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林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潭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220020210000621
颗粒名称: 第五章 林场
分类号: F307.2
页数: 3
页码: 189-191
摘要: 本段介绍了平潭民国10年(1921年),县政府先后在西楼山(岚城乡中南村)和困蛟穴(潭城镇莲花山)创立官办第一、第二苗圃,并有林场3处,面积80公顷,林地7公顷。民国13年5月,张策勋、王汝霖、林显芳、林庆年等人集资100股,租借南社村(流水镇南松村)林姓所有的背里山和领仔山,创办平潭县南社造林试验场。
关键词: 平潭 林业 经济

内容

民国10年(1921年),县政府先后在西楼山(岚城乡中南村)和困蛟穴(潭城镇莲花山)创立官办第一、第二苗圃,并有林场3处,面积80公顷,林地7公顷。民国13年5月,张策勋、王汝霖、林显芳、林庆年等人集资100股,租借南社村(流水镇南松村)林姓所有的背里山和领仔山,创办平潭县南社造林试验场。次年,再次集资100股,租借庄上区澳尾村楚陇山等9座山头,创办平潭县东岚林业公会澳尾造林场。30年代后期,县长罗仲若在中楼乡南楼村创办官有林场一个,面积7公顷,因缺乏管护,后被附近村民占为私有。民国36年,由县长郑叔平牵头,集资100股,在中楼乡太平庄后山创办百合林场,面积14公顷,种植相思树10万株,后亦被附近村庄所占。
  第一节国营林场 1959年9月,国营君山薪炭林场成立,场址设在君山,面积1493公顷,配备干部2人,职工49人。12月,又成立龙里沙荒防护林场,因辖龙凤头埔和七里埔,故名。场址设在县城东部(福州市内燃机配件厂厂址),面积2572公顷,配备干部16人,固定工人155人,临时工17人。
  1971年1月,两场合并,成立平潭国营林场,场址设于县城北郊的莲花山。1990年划归福州市林业局管理,1991年8月16日,改称福建省国营平潭防护林场。1992年6月21日,迁场址于县城龙里,属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事业单位。
  国营林场下辖5个工区,经营面积1595公顷,包括长江、燕下、龙凤头等重要风口地带和全县最高山地——君山的万亩宜林地。其中林业用地1214公顷,非林地381公顷。1994年,全场职工98人,其中干部19人,固定工人68人,合同制工人4人,国营带集体5人,编内临时工2人。场内拥有办公楼、林间道、水利设施和机械设备等。
  国营林场在营造沙荒防护林和山地水土保持林等林业生产方面,起着骨干示范作用。1960---1993年共造林2022.4公顷,其中防护林1376.2公顷,占68%;水土保持林535.7公顷,占26.5%;用材林97.3公顷,占4.8%;其他13.2公顷,占0.7%,1995年,国营林场的林业用地面积达1196.2公顷,其中有林地1148.9公顷、宜林地47.3公顷;非林地398.7公顷,森林蓄积量达24988立方米。
  第二节集体林场集体林场主要有乡办林场和村办林场,它是集体林业经营管理的主体。乡办林场多在县内的沙荒地带,村办林场主要在山地。
  1958年3月,流水分社成立县内第一个社办集体林场——君山果林场,而后平原分社甲亭安和敖东分社跨海也办起林场。由于缺乏专业管理队伍,不久均停办。1963年以后,再次掀起创办乡村(社队)林场高潮。至1979年,全县共有社办集体林场4个,经营面积224公顷,劳力60人;队办林场20个,经营面积1300公顷,营林面积]232.6公顷,劳力234人。
  1983年以前,集体林场为场长负责制,组织专业队(组)育苗、造林,设置护林组(员)管护森林。其中村办林场管护的有林地面积占全县乡村集体林场有林地面积的60%01983年后,乡村办集体林场也先后实行林业生产承包责任制,全县24个乡村办集体林场中有734公顷林地承包给个体或联合户经营。
  1988年,全县共有乡村办集体林场28个,其中乡办9个、村办19个,经营面积1113公顷,营林面积833公顷,上场劳力达262人。以后逐步解体。
  第三节个体林场个体林业主要是指“林业专业户、重点户”林业。80年代,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1982年山林定权后,出现了各种形式的林业生产承包责任制;有以生产队为单位承包,有联合体承包,也有个体承包。其中林业“专业户、重点户”作为农村社会主义合作经济的一种新形式,成为平潭县营林生产的新力量。
  1983年,流水镇后田村的新澳、确山两个自然村由个体户承包造林,期限为20年。营造的林木林权归村所有,收益二八分成(山地),或三七分成(沙滩)o1984年,岚城乡霞屿村施修珠、施修立两个个体户承包林地1.2公顷,进行育苗,当年收入3800元。
  1985年全县有325个个体户,承包林地426.7公顷。至1995年,承包林地的个体户280户,营林面积约400公顷。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平潭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共36卷,记述了平潭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风景名胜以及风土人情等各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平潭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