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图书馆
平潭图书馆
机构用户
平潭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卷四 渔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潭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220020210000339
颗粒名称:
卷四 渔业
分类号:
F307.4
页数:
35
页码:
112-146
摘要:
本段介绍了平潭海域资源、渔港、渔船、海洋捕捞、水产养殖、体制与管理。
关键词:
平潭
渔业
经济
内容
六七千年前,闽越先民就在岛上狩渔谋生。宋初,置牧监,“听渔民杂耕”。宋时,平潭紫菜列为朝廷贡物。明代,北厝、霞屿开始养花蛤、缢蛏;东庠、土库等渔村出现石矿、竹矿、竖桁、筒猛等作业。清代,朝廷实行“禁海”,渔业凋零。但以海为田的平潭民众,仍不断开创新钓业,改革渔网具。至光绪年间,平潭渔户逾三千。
民国时期,因军阀混战、日伪袭扰,加上苛捐杂税,渔业受到严重摧残。1949年,全县有大小渔船2168艘,载重6198吨位,水产量仅1.25万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减租反霸,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同时,进行渔区社会主义改造,渔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至1957年,全县拥有渔船2913艘,总吨位1.18万吨;水产品产量达3.37万吨,比1949年增加1.7倍。
1958年,在“左”的错误思想指导下,掀起“大跃进”,强调“一大二公”,刮“共产风”,渔民积极性受到挫伤,给渔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1961年后,根据中共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对渔业生产体制、分配作了调整。渔船机帆化、渔网化纤化、通讯电气化发展较快;大围缯、小围f、钓业等规模逐年扩大。1965年全县渔船达3095艘,总吨位16424吨,水产品产量达28966吨,比1962年增长92%,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渔区各级领导机构瘫痪,“政治评分”取代按劳分配,渔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1970年,县革命委员会抽调大批军政干部赴渔区开展整顿工作,生产秩序得到恢复,海洋产业得到相应发展。至1976年,全县机帆船增至663艘,总吨位达3.64万吨;水产品年产量达4.36万吨,比1965年增长50.54%, 1978年底开始,贯彻落实改革开放的方针,总结经验教训,调整渔业结构,变革生产体制。1984年水产品价格放开后,取消水产品定购、派购,调动了渔民生产积极性。由于近海水产资源衰退,渔业发展轻型作业,做到一船多具,一人多艺。同时,利用滩涂发展海水养殖。至1993年,网箱养鱼达2.5万箱,占全省三分之二。远洋渔业也开始起步。
渔业生产的发展,推动水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和渔港建设。1994年,全县拥有各类冷冻厂36家,冷藏库容达6000余吨;建成避风港60处,东澳渔港成为国家一级渔港。
1995年,渔业生产围绕建设“海洋大县”的总目标,狠抓“海上田园”开发,扩大远洋捕捞船队,发展高优品种养殖。全县养殖面积达2420公顷,年产量3.1万吨。当年水产品总量15.5万吨,渔业产值4.085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24.7%.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共36卷,记述了平潭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风景名胜以及风土人情等各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平潭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