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海水养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潭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220020210000415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海水养殖
分类号: F307.4
页数: 6
页码: 134-139
摘要: 本段介绍了贝类养殖的品种和分布。
关键词: 平潭 渔业 经济

内容

一、贝类养殖平潭贝类养殖历史悠久,传统品种主要有牡蛎、杂色蛤仔和缢蛏,多分布平潭西部滩涂海域。80年代后期发展文蛤和贻贝养殖,90年代初期开始试养扇贝和鲍鱼。
  (一)牡蛎 1.褶牡蛎清乾隆年间,民间出现私人蛎埕交易。当时多以乱毛石为附着基,养殖海区多在平潭岛西部海域湾内的中、高潮区,重点养殖区域分布于敖东的安海澳、北厝的火浇港、岚城的竹屿港、中楼的南江、平原的江楼滩、苏澳的上藩澳(土库)。民国11年(1922年),全县产蛎肉150吨,其中加工蛎干26吨。1949年养殖面积333.3公顷,产量425吨。1958--1978年因竹屿围垦,牡蛎养殖面积一直徘徊在150公顷左右,比50年代初期减少约50%, 1978年以后,实行改革开放,给牡V养殖带来生机和活力,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体的经营形式,调动群众养0生产积极性。1981年北ff公社村民把原来乱毛石附着基改为条石附着基,当年投放条石72万条;1982年投放条石96万条;1983年共投条石238万条。1985年以后,利用条石为基柱,采用牡蛎壳和聚乙烯线编结成串为附着基,既增加附苗面积,又促使养殖从中、高潮区逐步推向低潮区,延长牡蛎索饵时间,促进牡蛎生长,亩产从原来200多公斤提高到300多公斤,养殖面积增加260公顷;并发展串挂牡蛎333公顷。1991年秋季,县水产苗种场进行室内人工育苗试验,培育褶牡蛎苗100万个,附苗1万串,售给北厝镇湖南村群众养殖,分苗0.66公顷,放养在坛南湾企沙澳海区,经过一个生产周期的养殖,每串重10公斤左右。1995年全县牡蛎养殖面积606.73公顷,产量2526吨。
  2.太平洋牡蛎 1984年4月,从罗源引进太平洋牡蛎亲贝850个,在县水产苗种场进行室内人工育苗,产卵149.8亿个,经过20天培育稚贝561万个,牡蛎壳11万壳,每14壳为一串,实际育苗7480串,每公顷挂苗6000串,养殖面积为1.2公顷,总产12.68吨。
  1985年5月,利用自己培育的太平洋牡蛎做亲贝,扩大育苗规模,投入附苗器32.70万串,当年室内人工育苗18.2公顷。次年,利用第二代亲贝进行室内人工育苗。5-7月先后培育D型动虫74亿个,投入附苗器3.8万壳,附着牡V苗11027万个。
  1986年3月,县水产局在竹屿水产养殖场进行太平洋牡蛎土池育苗,从竹屿垦区养殖的太平洋牡V中选择1-2龄亲贝1吨,挂养于专用筏架进行精养促进性腺成熟,投放附苗器10.8万串,除县内放养4.3万串,其余供应外地。90年代后,由于产品销路不畅和加工技术滞后,太平洋牡蛎养殖有所缩减,至1995年仅有少量养殖。
  (二)杂色蛤仔清代,县内就养殖杂色蛤仔(俗称花蛤),但面积很小。民国11年,产蛤100吨,主要产于竹屿港霞屿和洋潮屿两村。
  50年代,养殖面积在6公顷左右。1965年,为了开辟花蛤养殖海区,聘请长乐县养蛤技术员协助勘察场地,在马腿海区选择一片中、低潮区约86.6公顷,由芦洋农场试养30公顷,共投放蛤苗121.85吨,产蛤988.5吨。
  70年代,由于埕地老化,蛤苗生长慢,死亡率高,产量低,每公顷产量35-45吨,经济效益差。至1975年,全县养蛤面积仅17.3公顷,产蛤140.5吨。80年代,海洋捕捞因资源衰退而导致捕获量缩减后,刺激滩涂养殖的发展,1991年全县花蛤养殖面积猛增到258公顷,芦洋乡马腿村成为花蛤养殖专业村。1995年全县养殖面积370.26公顷,产量6049吨。
  (三)缢蛏平潭县养蛏历史较早。清同治年间,养蛏已具规模;光绪年间,北厝村民就从事缢蛏干加工。民国11年全县产蛏75吨,加工蛏干20.4吨。-Itg产区在海坛岛西部的竹屿港、火烧港和天山尾港,蛏埕总面积60多公顷,其中火烧港有30多公顷,竹屿港有20多公顷。
  民国时期,霞屿村每年户均收鲜蛏1-1.5吨,个别大户达2-3吨。由于蛏蛎养殖劳动量大,逐步转向花蛤养殖,1960年以后,竹屿港、火烧港和天山尾港先后围垦,蛏埕面积缩减。1978年,苏澳西楼村采取蛏蛎混养,有近千亩蛏生产地,每公顷产鲜蛏20-25吨。1983年向晋江购买蛏苗35吨,放养面积20公顷,播种一个月后就大量死亡,结果当年绝收。后来蛏苗价格年年上涨,村民多转向紫菜养殖。1983-1989年,全县缢蛏养殖面积7-12公顷,产量40-50吨;1990-1994年,放养面积24--33公顷,产量260-270吨;1995年全县养殖面积22公顷,产量260吨。
  (四}贻贝贻贝俗称壳菜。县内自然海区普遍繁殖厚壳贻贝,虽然繁殖力很强,但生长极慢,养殖效益不高。白沙、白胜村渔民每年夏季潜水采捕多年生的厚壳贻贝,经加工晒成“蝴蝶干”,销路极广。民国11年全县生产“蝴蝶干”2.8吨。
  1972年5月,县水产局在竹屿闸门附近海区吊养紫贻贝,同时发动白青乡白胜村民筏式养殖厚壳贻贝,均获成功。1973年3月,全国海水养殖经验交流会后,省水产局决定以平潭竹屿口为重点,由平潭县海水养殖场、平潭县水产局、莆田地区水产局、省水产研究所等单位组成三结合贻贝实验组。次年4月由省水产局统一组织从大连运回紫贻贝苗2.5吨,进行筏式养殖,计分包516串,挂养56台。同年10月又购紫贻贝苗18吨,分包4800串,挂养120台。养殖海区分布在竹屿港、海坛湾、大嵩岛、小澳仔,海坛海峡东南部的山岐海区,后因销路不畅停养紫贻贝,至1983年又恢复,养殖紫贻贝20.7公顷,产量107.7吨。
  1987年,白青乡大嵩养殖场在鲍鱼、海带台筏上发现自然附着紫贻贝苗,通过采苗分包试养2.7公顷,产量140吨。1989年自然海区继续附着紫贻贝苗,经有关养殖专家鉴定确认为正宗紫贻贝苗。1990年,利用自然海区繁殖的紫贻贝苗养殖75.7公顷,产量347吨。1991--1993年省水产厅与平潭县水产局联合在白青乡大嵩海区、苏澳镇钟门海区、东庠海区、澳前镇大沙澳海区进行半人工大面积采苗取得成功,使贻贝苗自给有余。1995年全县养殖面积150.8公顷,产量8459吨。
  (五)文蛤文蛤俗称赤蛾,县内沿岸沙质地均有自然繁殖的文蛤苗,为讨小海人所采捕。1984年6月,幸福洋管理处购买龙凤头海区采捕的文蛤苗1807公斤,与东方对虾混养在幸福洋垦区深水池,到1986年11月收获文蛤100吨,每公斤10-14个,体长6-7厘米。1987年10-11月和1988年3-4月,幸福洋垦区、芦洋垦区、竹屿垦区等20多个联合体,分别向江苏、广西等地购回文蛤苗350吨,养殖面积141.5公顷,产量608吨。幸福洋与芦洋垦区多是虾蛤混养,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1988年10月至1989年4月,全县放养文蛤201公顷,投入文蛤苗2400多吨。由于缺乏专业知识,超密度养殖,当年5月12日发现局部死亡,14日大面积死亡。幸福洋垦区的文蛤灾情较为严重,25口虾池中13口全部死亡。其他垦区和海区的文蛤也相继发现死亡。当年文蛤死亡率达90%以上,经济损失500多万元。
  进入90年代,文蛤养殖面积缩减,产量下降。1992年全县养殖24公顷,产量388吨;1993年养殖21公顷,产量230吨;1995年养殖24顷,产量80吨。
  (六)鲍鱼 1973年5月,流水fV楼建杂色鲍养殖场,放养鲍苗7.38万粒,获得成功。后因销路不畅而停养。
  1986年12月,县水技站从日本长崎运回1.0-1.5厘米黑鲍苗种1000粒、亲贝100粒(规格8.10厘米),投放县水产苗种场暂养,3天后移往白青乡大嵩海区用网笼挂养,试养一年,平均体长5.04厘米,比原来增长2倍多,于1987年11月移往连江海区放养。
  1994年初,竹屿水产苗种场开始室内人工养鲍,从台湾引进九孔鲍15万粒,体长1.5厘米,经过15个月试养,成活率达82%,个体平均长4.68厘米,最大7厘米;体重平均17.8克,最大42克。平均月增长2.1毫米,增重1.1克,总产量2100公斤,产值达66.5万元。1995年产值60多万元。
  (七)扇贝 1986年5月,从连江引进美国的海湾扇贝放养在县水产苗种场。次年,进行室内人工育苗取得成功。1988年4月,县水产苗种场扩大育苗面积,选择大个体亲贝进行育苗,经过45天育苗种67万个,分别养殖在流水镇的港东、白青乡的大嵩、澳前镇的姜山、苏澳镇的钟门等海区,于1993年秋,县水产苗种场开展大面积海湾扇贝室内人工育苗,培育出扇贝苗1870万个,暂养90天后,分别放在平原的江楼和蛇鼻下、白青的白沙、澳前的姜山、敖东的下湖澳、大练的渔限等海区养殖,面积达3公顷。
  二、藻类养殖 (一)紫菜坛紫菜养殖历史悠久。宋时,坛紫菜充当贡品。元朝,菜民利用壳灰水清碑,提高紫菜产量。民国11年,县内自然繁殖紫菜的岩礁有102处,产量101.8吨。1959年县水产局丈量全县坛紫菜养殖面积为20公顷(300亩),当年产量248吨。
  坛紫菜自然繁殖生长有其特定的海域范围,县域北部、东部、东南部海域一带的岩石上均有繁殖生长坛紫菜,特别是朝东北大风浪正面冲击、越陡峭险峻的岩石,紫菜附苗率越高,生长就快,菜质好,产量高,且不易发生烂菜。由于坛紫菜生长环境特殊,养殖面积难以扩大,为此,转向人工养殖帘紫菜,于1959年3月开始室内人工育苗试验。
  1966年,向晋江县祥芝紫菜育苗试验场购买已培育的壳孢子贝壳,在建民海区试养取得成功。1968年,在县藻类养殖场(海带场)建第一座紫菜育苗室,育苗有效面积130平方米。1972年,苏澳水产站建紫菜育苗室1座,育苗有效面积312平方米,当年帘养紫菜3.86公顷。1973年,全县帘养紫菜40.4公顷,产量59吨。1976年后,推广使用维尼龙线为附着基,产量逐步提高。1977--1978年,全县有8个乡镇先后建紫菜育苗室39座,基建面积10942平方米,443口育苗池,育苗有效面积7000平方米,年可育紫菜苗560万壳,附苗养殖700公顷,紫菜苗自给有余。1979年,全县坛紫菜与帘紫菜养殖288.2公顷,产量744.55吨。1988--1994年,全县紫菜养殖面积267-400公顷,年产量800-1200吨。1995年全县养殖面积400.66公顷,产量2116吨。
  (二)海带 1957年11月省水产局在东澳建立福建省平潭县藻类养殖试验场,试养8亩,产鲜海带2吨。同时,利用试养的机会,培养海带养殖技术人员。
  1960年6月,成立平潭县海带养殖指挥部,向大连海区培育海带苗5000万株,购运种海带7万株。因在养殖过程中脱苗、断绳、拔椿、并台等事故不断发生,计划养殖666.6公顷,实际收成面积只有70公顷,总产435吨,平均每公顷6.2吨。
  1961年,总结经验教训,全部由大连购种海带在县内自然海区采苗,并提前在2月底分苗51公顷。由于分苗早、生长快、管理好,全县收成干品456吨,平均每公顷产量8.9吨,为历年海带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最好的一年。
  1971-1991年,全县海带养殖面积80.2-244.6公顷,年产量640-2087吨。1991-1994年,稳定在237公顷至295公顷之间,产量10700--11634吨。1995年全县养殖面积255.66公顷,产量9682吨。
  三、鱼虾养殖 (一)对虾养殖对虾人工养殖始于1982年。当年,幸福洋管理处利用垦区内13.3公顷虾池,放养东方对虾苗320万尾,收虾3.6吨。1983年,扩养至133.3公顷,投入东方对虾苗1930万尾,产X22吨。1986年,利用世界银行贷款348.87万元,新建对虾池27公顷,放养虾苗7500万尾,产对虾92吨。
  1987年再次利用世界银行贷款177.2万元,新、改建对虾池69公顷,放养对虾292.5公顷,投放虾苗10970万尾,收获对虾131吨,平均每公顷产虾447公顷。当年在幸福洋垦区第一次试养长毛对虾22公顷,由于寒潮南下部分对虾冻死。虽效益不高,已经显示出长毛对虾适应性强、耐高温等优点。1988年,全县放养对虾192.8公斤,除幸福洋垦区粗放日本对虾101公顷外,全部放养长毛对虾,投入虾苗8000多万尾,收获对虾170吨。1989年养殖长毛对虾305公顷,投入虾苗12854万尾,产量503吨,平均每公顷产虾1.74吨,但因虾价下跌亏损300多万元。
  1991年,大面积推广斑节对虾养殖,平原乡江楼村西澳对虾池8.6公顷,投入虾苗215万尾,收获对虾31吨,平均每公顷产虾3.6吨,盈利56.5万元。下半年全县再次掀起“养虾热”,苏澳镇的先进村、看澳村,平原乡的江楼村,敖东乡的建民村,流水镇的流水村,南海乡的莲澳村,屿头乡的后档、东贵等村先后建虾池55公顷,其中半堤式拦网虾池40公顷。
  1992年,全县养殖对虾418公顷,投入各种虾苗13355万尾,其中放养斑节对虾348.9公顷,长毛对虾69.4公顷,但因后期出现暴发性虾病,造成严重损失,全县只收对虾155吨,经济损失850万元。
  1993年全县放养对虾483.2公顷,在虾苗暂养期就开始死亡,虽经多方防治但效果甚微,全县仅收对虾51吨,每公顷产虾105公斤。从此,养虾业一蹶不振。
  (二)网箱养鱼海水鱼网箱养殖始于1986年,陈岱英联合体试养真鲷3.5万尾,分养于54个网箱,产鱼22.5吨。1987年,全县有972个网箱,投入真Ql鱼苗40万尾;1988年,有3657个网箱,投入各种鱼种83万尾,其中真鲷鱼苗70万尾、黑绸鱼苗3万尾。1990-1991年,海水鱼网箱养殖在竹屿和钟门海区有3000多个网箱,投放各种鱼苗100多万尾,年产量400吨。分布在外县海区的网箱有7020个,其中漳州3600个、厦门300个、福清2600个、连江320个、福鼎200个。1995年,在县内海区的达2万个网箱,其中竹屿港有6500多个;在外县放养的网箱有1.5万个,分布在福清、东山、厦门、福鼎以及广东省的惠东、浙江的象山等海区。当年全县产鱼1703吨(不包括外地产鱼2500吨)。
  随着海水鱼网箱养殖的发展,鱼苗采捕业也应运而生。在县内自然海区,采捕鳗苗等10多种鱼苗,年采捕量150-200万尾。网箱养殖以真绸鱼苗为主,兼养少量的v鱼苗和其他鱼苗。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平潭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共36卷,记述了平潭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风景名胜以及风土人情等各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平潭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