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对台渔工劳务输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潭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220020210001626
颗粒名称: 三、对台渔工劳务输出
分类号: D634.1
页数: 2
页码: 553-554
摘要: 本段介绍了平潭对台短期渔工劳务输出,始于1988年冬。经平潭台胞接待站介绍,由平潭县台属联谊会具体承办,首批从澳前、流水、苏澳等乡镇选招17名渔工,合同期两个月,渔工在台轮上生活、医疗皆由台方负责。此后,台湾基隆、高雄、宜兰、台北等地渔轮纷纷进东澳港求聘平潭渔工。
关键词: 平潭 华侨 事务

内容

平潭对台短期渔工劳务输出,始于1988年冬。经平潭台胞接待站介绍,由平潭县台属联谊会具体承办,首批从澳前、流水、苏澳等乡镇选招17名渔工,合同期两个月,渔工在台轮上生活、医疗皆由台方负责。此后,台湾基隆、高雄、宜兰、台北等地渔轮纷纷进东澳港求聘平潭渔工。
  1989年1月,县中福公司和劳服公司承办劳务渔工业务。1989年,全县输出劳务渔工1613人次,其中中福公司909人次,劳服公司704人次;创汇约120万美元,地方财政收人人民币80多万元。
  1990年1月,根据省政府制定(劳务渔工输出管理办法》,成立平潭县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简称“国际公司”),原中福、劳服两家公司并人。县国际公司受福州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委托与台轮办理合同签约。当年,与香港盈奇国际企业公司签约,双方议定年派出劳务渔工赴台服务4000人次,每人次合同期两个月。1990年全县实派出劳务渔工3036人次,创汇约212万美元,地方财政收入人民币150万元。1991年输出劳务渔工4090人次,创汇约266万美元,地方财政收入人民币245万元。
  1992年10月,中福、劳服两公司由县国际公司分出,独立经营。1988年底到1995年底,由平潭东澳港输出台轮短期劳务渔工23036人次,其中国际公司11971人次、中福公司5600人次、劳服公司5448人次、台属联谊会17人次,共创汇1670万美元。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平潭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共36卷,记述了平潭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风景名胜以及风土人情等各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平潭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