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海防设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潭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220020210001465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海防设施
分类号: E29
页数: 2
页码: 486-487
摘要: 本段介绍了平潭海防设施包括营寨、烽火台、炮台、碉堡、防空洞、壕。
关键词: 平潭 军事 历史

内容

一、营寨明代倭患频繁,海坛岛住民纷纷利用山形地势筑寨抗倭,主要有芙蓉寨、桃花寨、牛寨、小雄寨、百花寨、南山寨、南寨、牛头寨、东寨等。
  清初周鹤芝抗清军在三十六脚湖建龟山营寨。
  二、烽火台又称烟墩。明代为防倭,在大练、东庠、小庠、北厝、岭顶等山头设烟墩报警求援。清设海坛镇后,等山头增设烟墩。草屿诸小岛和海坛岛的罗澳、招康垄、又在小练、君山、观音澳、芬尾、娘宫三、炮台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福建巡抚许孚远奏准在今县城西侧南北两端高地上,建造南北炮台(南炮台今为县实验小学校址,北炮台为平潭第一中学校址)。南北炮台各装置千余斤铸炮6门,南炮台另加1门8000斤重铸炮。海坛南北炮台为当时福州沿海较正规的炮台,所安炮位是鸦片战争前闽海炮台中炮位最多的一个。
  四、碉堡俗称枪楼、vC楼,石结构2-3层,各层周围均设枪眼,有圆形和四方形两种。民国24年(1935年)以后,在县政府、区公所院内和驻兵防地均建有碉堡。民国25年,全县共有碉堡22座。抗日战争期间,时拆时建。民国37年,玉屿、伯塘等人民游击队根据地均建有碉堡。民国38年国民党73军据守平潭时,强征民工、石料,在各主要澳口修筑碉堡,平潭解放后,有的拆除,有的改为民兵哨所。
  五、防空洞、壕民国26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飞机、军舰经常袭扰平潭,县城周围各高地均挖掘简易堑壕,用于防空、防炮。城区居民多在房前屋后构筑简易防空洞。
  民国38年9月,平潭解放后,台湾国民党空军飞机又不断地侵扰平潭。1951-1953年,群众多构筑防空洞和疏散坑道,一区(现中楼)、六区(现流水)、七区(现敖东)共挖防空洞1865个,可容纳2万多人;二区(现北厝)的跨海村群众在村庄周围共挖防空洞101个,可容纳2000人,并挖1条疏散坑道。
  1959年战备紧张,县军政领导进行防空动员,县直属单位共挖27米地道、535米防空壕、45米掩蔽部,全县4个分社(时全县设1个公社4个分社)共挖1616个防空洞、20条坑道总长545米。
  1962年紧急备战,县机关单位在北N公社附近山头构筑防空坑道长400米,并建防空、防炮病房480平方米。县城另挖1条长230米坑道,坑道中设3个掩蔽部。
  1971年加强战备,全县共修整、新挖3885个防空洞,面积3.8万平方米;401条坑道,总面积1.57万平方米;整修246个自然洞,面积0.58万平方米;17个地下室,面积0.29万平方米;328条防空壕,总长1.74万米。可容纳14万多人。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平潭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共36卷,记述了平潭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风景名胜以及风土人情等各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平潭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