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图书馆
平潭图书馆
机构用户
平潭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卷十七 金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潭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220020210001139
颗粒名称:
卷十七 金融
分类号:
F832.7
页数:
23
页码:
360-382
摘要:
本段介绍了平潭民国初期,平潭设有当铺和钱庄。民国25年(1936年)福建省银行在平潭设立合作金库,办理银行业务。民国32年,福建省银行在平潭设立办事处,至民国34年,因货币急剧贬值,物价扶摇直上,办事处无法开展业务而撤销。
关键词:
平潭
金融
地方
内容
民国初期,平潭设有当铺和钱庄。民国25年(1936年)福建省银行在平潭设立合作金库,办理银行业务。民国32年,福建省银行在平潭设立办事处,至民国34年,因货币急剧贬值,物价扶摇直上,办事处无法开展业务而撤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银行闽侯地区中心支行在平潭设立中国人民银行平潭县办事处,1951年办事处改为县支行,领导全县金融工作。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县支行成为信贷、结算、现金出纳的中心,对抑制通货膨胀,稳定金融物价,起了积极作用。1958年“大跃进”时期,因受“左”的错误影响,以致货币投放失控。1962年根据中共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取消“全额信贷”,使货币流通走上正轨。“文化大革命”期间,平潭金融业又受到冲击,甚至关门停业。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金融业经过拨乱反正,获得生机。对金融体制、信贷资金管理、外汇、保险以及农村信用社等进行的一系列改革,促使金融部门成为筹集融通和分配资金及管理经济的主要职能部门,在建立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同时,逐步形成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国家银行为主体,其他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但由于金融客观调控机制还不完善,各项配套措施还跟不上,以致在80年代中期出现过信贷投放剧增,市场货币偏多,部分贷款沉淀,以及民间标会盛行,给金融诈骗活动以可乘之机,酿成全面倒会、冲击金融市场等问题。
进入90年代,金融部门在继续深化改革的同时,采取紧缩信贷,强化现金管理,控制货币投放,开办保值储蓄,大力吸收存款,加强自身建设等一系列措施,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促进平潭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至1995年底,全县共有金融机构59个,干部职工539人。全县各项存款余额达57870.3万元,其中城乡储蓄存款达37103.6万元,分别是1978年的45倍和194.1倍;各项贷款余额达35838.2万元,比1978年增14.8倍。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共36卷,记述了平潭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风景名胜以及风土人情等各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平潭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