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池塘井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潭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220020210000689
颗粒名称: 二、池塘井沟
分类号: S277
页数: 1
页码: 209
摘要: 本段介绍了平潭民国10年(1921年)统计,历代群众修筑池、塘、井、壑、沟、堰等有13处,至今有的湮没,有的尚存。1950年以来,全县共修建塘坝井池等小型蓄水设施895处,总蓄水量174万立方米,灌溉面积15330亩。
关键词: 平潭 水利 工程

内容

民国10年(1921年)统计,历代群众修筑池、塘、井、壑、沟、堰等有13处,至今有的湮没,有的尚存。1950年以来,全县共修建塘坝井池等小型蓄水设施895处,总蓄水量174万立方米,灌溉面积15330亩。
  池塘1950-1965年,蓄水工程以水池为主,共挖池348口,分布于全县各乡镇,蓄水量10.2万立方米,可灌溉农田6570亩。
  闸坝1956-1995年,全县建有塘坝69座,水坝25座,总库容量81.7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3579亩。另有引水工程12处,可灌溉面积1065亩。闸坝主要分布在各条溪流,其中;至凤洋3座,东昆洋3座(含1座溪坝),凤美至蛇鼻下滚水坝2座、蓄水闸1座,深坑底溪蓄水闸2座,斗门村蓄水挡潮闸1座。
  机井1958年始,全县广挖大井蓄水灌溉。大井口径10-30米,深5-7米,井壁周围砌石。至1970年,全县共挖大井342口,安装203台抽水机,可灌溉农田5400亩。但因深度不够,旱时供水能力有限。1973年,学习东北一带用大型冲抓机打井成功的经验,首次在北厝公社试打,经过3年的反复探索、改进,取得在流沙层打井用粘土加水,压封井壁,防止崩塌的成功经验。1977-1979年,全县购买21台打井机,大面积开发地下水。至1991年,全县共打机井859眼,饮用水井342眼,配备抽水机813台,喷灌机46台,开发地下水源1565万立方米,可提水灌溉耕地41130亩。由于打井成功,中楼、芦洋一带花生平均增产30%---50%。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平潭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共36卷,记述了平潭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风景名胜以及风土人情等各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平潭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