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图书馆
平潭图书馆
机构用户
平潭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节 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潭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220020210001329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分类号:
D693.62
页数:
3
页码:
432-434
摘要:
本段介绍了平潭民国38年(1949年)9月16日平潭解放后,建立县人民政权。同年11月,根据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组织原则,召开县、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通报并审议政府工作。1949年11月至1954年3月,共举行两届14次会议,会议地点均在县城。
关键词:
平潭
地方
政府
内容
民国38年(1949年)9月16日平潭解放后,建立县人民政权。同年11月,根据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组织原则,召开县、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通报并审议政府工作。1949年11月至1954年3月,共举行两届14次会议,会议地点均在县城。
一、第一届会议第一次会议 1949年11月15-19日召开,出席代表87名。会议动员全县人民减租减息、反霸肃特、发展生产、维护社会治安,以保卫翻身胜利果实。选举产生第一届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韩陵甫当选为主席,宋秋成、陈书坊当选为副主席,选出常务委员14名。
第二次会议 1950年4月12-15日召开。增选农民代表125名,民兵、妇女代表各4名,计到会代表174名。人代会常委会主席韩陵甫作工作方针与任务的报告,号召组织群众生产度荒和减租反霸。
第三次会议 1950年9月14日召开,到会代表162名。会议部署增加生产、清查黑地和整风工作。
第四次会议 1950年11月25-27日召开,出席代表173名。副县长高飞代表政府作工作报告,提出秋征工作计划。会议经两天讨论,代表们共同认为政府赋元定产标准切合实际,一致通过付诸实施。
第五次会议 1951年3月27--28日召开,出席、列席代表444名。县长宋秋成作支前备战工作报告,号召全县人民以支前备战为中心,做好其他各项工作。
第六次会议 1951年7月17-19日召开,出席代表187名。县长宋秋成作《为完成我县土地改革而奋斗》的报告,县委书记韩陵甫作《为废除海上封建剥削制度、发展渔业生产而奋斗》的报告。大会组建土地改革委员会,成立县人民法庭和各区分庭,以保障土地改革的顺利进行。
第七次会议 1951年12月4-7日召开,出席代表211名。会议审议县长宋秋成作的《四个月来土改情况与秋征意见》的报告,布置检查土地改革后期工作和动员全县人民彻底完成秋征任务。
第八次会议 1952年4月28-30日召开,代表215名,实到188名。县长宋秋成作(总结四个月来政府工作和开展1952年爱国增产运动》的报告,宣传部长朱清作《防备细菌战)的报告,同时成立县防疫委员会。大会还交流3个互助组和1个渔业合作社组建的经验。
第九次会议 1952年8月14---16日召开,出席代表198名。会上县长马林仁作(三个月来工作情况及今后工作的意见》的报告,县委书记张子玉作(开展城乡物资交流)的专题报告,同时审议“三反”“五反”运动、生产救灾、发放救济款及建立合作社等项工作。
二、第二届会议第一次会议 1952年12月6-10日召开,出席代表203名,列席代表17名。会议除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外,还通过(县人民政府和人民代表会议试行组织条例》,并代行人民代表大会职权,选举产生县人民政府委员会与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马林仁当选为县长,张子玉当选为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主席,马林仁、陈书坊当选为副主席,选出常务委员会委员18名。
第二次会议 1953年3月27-29日召开,出席代表172名。会议听取、审议县长马林仁作<关于政府1953年工作总结及1954年工作任务的报告》。
第三次会议 1953年7月4-6日召开,出席代表132名。会议听取、审议《政府三个月来工作情况及今后工作意见)的报告和(二届三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提案处理情况和本次会议提案审查的报告》。县委宣传部长朱清在会上就普选工作作专题发言。
第四次会议 1953年10月16-19日召开,应到代表220名,实到144名。会议听取、审议县长马林仁作的《三个月来政府工作情况及今后工作意见》的报告。
第五次会议 1954年3月4-6日召开,出席代表139名,列席12名。会上听取、审议县长马林仁作的(关于政府1953年工作总结及1954年工作任务的报告》,以及审议二届五次人代会提案处理情况报告。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共36卷,记述了平潭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风景名胜以及风土人情等各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平潭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