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图书馆
平潭图书馆
机构用户
平潭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三、治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潭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220020210001360
颗粒名称:
三、治保
分类号:
D693.62
页数:
2
页码:
446-447
摘要:
本段介绍了平潭民国元年,帝制废,改同知为县知事,设刑名和钱谷两科,掌理司法、行政事务。县署设警务长维护治安,设审判员负责案件审理。次年,邱炳萱接任县知事,设自治公所,筹备地方自治,并设自治研究机构培训自治人才。民国3年,郭钊接任县知事,创设自治讲习所,学员50多人。
关键词:
平潭
地方
政府
内容
民国元年,帝制废,改同知为县知事,设刑名和钱谷两科,掌理司法、行政事务。县署设警务长维护治安,设审判员负责案件审理。次年,邱炳萱接任县知事,设自治公所,筹备地方自治,并设自治研究机构培训自治人才。民国3年,郭钊接任县知事,创设自治讲习所,学员50多人。
民国7年,董秉清接任知事后,革除六班差役,改为司法警察,承审员由县知事兼任。
随后,在县署附近修建监狱、看守所各一处,管狱员由县署科员兼任。民国15年,为维护治安,县知事韩福海在各区招集壮丁,创设保安团。
民国16年2月,省政府颁布《福建临时县务委员会组织条例草案》后,县署改为县务委员会,县最高行政长官称主任委员。民国17年,取消委员制,成立县政府,主任委员改称县长,下分设民政、财政、建设、教育等4科。民国19年,县设立司法处,为司法初审机关。民国20年,实行保甲制度,设立区公所5个,至民国25年6月,完成保甲编制,全县共划分为3个区,24个联保,170个保,1770个甲,各区事务,由区署自理。当年11月,完成全县户口登记,县城编竣9保户口门牌。根据县政府颁布的壮丁训练实施办法,全县壮丁分别编为3个区联队、23个保联队和170个保小队,共计20073人。各区设督练员,训练壮丁。民国26年,县政府增设兵役科,管理全县征兵工作。
民国27年9月,罗仲若接任县长,取消联保制度,成立乡(镇)公所,设乡(镇)长。其时,全县有乡公所14个、镇公所1个。民国31年,林荫接任县长后,收集民枪,扩充县自卫大队,重新划分乡镇区域,设乡公所12个、镇公所1个,同时整编保甲,委任乡镇长及保甲长。民国32年,裁并乡镇机构,缩减为2个镇5个乡,乡(镇)公所设乡(镇)民代表会,县设临时参议会,实行公民登记,颁发公民证。
民国36年7月,郑叔平接任县长后,县设参议会,县府科室合并为2科2室。民国38年7月,国民党第七十三军逃窜平潭后,企图固守,禁止渔民出海,实行5家联保具结制度,并大肆逮捕革命群众,仅伯塘一乡就有37人被捕,被活埋4人,白色恐怖笼罩全县。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共36卷,记述了平潭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风景名胜以及风土人情等各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平潭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