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人口死亡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潭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220020210000337
颗粒名称: 第一节 人口死亡率
分类号: C92
页数: 2
页码: 110-111
摘要: 本段介绍了平潭50年代前,人民健康水平长期处于低劣状态,平均寿命只有35岁,死亡率高达25%o-35%o,在鼠疫、天花、霍乱、麻疹、白喉等传染病大流行的年份,其死亡率更高。1950年后,开展全民除害灭病爱国卫生运动,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
关键词: 平潭 人口 分布

内容

50年代前,人民健康水平长期处于低劣状态,平均寿命只有35岁,死亡率高达25%o-35%o,在鼠疫、天花、霍乱、麻疹、白喉等传染病大流行的年份,其死亡率更高。1950年后,开展全民除害灭病爱国卫生运动,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50年代死亡率最高是呼吸道传染病(如麻疹),1951-1959年,死亡率保持在2.26%o-6.00%o.1973-1975年,全县死亡人数3417人,平均死亡率为4.84%0,其中男性死亡人数1874人,死亡率为5.15%o;女性死亡人数1543人,死亡率为4.51%0。死亡率最高的前五位年龄组分别为80岁以上为112.16%0,75-80岁为60.19%0,70-75岁为36.31%0,60.70岁为24.47%0,0-1岁为31.48%o。导致死亡主要是恶性肿瘤、外伤、中毒及意外事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传染病、结核病、新生儿疾病、泌尿系统疾病。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平潭县人口平均死亡率为5.12%。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平潭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共36卷,记述了平潭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风景名胜以及风土人情等各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平潭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