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图书馆
平潭图书馆
机构用户
平潭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节 支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潭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220020210001540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支前
分类号:
D035
页数:
2
页码:
519-520
摘要:
本段介绍了平潭民国38年5月,平潭县人民游击支队攻克县城后,看澳、土库、玉屿等村群众,踊跃支前参战,配合游击队,抗击国民党武装的疯狂反扑。同年9月,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八军奉命解放平潭,游击队配合解放军组织支前船只300多艘,船员1200多人,集中在长乐的松下,福清的可门、大丘,平潭的大扁等地,支援部队渡海作战。
关键词:
平潭
行政
管理
内容
民国38年5月,平潭县人民游击支队攻克县城后,看澳、土库、玉屿等村群众,踊跃支前参战,配合游击队,抗击国民党武装的疯狂反扑。同年9月,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八军奉命解放平潭,游击队配合解放军组织支前船只300多艘,船员1200多人,集中在长乐的松下,福清的可门、大丘,平潭的大扁等地,支援部队渡海作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支前工作持续不辍。1949年10月,动员船只30多艘,船员400多人,支援金(门)厦(门)战役。1950年,组织交通船、渔船、商船,支援部队海上剿匪。赴东4i剿匪时,支前船只达70多艘。
1951年1月,县政府组建县、区、乡三级支前指挥部,动员大批人力、物力投入支前备战。修碉堡,挖坑道,构筑掩体工事,日上场民工多达万人,占全县人口的10%。同时集中船只110艘,于重点澳口待命;组织担架500副,归县支前指挥部调遣。
1953年1月,县支前指挥部改称支前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供应股、民力股、通讯联络股和卫生救护组,组编民力、担架、船只3个总队9750人,调配县、区干部269人,分别担负各级领导工作。1954年后,经常保持民力1个大队800人;担架400副,1个大队,200人;船只250艘,2个大队,船员1250人。
1955年4月,组织民工1977人,配备干部91人,组成1个大队、10个中队,由县委副书记带队,支援龙田军用机场第一期工程建设。同年8月,又动员民工2450人,支援修建龙田机场和鹰(潭)厦(门)铁路,其中成绩突出、立功受奖297人。
1956年3^-11月,全县组织民工14500多人,投工13万多工日,修建县内支前干线公路8条,全长79.1公里。
1958年8月,台湾海峡局势紧张,平潭进入战备状态。县重新成立支前备战指挥部,各公社相应成立支前机构。全县组织民工1330人,编成民力大队3个,担架大队1个,船运大队1个,改建扩建支前公路干线33.1公里。
1962年6月,为粉碎国民党进犯东南沿海的图谋,平潭紧急动员备战,同时疏散县城人口30%,为历来战备疏散人口最多的一次。
1965年11月,人民解放军海坛水警区组织“崇武海战”,平潭出动“东海103",“东海105”运输船和“东海101”客轮,支援海军运送弹药。完成任务后,“东海101",“东海105''荣立集体三等功。
1993年6月,省军区团、营属炮兵正规化训练现场观摩会在平潭举行,县组织群众抢修战备公路,清理场地障碍,提供后勤保障。
1994年3月,县组织力量清理港区网箱养殖的鱼台500多台,配合厦门水警区在平潭举行海上演习。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共36卷,记述了平潭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风景名胜以及风土人情等各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平潭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