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图书馆
平潭图书馆
机构用户
平潭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二、旅居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岚侨职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潭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220020210001610
颗粒名称:
二、旅居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岚侨职业
分类号:
D634.1
页数:
1
页码:
548
摘要:
本段介绍了平潭乡侨到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多在清末至民国初期。当时新加坡已辟为自由港,契约华工主要在港口码头或橡胶种植园等场所劳动,待契约期满后,才改行从事小商贩,或到轮船上当海员,或由亲友援引举荐,从事轻体力劳动及其他较轻松的职业。
关键词:
平潭
华侨
事务
内容
平潭乡侨到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多在清末至民国初期。当时新加坡已辟为自由港,契约华工主要在港口码头或橡胶种植园等场所劳动,待契约期满后,才改行从事小商贩,或到轮船上当海员,或由亲友援引举荐,从事轻体力劳动及其他较轻松的职业。
抗日战争期间逃到新加坡的乡侨,多数逗留在码头当运煤工人,其余不是拉人力车,就是当橡胶园工人,劳动强度大,生活较苦。一些人略有积蓄后,便回乡买田盖屋安居务农;留在当地的乡侨,后来多改行从商,经营餐饮、旅馆、缝纫、布匹、杂货等行业,自己站柜台,少数商店雇伙计帮忙。
50年代后期,因受印尼政府排华迫害,一些人转徙新加坡、马来西亚投靠亲友;先期回国的少数归侨,得到亲友的援引,辗转再到新、马等地。60年代中期,旅居新加坡、马来西亚乡侨绝大多数加入侨居国国籍,二三代岚裔新、马华人,多从事商贸或当公司职员。
新加坡一些稍有资产的乡侨,多经营木材、土产和开办椰子油厂、旅社、建筑公司、百货店等。旅居沙涝越北波罗岸的乡侨吴为右(平潭塘屿岛北楼村人),在当地建立“中华合作社”(渔业公司),从事海洋捕捞业,拥有一支渔轮船队,资产颇巨。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共36卷,记述了平潭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风景名胜以及风土人情等各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平潭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