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采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潭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220020210000584
颗粒名称: 一、采种
分类号: F307.2
页数: 1
页码: 174
摘要: 本段介绍了平潭1949年以前,县内树种有相思树、马尾松以及部分四旁绿化树种,共20多种。其中造林主树种为相思树。平潭的相思树源于台湾,故称台湾相思,系清末平潭商人从台湾带回。
关键词: 平潭 林业 经济

内容

1949年以前,县内树种有相思树、马尾松以及部分四旁绿化树种,共20多种。其中造林主树种为相思树。平潭的相思树源于台湾,故称台湾相思,系清末平潭商人从台湾带回。日本占领台湾期间,对树种控制较严,往返船舶每次只能在粮食中偷偷夹带少量种子。民国时期,中楼、北to一带的商人,每年都从台湾带回部分种子进行繁育。民国14年(1925年),北厝镇半山顶自然村人林斗宝一次从台湾带回5公斤相思树种子,在七里埔创办育苗基地。抗日战争爆发后,与台湾往来中断,育苗户多在县内自采自育。
  1952-1956年,造林树种仍以当地相思树为主,并开始从外地调进部分马尾松、大叶桉和少量木麻黄等树种。5年中共采集树种5450公斤。为了探索适生树种,1958年11月,县政府派出10名民工进驻永泰县采种,一个多月共采集杉木、油茶、油桐、青冈栎、木荷、马尾松等树种4000多公斤;同时又从青岛园林处引进印度木麻黄种25公斤。1960年从浙江省舟山县引进黑松试种,自育成功后,在全县沙地荒山大面积推广造林。由于木麻黄、黑松幼林对海岛立地条件适应性强,造林成活率高,未成林前,每年仍从广东电白县、汕头市和福建厦门、漳州、龙海以及浙江舟山等地调进木麻黄、黑松良种和其他树种,年平均200-400公斤。
  70年代开始,木麻黄、黑松均已成林,县内所需种子大部分由当地自采,少数从外地调进。1973-1979年共自采树种10885公斤,其中木麻黄6270公斤、黑松4615公斤,平均每年采种1555公斤。
  1973年以后,还陆续引进营造混交林的湿地松、大叶相思、肯氏相思、新银合欢以及四旁绿化树如香樟、川楝、天桂竹等种子。
  1980-1982年共采种1.2万公斤,其中黑松种子占84%,1983-1988年共自采种子3032公斤,年均采种505公斤,通常年份木麻黄、黑松、相思树等主要树种做到自给,所余部分转向外销。90年代初期,营林任务少,苗木需求量少,采种主要集中在木麻黄和黑松,而且重视种子质量,由过去粗放采种转到选择优良母树采种,数量在50-100公斤。1993年后,采种基本停止。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平潭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共36卷,记述了平潭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风景名胜以及风土人情等各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平潭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