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图书馆
平潭图书馆
机构用户
平潭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一、县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潭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220020210000769
颗粒名称:
一、县道
分类号:
TU984.191
页数:
1
页码:
238
摘要:
本段介绍了平潭清末,以城区为中心的道路网已经形成。其主要路线有:东南至观音澳8公里;东北至流水8公里,至大富10公里;南至芬尾12.5公里;西南至娘宫15公里;北至青峰20公里;西北至苏澳17公里。除田间小路外,主要是沙荒路、岭路、海滩路。
关键词:
平潭
交通
规划
内容
清末,以城区为中心的道路网已经形成。其主要路线有:东南至观音澳8公里;东北至流水8公里,至大富10公里;南至芬尾12.5公里;西南至娘宫15公里;北至青峰20公里;西北至苏澳17公里。除田间小路外,主要是沙荒路、岭路、海滩路。
民国24年(1935年),县长赖惟勋倡修县城至苏澳公路。是年秋公路破土动工,至年末,仅修县城至正旺路基3公里。12月,赖惟勋离任,公路停建。民国25年李为公接任县长后,鉴于正旺至后旺路段征地困难,改建县城至东昆(原二区区署所在地,今属敖东乡)公路9公里,次年7月完成路基后,抗日战争爆发,公路停建。民国27-29年,县长V仲若在征集民工改造芦洋埔的同时,修建芦洋一段路基4公里。后来,路基因风雨侵蚀,挖垦种植,残损不堪。
民国38年,国民党第七十三军为防务需要,强迫民工抢修县城南北公路,未待修成,平潭解放。由于海防建设需要,1956年省支前委员会拨款修建支前公路79.25公里,总投资15.538万元。此后,随着海岛建设发展,至1995年,全县有县道6条,全长79.35公里,分为娘苏线(30.6公里)、娘苏附线(7.08公里)、潭东线(11.58公里)、上流线(6.47公里)、流大线(6.3公里)、南大线(9.2公里)、官青线(8.12公里)。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共36卷,记述了平潭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风景名胜以及风土人情等各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平潭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