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图书馆
平潭图书馆
机构用户
平潭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四、工艺品基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潭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220020210001008
颗粒名称:
四、工艺品基地
分类号:
F75
页数:
1
页码:
310
摘要:
本段介绍了平潭贝雕品基地、人造花基地、抽纱品基地。
关键词:
平潭
对外贸易
经济
内容
贝雕品基地 1959年8月创办地方国营贝壳工艺厂(后改名平潭县贝雕工艺厂),以贝壳为原料,采用平面拼贴、块片浮雕、坯模造型、螺向镶嵌等工艺技法,创作出贝壳圆雕、浮雕及嵌贝仿古家具、漆器等6大类500多种产品供出口,畅销国内20多个省市和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产品多次获省工艺美术优质产品称号。最高年产值50万元。
人造花基地 1981年9月创办县制花厂,1984年8月成立县工艺美术厂,均为来料加工企业。采用境外引进的技术和设备,以特种涤纶布为主要原料,经放样剪裁、染色、加热定型、申花、总装等工序,生产涤纶花草水果等3大类350多种产品。产品经香港转销欧美2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5年产值达220万元。
抽纱品基地平潭抽纱品生产始于1963年秋。针对城乡闲散劳力多的特点,县外贸部门在城关培训女工,建立生产小组,用手工针绣抽纱品,次年出口额达5000元。1972年后,在农区办新厂,至1981年全县社办、队办抽纱厂达31家,女工3100多人。当年又试办流水抽纱总厂,下辖9个分厂,年产值占全县37%-45%01988.1989年,抽纱业处于全盛时期,全县26个抽纱厂,拥有绣工1500多人,1989年出口值达83.39万元。1990年后,国际抽纱品市场不景气,全县年出口值在30万元左右。1993年省抽纱专业公司经营转向,致使原料布供应不正常,平潭抽纱业跌入低谷,抽纱基地开始萎缩,至1995年抽纱厂全部关闭。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共36卷,记述了平潭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风景名胜以及风土人情等各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平潭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