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图书馆
平潭图书馆
机构用户
平潭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卷九 工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潭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220020210000729
颗粒名称:
卷九 工业
分类号:
F427
页数:
15
页码:
222-236
摘要:
本段介绍了平潭明成化年间,山门前村民建造水磨,利用当地水力,磨粉碾谷、加工线面,为平潭最早的磨粉加工业。清道光年间,惠安山腰人吴某携眷迁来平潭,在韩厝寮滩地围建盐田,成为平潭最早的晒盐坎埕。
关键词:
平潭
工业
经济
内容
明成化年间,山门前村民建造水磨,利用当地水力,磨粉碾谷、加工线面,为平潭最早的磨粉加工业。清道光年间,惠安山腰人吴某携眷迁来平潭,在韩厝寮滩地围建盐田,成为平潭最早的晒盐坎埕。
清末至民国初年,集镇手工业逐渐形成规模,除集中于县城的竹、铁、棕匠铺和织布、染布、制鞋、粮食复制加工等作坊外,苏澳、澳前的修船,伯塘的烧灰,当盛、韩厝的烧制砖瓦,都各具特色。民国10年(1921年)4月,县城创办官商合资的通裕棉织业股份有限公司,这是平潭创立的第一家工业企业。不久公司解散,由人股的绅商折价收回布机,分散经营。民国30年10月,筹办福建省渔业局水产品制造厂平潭分厂,生产鱼罐头和制冰,不久因平潭沦陷而停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保护和鼓励个体手工业的发展,并着手创办地方国营工业。至1952年底,全县有工业企业6家,私营手工业322户。
1955年8月,在中湖乡墓屿村建立平潭标准砂加工场,开发利用石英砂资源。当年,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至年底,全县共组织手工业生产合作社5个,从业人员121人,生产小组15个,从业人员208人。至1957年底,国营、公私合营工业企业8家,职工122人,完成产值131.15万元。
1966年,平潭县工业在经过三年调整后出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当年实现利润5.74万元。“文化大革命”初期,工业系统的各级组织受到冲击,严重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1969年,全县工业总产值419.6万元,比1965年的448.27万元下降6.4%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潭工业跨入新的发展阶段。新建和发展了一批就地取材的采矿建材工业、水产品加工业和为渔农业生产、群众生活服务的企业。一批老企业得到更新改造。初步形成以国有工业为支柱,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各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具有海岛特色的工业发展格局。农械厂、五金厂先后被省授予“大庆式企业”称号。
1988年4月,根据国务院《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暂行条例》,全县逐步推行承包经营,企业与主管委局、财政局签订承包合同。当年全县工业企业取得利税569.5万元,与此同时,县属集体企业和乡镇工业在搞活经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等方面也取得进展。县盐场、标准砂厂、内燃机配件厂先后获省级先进企业称号,标准砂厂于1990年晋升为国家二级企业。
90年代初,粮食加工业、造船业、食品工业等行业打破国有企业垄断地位,形成多家经营局面。先后有3家县属国有和集体企业被兼并,2家实行中外合资或合作经营,有3家国有企业、5家县集体企业停产或半停产,新创办3家县属国有集体企业和6家外资企业。
1995年,全县乡以上工业企业87家,其中国有企业18家、县属集体企业13家、乡镇工业49家、投产的外资和合资企业7家;全县工业总产值32250.2万元(现行价),占工农业总产值19.5%,其中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15197.2万元;实现利税总额1421.8万元。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共36卷,记述了平潭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风景名胜以及风土人情等各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平潭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