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乡镇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潭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220020210000871
颗粒名称: 第二章 乡镇建设
分类号: TU984
页数: 4
页码: 269-272
摘要: 本段介绍了平潭县交通建设基本情况。
关键词: 平潭 城乡 建设

内容

1949年以前,平潭县生态环境恶劣,风沙灾害频繁,加上战乱影响,乡镇建设长期停滞不前。1956年以后逐步修建码头、公路,兴修水利和建设部分渔港。60年代县内防护林营造成功,风沙灾害逐渐减少,乡镇建设也随之逐步开展。80年代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加快乡镇建设步伐,乡镇所在地和部分村庄公用、民用建筑相继兴起。但在建设中缺乏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乱占滥盖现象较为严重,同时公共设施也跟不上发展的要求。1985年进行乡镇总体规划,至1988年底基本完成,使乡镇建设纳入总体规划轨道。90年代后,加快乡镇建设步伐,重点是交通、港口及乡镇政府所在地公共建设。特别是小岛,由于道路、码头、电信、供电等设施的兴建,促进小岛各项事业的发展。
  第一节交通建设一、道路宋初,平原、苏澳一带建有供军马来往的道路,称为“军路”,长约9公里。后因年久失修,多被山洪冲毁。其他村间交通多为原始小路。由于风沙为害,过往行旅苦不堪言。民国24-25年(1935-1936年)动工修建县内南北干线公路,因抗日战争影响未能修成。
  1956年3月,根据战备需要,县委、县政府动员民工、桥涵技工、驻军工兵近2万人,投入全县筑路工程建设。当年11月,修通县城至北M、敖东、岚城、流水、中楼、芦洋、平原、白青、苏澳、澳前等乡镇的主干公路8条,总长29.1公里。此后,结合海防、海港、农田等建设,又增建部分县、乡公路。1978-1980年又先后完成大练、小练、屿头、草屿、塘屿、东庠等6个小岛总长39.7公里的公路建设。至1990年,全县公路里程达234.59公里,其中等级路111.15公里、等外路123.44公里。1992年,全县又投入161万元,修建村居道路17条,总长5035米。同时开始对全县84公里的县道进行改造,铺设柏油路47.76公里,通车的行政村达76个,占92.6%.1993年,苏澳、芦洋、屿头、平原、流水、北M等乡镇又修成乡道40.55公里。至1995年,全县共拥有公路56条283.7公里,其中沥青路面47.76公里,四级路159公里。此外还有部队专用公路5条7.25公里,盐场专用公路3条5.98公里。
  二、避风港县内海岸线蜿蜒曲折,形成众多天然港湾澳口,成为船只避风良港。1958年,政府投资68万元,在流水建成一条长400米、高12.5米、面宽4米的防浪堤,堤内可容纳大小船只500艘。这是县内第一个人工避风港。此后,避风港建设不断发展,至1995年,全县各港湾澳口共修建大小防浪堤60条,总长12000米,可停泊中小型船只3000多艘。
  三、码头民国以前,部分乡村澳口修建小型简易码头。民国时期,只建潭城港码头。1954年,驻岛部队在娘宫港用木材架设简易码头,运输装备给养,1956年4月改建为登陆艇渡运码头。此后,随着国民经济发展,村镇交通口岸和渔业生产基地先后兴建客运码头、轮渡码头、货杂件码头、供油码头、充冰码头、标准砂厂码头、外贸专用码头、金井5000吨级散杂货码头等,至1995年共建各类码头35座,其中客货运码头15座、货运码头3座、轮渡码头2座、企业专用码头和军用码头15座。
  第二节公共事业建设一、集市街道随着公路通车,贯穿村间的公路两侧成为物资交流的集散地,街道随之形成。苏澳、澳前、平原、中楼、流水、北4、敖东等乡镇街道,均在公路通车后形成。至1995年,全县共有乡镇街道9条6公里。
  市场乡镇农贸市场多建于乡镇政府所在地。1980-1995年,在苏澳、白青伯塘、平原、芦洋、中楼、流水、北M、敖东和流水西楼9个乡镇所在地和主要行政村兴建9座农贸市场,总建筑面积0.6万平方米,占地面积达3万平方米。
  二、文教卫生学校清代,乡村只有一所书院和几所私人书舍,儿童入学困难。民国4年(1915年)在苏澳、平原等乡镇先后设立24所县立国民学校,校舍多借用当地祠堂、庙宇。民国8年后楼村(现属澳前镇)人陈观祝倡捐在该村修建文林学校。民国27年,澳前村集资建造石木结构平房校舍一座,面积300平方米。抗日战争时期,有乡村学校40多所。至1949年10月以前,全县共有乡村学校87所,校舍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包括县城1所初中、3所小学在内)。50年代,在扫盲运动的推动下,各乡村普遍创办中、小学,兴建校舍。60年代后,先后在平原、敖东、苏澳、流水、潭城、潭东、中楼等公社和芦洋农场创建2所完全中学和8所初级中学。总用地面积13.5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07万平方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教育事业再度引起普遍重视,乡村学校不断发展,办学条件大大改善。1979-1995年,全县乡村学校共新建、扩建校舍面积22.71万平方米;修缮、改造校舍危房面积12.20万平方米;扩大校园面积22.45万平方米。
  医院 1949年前,全县乡村只有数家中药铺。1952年后,乡村陆续办起联合诊所,并逐步发展为医疗设备较为完善的卫生院。1988年,全县村镇共有平原、流水、敖东3所中心卫生院和苏澳、澳前、屿头、大练、白青、中楼、东庠、岚城、北厝、塘屿、南海11所卫生院,以及村办诊所56个,个体诊所77个。卫生院总建筑面积17656平方米,占地面积33707平方米。至1995年,全县乡村共创办3所中心卫生院、11所卫生院、155个村办诊所、87个个体诊所,其中卫生院总占地面积达3207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18541平方米。
  文化娱乐场所 50年代前,各乡镇均无公共文化娱乐场所,群众文娱活动多借用祠堂、庙宇。60年代后,先后创办15个文化站,总建筑面积达1271平方米,其中东庠文化站为二层混合结构,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平原文化站占地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0平方米。全县乡镇有19个影剧院,总建筑面积20387平方米。90年代后,集镇群众娱乐场所激增,至1995年,兴建旱冰场5家,歌舞厅(含舞厅、卡拉OK厅)23家,全县农村文化室、俱乐部计58个,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500平方米。
  环卫50年代,乡镇环境卫生由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统一管理,以水、粪为管理重点。1958--1980年,由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组织力量整治村庄小巷50条,长15公里,疏通沟渠1245条;修建公共厕所225座,建造“三合一”(畜圈、厕所、沼气池合为一体)卫生沼气池120口。至1995年,全县农村共建沼气池1200口,总容量9834立方米,年产沼气36.9万立方米。
  三、供水 50年代前,农村饮用水靠开井挖塘提供,每逢干旱,井塘干涸,给不少村庄住户带来困难。随着人口增长,原有水源已不敷应用,自50年代起,县政府发动、支持群众增挖7k井,弥补生活用水。
  1970年,在梦山北侧山坑建造1口直径20米水池,容水量1000立方米,存蓄梦山岩石缝隙水,经管道输送到澳前镇机关、学校,供500多人用水。
  1974年,投资50万元,在玉井水库下游打直径为80厘米机井2口,输水管道自玉井经埠头角、岭前至东澳冷冻厂水池,总长3250米,抽地下水供东澳冷冻厂制冰、饮用和提供外轮用水。年供水量30万立方米。
  1980年,投资6万元,在小ivi岛砂尾村东侧挖大井,建高位水池,铺设管道1800米,抽水供砂尾村住户1300人饮用。
  1987年,在平原乡公沟打机井,安装1台15千瓦抽水机,扬程76米,抽水输入半山村高位清水池,容量为200吨。通过3420米输水主管道和3440米支管道,向平原乡官井、酒店等村供水,日供水能力300立方米。同年,在苏澳镇山桥水库建造自来水站,水池容量200立方米,安装11千瓦抽水机1台,扬程61米,铺设管道4220米,其中主管道为100--200毫米,年供水量为20万立方米,可供苏澳镇2136户生活用水,总投资26万元。
  1988年,投资46万元,在玉井水库建造抽水机站。清水池建在下底楼山坡,容量为300立方米,安装40千瓦抽水机1台,铺设100-200毫米主管道15公里。设计日供水量1000立方米,年供水量30万立方米,可供澳前镇38个自然村、5910户以及外轮、机关、学校等生活用水。
  1989年,投资82万元,在山门前村北山坡建1口容量400立方米蓄水池,铺设200毫米引水管道1495米,将君山水库下坡山水引进蓄水池,经过滤消毒后,供流水地区1.82万人生活用水和工厂生产用水。
  1990年,在三十六脚湖湖岸建抽水机站,安装1台18.5千瓦抽水机,并在石榴坑山顶建1口容量为200立方米的高位水池,抽湖水供北ff镇7个村3020户居民和26个企事业单位以及驻军用水。
  至1995年,各乡镇先后兴建大小型自流供水工程54处,敷设管道114公里,新建公共水井480口,解决4.2万户、15万人生活用水。
  第三节住宅建设汉代以前,平潭县民居渔舍多是简易草寮和渔寮,墙体分竹木为架外封土和乱毛石砌筑两种。这种古老的民宅因缺乏御风雨、抗沙防潮的性能,不适应常年居住,以后逐渐成为渔农季节性住人和堆放生产用具的场所。
  汉时沿用乱毛石砌墙,屋顶是“人”字形,板瓦盖顶,压瓦石,屋檐用瓦筒,以利排水。唐宋时期多为平房排屋,或两间,或三间,每间宽2米多,深3米多,墙体留小孔,以利采光通风。明清时期仍为平房,但排房间数增多,结构以石为主,石砖结合。清代中叶,农村开始出现单进四扇房,石结构,硬山屋顶,光厅暗房。多数农家,因资金不足,先建左房和大厅,右边厅墙出现“虎齿墙”(俗称留码头)。这种“一房一厅留码头”的宅式,沿袭至民国时期。
  50-70年代,随着造林绿化制服风沙灾害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建房逐年增多,住宅结构仍沿袭旧模式。80年代,农村住宅开始改变旧四扇模式,采用浅房、大窗,以通风增光;房屋结构由石土木结构向混合结构、框架结构发展,层数也由双层向多层发展。
  1995年农村建房施工面积21870平方米,竣工面积21070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达20.43平方米。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平潭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共36卷,记述了平潭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风景名胜以及风土人情等各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平潭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