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图书馆
平潭图书馆
机构用户
平潭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节 私营商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潭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220020210000936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私营商业
分类号:
F71
页数:
2
页码:
286-287
摘要:
本段介绍了平潭清末,平潭商户渐多。宣统二年(1909年),为保护商家权益,城乡商民遵章组建平潭商务分会。民国2年(1913年),县城有工商百余户。
关键词:
平潭
贸易
经济
内容
清末,平潭商户渐多。宣统二年(1909年),为保护商家权益,城乡商民遵章组建平潭商务分会。民国2年(1913年),县城有工商百余户。20年代起,“乾顺”商号在福州下杭街开设商行,建立货栈,开展批发业务。抗日战争前夕,各种工商业有200余户,日本侵华战争开始后,平潭六度沦陷,海上运输受阻,货源短缺,较大的商号因此抽调资金到外地经营。民国30年伪军郑德民部进犯平潭时,在南街原“庆寿龄”店址,开设贸易公司,以日本侵略军为靠山,从厦门等地运来洋货和海上抢来的货物,垄断县城商业的货源。民国35年冬,林荫发起筹办四维公司,经营省内土特产品的订货、购销、运输等业务。公司在福州下杭路开设“济兴商行”,在邵武、柘荣设购销点,以平潭的鱼货换取当地的名特产品。因政局动荡,利润微薄,公司经营两年多后关闭。至民国36年,全县工商业有243户,其中,棉布业规模较大,主要商号有美升、源慎、华昌等;京果业次之,销售柴、米、油、糖和其他生活用品,主要商号有乾顺、和顺、庆寿龄、同福等;再次是药材业,主要中药店有三益堂、同安、安兴、广德春、益生春等。经营水产品购销业务,主要是几家私营鱼牙。县城的较场仔、右营有多家鱼牙代行商收购鱼货,或自行购销,销往福清、福州、涵江等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县人民政府保护私营工商业,促进商业发展。1953年底,经行业整顿,县城有商业、饮食服务业178户,从业人员414人(不包括摊贩),资金26万元。1954年8月,县成立对私改造领导小组,开展对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9月,26家私营棉布商中,有9家转为渔、农业生产,2家转营服务业,5家归口经营,10家继续经销。12月,55家私营的京果、屠宰、水产、木材、砖瓦、酱M业商户中,14家转入渔农业。行商全部另谋生路,坐商、摊贩分别接受各种形式的改造,纳入国家计划经济的轨道。
1956年1月起,深化对私改造,采取“统一规划、统一行动、集体申请、一次批准”的办法,在调查摸底之后,批准水产、饮食、棉布、粮食等6个行业90户为国营门市部;猪肉、京果、蔬菜、糖果、水果、综合等5个行业75户为公私合营;烟酒、照相、理发3个行业37户组织合作商店。12月底,全县接受改造达366户(包括商业、饮食、服务业),占总户数85.9%。至1959年7月,全县私营小商贩仅106户。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私营工商业被取缔,多数小商贩改为代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允许个体商业发展。1980年发给经营许可证148户,其中代销66户。至1986年底,全县有个体私营工商3034户,从业人员3457人。政府鼓励个体劳动者积极开创门路,并组织个体劳动者协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至1995年底,全县个体批发、零售贸易网点达2770个,从业3790人;商品零售总额13742万元,占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35.83%。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共36卷,记述了平潭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风景名胜以及风土人情等各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平潭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