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图书馆
平潭图书馆
机构用户
平潭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一)牡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潭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220020210000417
颗粒名称:
(一)牡蛎
分类号:
F307.4
页数:
2
页码:
134-135
摘要:
本段介绍了牡蛎种类和分布。
关键词:
平潭
渔业
经济
内容
1.褶牡蛎清乾隆年间,民间出现私人蛎埕交易。当时多以乱毛石为附着基,养殖海区多在平潭岛西部海域湾内的中、高潮区,重点养殖区域分布于敖东的安海澳、北厝的火浇港、岚城的竹屿港、中楼的南江、平原的江楼滩、苏澳的上藩澳(土库)。民国11年(1922年),全县产蛎肉150吨,其中加工蛎干26吨。1949年养殖面积333.3公顷,产量425吨。1958--1978年因竹屿围垦,牡蛎养殖面积一直徘徊在150公顷左右,比50年代初期减少约50%, 1978年以后,实行改革开放,给牡V养殖带来生机和活力,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体的经营形式,调动群众养0生产积极性。1981年北ff公社村民把原来乱毛石附着基改为条石附着基,当年投放条石72万条;1982年投放条石96万条;1983年共投条石238万条。1985年以后,利用条石为基柱,采用牡蛎壳和聚乙烯线编结成串为附着基,既增加附苗面积,又促使养殖从中、高潮区逐步推向低潮区,延长牡蛎索饵时间,促进牡蛎生长,亩产从原来200多公斤提高到300多公斤,养殖面积增加260公顷;并发展串挂牡蛎333公顷。1991年秋季,县水产苗种场进行室内人工育苗试验,培育褶牡蛎苗100万个,附苗1万串,售给北厝镇湖南村群众养殖,分苗0.66公顷,放养在坛南湾企沙澳海区,经过一个生产周期的养殖,每串重10公斤左右。1995年全县牡蛎养殖面积606.73公顷,产量2526吨。
2.太平洋牡蛎 1984年4月,从罗源引进太平洋牡蛎亲贝850个,在县水产苗种场进行室内人工育苗,产卵149.8亿个,经过20天培育稚贝561万个,牡蛎壳11万壳,每14壳为一串,实际育苗7480串,每公顷挂苗6000串,养殖面积为1.2公顷,总产12.68吨。
1985年5月,利用自己培育的太平洋牡蛎做亲贝,扩大育苗规模,投入附苗器32.70万串,当年室内人工育苗18.2公顷。次年,利用第二代亲贝进行室内人工育苗。5-7月先后培育D型动虫74亿个,投入附苗器3.8万壳,附着牡V苗11027万个。
1986年3月,县水产局在竹屿水产养殖场进行太平洋牡蛎土池育苗,从竹屿垦区养殖的太平洋牡V中选择1-2龄亲贝1吨,挂养于专用筏架进行精养促进性腺成熟,投放附苗器10.8万串,除县内放养4.3万串,其余供应外地。90年代后,由于产品销路不畅和加工技术滞后,太平洋牡蛎养殖有所缩减,至1995年仅有少量养殖。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共36卷,记述了平潭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风景名胜以及风土人情等各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平潭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