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图书馆
平潭图书馆
机构用户
平潭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二、合作经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潭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220020210000442
颗粒名称:
二、合作经济
分类号:
F307.4
页数:
3
页码:
141-143
摘要:
本段介绍了合作经济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平潭
渔业
经济
内容
(一)互助组 1952年3月,东澳乡岭前村渔民魏刚昌成立全县第一个渔业互助组,仅8户,下海渔民13人。1953年春,全县渔区普遍成立季节性互助组与常年互助组。季节性互助组的船网渔具属各户所有,渔汛开始前组合,渔汛结束后散伙,渔获收入按劳力、工具计分分红。常年互助组的船网渔具为个人所有,常年轮作兼作,渔获收入中扣除生产费用和提取一定的集体积累,再按劳力、基本工分和股份分红。当年,全县有季节性渔业互助组194个,2241户,10811人,下海渔民2177人;常年渔业互助组111个,1140户,5148人,下海渔民1346人。1954年3月,全县有常年互助组194个,2106户;季节性互助组254个,2088户。共有作业单位1240个,渔船150艘。同年12月,全县有常年互助组316个,3989户,占总渔户55%;渔民4105人,占渔民总数57.7%, (二)初级社 1953年3月,魏刚昌常年渔业互助组带头试办全县第一个初级渔业合作社,人社渔户13户142人,出海渔民36人,大小木帆船3艘18吨,分为4个作业组。1954年3月,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全县试办6个渔业生产初级合作社,12月,增加到40个,人社渔户1314户,占总渔户的19.02%01955年9月,渔业社从40个发展到155个,人社渔户从1532户增到5180户,占全县总渔户的60.56%, 渔业生产初级合作社,大多数是以常年渔业互助组为基础,本着“自愿互利,等价交换,民主管理”的原则,社员的船网工具民主评议,折价人社,统一使用,按纯收入分红;退社时原物重新估价,多退少补。渔业资本家作为候补社员人社,船网工具折价人社,资金按银行利率付息,与社员同样评工取酬。
初级社实行“三包一奖”(包产量产值、包成本、包工分,超产奖励),扣除成本费用、折旧费及按比例提取公共积累外,纯收入按社员工分分配。
(三)高级社1955年12月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在四区东澳乡澳前村和三区民主乡看澳村试办二个高级渔业合作社。随后,全县创办42个渔业高级合作社,人社渔户5100个,占总渔户的74%.1956年对高级社进行合并整顿,至年底人社渔户达98.8%.1957年底合并为69个高级社,人社渔户7071户,出海渔民7118人。
高级渔业合作社,船网工具折价人社,归集体所有,取消船网工具报酬。从事劳动的渔业资本家和被管制人员人社作为候补社员,表现好的逐步转为正式社员。根据章程规定,社员应缴股分基金;建立社员代表大会,选举管委会和监委会,重大事项由社员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实行民主管理。
高级社普遍推行“五定一奖”制,先定工具、劳力,后定产量(产值)、成本、工分,超、减产实行奖赔。提取公共积累、扣除生产成本费用和船网工具折旧费后,收入按劳力工分分红。
高级社坚持民主办社、勤俭办社和按劳分配的原则,在生产上比初级社有更多优越性,有利于生产工具统一调配,各类作业合理安排劳力。但因规模大,不利于管理,以及分配上的矛盾,渔民积极性反而不如初级社高。
(四)人民公社 1958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发布后,全县由原16个大乡的69个渔农业高级合作社合并成立1个人民公社,下设平原、流水、潭城、敖东4个分社,辖45个生产大队(其中30个为渔业)、540个生产小队。人民公社实行工、农、兵、学、商合一,既是经济实体组织,也是基层的政权组织。耕地、滩涂、渔用地、船网工具全部人社,归集体所有,统一规划,统一使用。全县30个渔业生产大队拥有围、张、拖、钓等作业单位3253个,渔船3074艘,13543吨位,其中机帆船6艘,120吨位,107马力。10月中旬在流水、平原分社实行供给制,11月中旬在全县推行。改行政编制为军事编制,大队称营,生产队为连,作业组设班排,渔船出海同样按军事编制,在分配上实行供给制、工资制相结合的制度。生产上采取“大兵团作战”方式,劳力高度集中。由于分配上平均主义和无偿调用财产等“共产风”盛行,大大挫伤渔民生产积极性。
1959年3月底,根据中共中央(关于人民公社管理体制的若干规定(草案)》,进行整社,实行队为基础、三级核算、各计盈亏的分级管理制度,落实按劳分配。渔业大队为核算单位,实行“五定一奖”o1961年,调整公社规模,撤销潭城、平原、流水、敖东4个分社,设立潭城、潭东、北厝、敖东、南海、流水、东庠、中楼、平原、苏澳、大练、屿头12个人民公社,辖119个大队,1194个生产队,其中渔业大队78个。由于确立公社、大队、生产队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把公社核算单位下放到渔业大队或生产队,实行“五定一奖”,初步克服了平均主义,有利于调动渔民生产积极性。
1984年7月,全县恢复乡镇建制,取代人民公社。
(五)联合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平潭县渔区于1982年4月全面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单一的渔业集体经济所有制,逐步被多种经济形式所取代。1983年后,渔业股份合作经济开始推广,并逐步完善,以自愿组合、合伙投资为主要模式的联合体大量涌现,促进了渔区经济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由于资产股份共同支配共担风险,劳动成果和物质利益紧密结合,有利于解决缺少资金的难题,能够购置大型船具和兴办较大型的企业,水产养殖场、冷冻厂和大马力钢质渔轮都是联合体兴建和购置的。1986年5月,县水产局扶持陈岱英联合体,利用平潭自然海区捕获的真鲷鱼苗35000尾,在竹屿港设置54个网箱试养,获得成功,开创福建省网箱养鱼的先例。1988年8月,流水镇、澳前镇、敖东乡有23个联合体兴建梭子蟹暂养池,供货日本,最高年份出口活蟹142吨。1990年5月,卓龙泉联合体在水产局扶持下,率先在钟门海区发展网箱养鱼获得成功,1994年该海区网箱达6000个,成为平潭县第二大的网箱养鱼基地。至1995年底,全县渔区的联合体达479个。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共36卷,记述了平潭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风景名胜以及风土人情等各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平潭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