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图书馆
平潭图书馆
机构用户
平潭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节 交通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潭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220020210000872
颗粒名称:
第一节 交通建设
分类号:
TU984
页数:
4
页码:
269-272
摘要:
本段介绍了平潭道路建设、避风港建设、码头建设。
关键词:
平潭
城乡
建设
内容
一、道路宋初,平原、苏澳一带建有供军马来往的道路,称为“军路”,长约9公里。后因年久失修,多被山洪冲毁。其他村间交通多为原始小路。由于风沙为害,过往行旅苦不堪言。民国24-25年(1935-1936年)动工修建县内南北干线公路,因抗日战争影响未能修成。
1956年3月,根据战备需要,县委、县政府动员民工、桥涵技工、驻军工兵近2万人,投入全县筑路工程建设。当年11月,修通县城至北M、敖东、岚城、流水、中楼、芦洋、平原、白青、苏澳、澳前等乡镇的主干公路8条,总长29.1公里。此后,结合海防、海港、农田等建设,又增建部分县、乡公路。1978-1980年又先后完成大练、小练、屿头、草屿、塘屿、东庠等6个小岛总长39.7公里的公路建设。至1990年,全县公路里程达234.59公里,其中等级路111.15公里、等外路123.44公里。1992年,全县又投入161万元,修建村居道路17条,总长5035米。同时开始对全县84公里的县道进行改造,铺设柏油路47.76公里,通车的行政村达76个,占92.6%.1993年,苏澳、芦洋、屿头、平原、流水、北M等乡镇又修成乡道40.55公里。至1995年,全县共拥有公路56条283.7公里,其中沥青路面47.76公里,四级路159公里。此外还有部队专用公路5条7.25公里,盐场专用公路3条5.98公里。
二、避风港县内海岸线蜿蜒曲折,形成众多天然港湾澳口,成为船只避风良港。1958年,政府投资68万元,在流水建成一条长400米、高12.5米、面宽4米的防浪堤,堤内可容纳大小船只500艘。这是县内第一个人工避风港。此后,避风港建设不断发展,至1995年,全县各港湾澳口共修建大小防浪堤60条,总长12000米,可停泊中小型船只3000多艘。
三、码头民国以前,部分乡村澳口修建小型简易码头。民国时期,只建潭城港码头。1954年,驻岛部队在娘宫港用木材架设简易码头,运输装备给养,1956年4月改建为登陆艇渡运码头。此后,随着国民经济发展,村镇交通口岸和渔业生产基地先后兴建客运码头、轮渡码头、货杂件码头、供油码头、充冰码头、标准砂厂码头、外贸专用码头、金井5000吨级散杂货码头等,至1995年共建各类码头35座,其中客货运码头15座、货运码头3座、轮渡码头2座、企业专用码头和军用码头15座。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共36卷,记述了平潭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风景名胜以及风土人情等各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平潭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