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平潭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