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用工业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潭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220020210000962
颗粒名称: 三、日用工业品
分类号: F71
页数: 1
页码: 296
摘要: 本段介绍了平潭棉布、日用百货、五金交电日用工业品。
关键词: 平潭 贸易 经济

内容

棉布民国时期,县内有棉布店20余户,规模较大的有“美升”、“源慎”、“华昌”等。棉布多由外地购进,自产土布数量很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营商店、供销社和私营商号均经营棉布。1954年棉布实行统购统销,定量凭票供应,当年销售棉布46.71万米。1960年后,每人每年仅供0.83米,高档针纺织品实行高价供应。1962年全县销售棉布30.66万米。1979年每人每年供应4.8米,当年销售棉布879.9万米,化纤布17.04万米。1983年1月,棉布提价,化纤涤纶降价。1984年5月,棉布敞开供应,取消票证。1986年销售棉布42.85万米,化纤布25.86万米。1987年以后,随着市场进一步放开,特别是各类成衣的增加,棉布、化纤布销售逐年减少。1990年服装销售额1902万元。1995年,县城经营服装的摊店有435家,棉布、服装销售额2530万元。
  日用百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日用百货的品种繁多,规格多样,主要日用百货有鞋帽、搪瓷、厨房用具、洗绦用品、火柴、手表、缝纫机等。1956年胶鞋销售12472双,肥皂1330箱,手表87只,缝纫机20架。1961年,商品供应紧张,对主要日用工业品实行凭票供应,部分实行高价出售。1964年后市场供求开始缓和,“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商品供应又趋紧张。1969年24种日用工业品凭工业品券购买。1978年供应胶鞋26357双,肥皂3802箱,手表214只,缝纫机128架。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繁荣,取消票证供应。1984年,销售胶鞋71500双,肥皂7909箱,洗衣粉46400公斤,手表5910只,缝纫机2128架。1990年日用百货销售额192.07万元,1995年近300万元。
  五金交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平潭县贸易公司开始经营五金交电,随着业务的开展,品种不断增加。50年代,晶体管收音机成为紧俏商品。60年代自行车紧俏,实行凭证供应。1972年开始试销电视机。1980年成立五交化公司,专营五金交电。随着现代家用电器进入家庭,电视机、收录机、电风扇、洗衣机等家用电器供不应求。1986年全县销售自行车2564辆,电视机1894台,洗衣机27台。1992年销售自行车577辆,电视机2057台,洗衣机407台。此后,摩托车、电冰箱、空调机、VCD影碟机等高档家用电器成为热销商品。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平潭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共36卷,记述了平潭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风景名胜以及风土人情等各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平潭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