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姓氏构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潭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220020210000302
颗粒名称: 第六节 姓氏构成
分类号: C92
页数: 4
页码: 104-107
摘要: 本段介绍了秦汉以前,平潭境内是闽越族居住地。秦汉以后,特别是两晋南北朝至唐宋期间,中原汉族因避兵祸,多次大批南迁入闽。五代时,卢皓、林甲自河南光州随王审知人闽,隐居于平潭小练岛。“后二姓繁盛,遂为福州巨族”。
关键词: 平潭 人口 分布

内容

秦汉以前,平潭境内是闽越族居住地。秦汉以后,特别是两晋南北朝至唐宋期间,中原汉族因避兵祸,多次大批南迁入闽。五代时,卢皓、林甲自河南光州随王审知人闽,隐居于平潭小练岛。“后二姓繁盛,遂为福州巨族”。
  平潭境内姓氏有160多个,考究来源,近者多系福清、长乐、莆田、晋江等地迁入,远者多来自北方中原地区。农村、渔区人口,以同姓宗亲聚居为主,城镇则各姓杂居。单字姓占绝大多数,以林、陈两姓居多,约占全县总人口43%。其次高、王、吴、李、翁、薛、郑、杨、魏、施、刘、黄、张、丁、游、周、何;再次俞、曾、郭、卓、蔡、许、潘、叶、念、方、冯、蒋、庄、欧、谢、徐、韩、梁、萧、柯、卢、任、曹、严、江、邱、余、姚、康、毛、詹、阮、赵、倪、唐、洪、巫、连、朱、颜、侯、程、龚、宋、邓、项、花、罗、汪、廖、陶、苏、汤、凌、葛、武、莫、池、马、傅、钟、章、余、敖、杜、董、金、钱、孔、盖、阎、雷、于、蓝、伊、疏、范、容、荣、齐、尤、夏、赖、沈、戴、孙、袁、温、邵、瞿、陆、成、初、彭、史、胡;此外人数极少的姓氏有:易、段、秀、龙、学、姜、关、季、郎、简、柏、谭、舒、黎、伍、甘、邹、冀、班、石、韦、祁、田、屈、孟、裘、文、阳、勇、练、娄、纪、梦、包、顾、力、宁、燕、谷、冉、熊、晏、殷、皮、农、童、据、接、穆、鲁、秦。复姓有欧阳、上官。
  上楼丁氏先祖赛典赤·瞻思丁,元代官居云南行中书省平章政事。后裔丁节,元时经商定居泉州,后迁居晋江陈埭。平潭丁姓回族,为陈埭丁姓的后裔,散居于上楼、玉井、港东等29个自然村。
  三门澳王氏姓祖闽王王审知,后裔王永康徙居福清港头。传至王国馨,迁平潭澳尾村。馨之孙王过山,生5子,长子平坦,居平潭斗石垄村;次子寿海、三子通明,居澳尾村;四子竹园,居三门澳村;五子芝田,居澳前田中村。
  城关王氏始祖王克履,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原居福建金门,因经商抵岚,定居于平潭五福境,其后裔转迁流水西楼等村。
  田美任氏始祖任献文,宋时人闽,居“君竹道头”(今福州马尾)。传至第五世任克仁,其长子宗忠,迁福清化南里岑厝〔福清三山镇任厝村)。传至第十二世,任东山迁平潭田美村,任东海迁平潭玉瑶坑村。第十四世任敬峰、任光岳,迁敖东乡任厝村。
  青峰、东庠刘氏始祖刘存,字一心,号淮叟,唐末自河南固始率侄昌祖人闽,居福州凤冈。传至十三世刘浚,居福清平北里龙江(今高山镇龙尾村),其后裔先后迁入平潭青峰、东庠、渔塘等处定居。
  山利李氏始祖李邦,为唐高祖李渊次兄李湛的十世孙,唐4宗乾符二年(875年),黄巢攻入汝州时,自河南徙居浙江蒲门斤竹,于乾符六年(879年)八月转迁入闽。其三子李宜隐,迁居福清北宅。传至第二十世时,李永禄、李永禧兄弟迁平潭南海村,李方岚迁山利村,李方祥迁潭角底村。
  玉屿、伯塘吴氏始祖吴祭字孝先,河南固始县人,唐A宗中和四年(884年),随王审知人闽。传至二十二世(明万历年间)的秦、泰、春三兄弟,先后从福清玉塘村迁入平潭。秦的后裔居康安、玉瑶、北楼、后挡等村;泰的后裔居玉屿村;春的后裔居伯塘村。
  至凤张氏始祖张睦,号太和,河南固始县人,唐昭宗时人闽。传至张谋,原居福清东张云山庄,后迁永宾里岱石山下(即城头后俸)。再传至张宗来(字君瑞),清顺治年间迁人平潭至凤村。
  仙宫下陈氏先祖显、勋、黯三人唐时自河南固始县人闽,其后裔移居福清后营村。明万历年间,陈圯迁平潭仙宫下村,陈道明迁南安村,陈国仪迁南澳仔村,陈上省、陈上夏迁寨顶村。
  院前何氏远祖河南固始县人,西晋永嘉二年(308年)人闽,其后裔何万(又名一元),南宋时迁福清县龙田。万后第五世何君弼迁福清江镜村,第十三世何定居于明天启二年(1622年)迁平潭县院前村,其子迁潭角底村,第十五世何文灿迁坑北村。
  渔限杨氏始祖杨时,号龟山,河南固始县人,宋代人闽,居延平府将乐县。其第四世孙杨肇,因课iLf,福清,卜居于永宾里(今海口地区)。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后,其后代子孙播迁平潭大练岛渔限等村。
  酒店杨氏杨时裔孙杨玺(凤山),迁福清永宾里后,生3子。其三子杨君玉(后改名均玉),迁福清六一都岭南,亦生3子。其三子杨德载,迁福清平北下里仙井村,传至君玉的十六世孙杨伯新,于清初自仙井村迁入平潭酒店。
  梧井杨氏始祖杨盈,河南固始县南井人,唐僖宗时官居防御使,后随王潮人闽。传至第十三世杨斌,迁福清钱山(又称“前坑”,即龙田潜山乡)。至后四世杨伯复,于明季从钱山迁西坪,后迁入平潭梧井。清康熙时调迁内地,22年后复归梧井。
  北fff林氏西晋永嘉二年(308年)中秋,始祖林禄领八族衣冠人闽,首任晋安太守。
  其裔孙林希逸居福清渔溪,逸之孙林明哲,于南宋景炎年间,避乱迁居平潭敖网“芙蓉垄”。传五世至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为避倭患,迁居内地。林桓迁福清新丰里南窗村,其后代又从福清回迁平潭北厝和朴秀村。
  钱便澳、大福林氏始祖林禄一支后裔,先居长乐,后转迁福清山东村,传至第十七世,其后裔先后迁至平潭的大福、钱便澳、江斗门、斗垣、苍霞、青岐、当埕、沙塔等村。
  桥锦头林氏始祖林听,河南固始县人,五代后梁开平年间随王审知驻闽,择居于福州。其后裔子孙林胜于宋代迁福清北林村,林永盛于元代迁福清沙玉村,明、清时先后播迁平潭桥锦头、吉钓、草屿的西楼、岑兜、莲澳等村。
  西楼、谢厝周氏始祖周维岳,河南固始县人,唐朝翰林学士。唐4宗光启二年(886年)随王潮人闽,居福州石井巷。传十一世周文约,迁福清黄仑村。其裔孙周昌迁福清松潭村。昌之后裔迁平潭流水西楼村、东庠澳底村、屿头玉瑶村。至二十五世周赐元、周延元,迁平潭谢厝村,再播迁渔屿村;周文道迁南社村,播迁澳尾村;周宏居迁大富田村。
  斗魁郑氏人闽始祖郑崇淳,明正统年间进士,居福清海口,其裔孙郑淑云,于清康熙、乾隆年间,自海口迁入平潭斗魁村。
  澳前念氏始祖念子华,河南祥符县人,宋绍兴年间任合州刺史,人闽定居于福清杞店,子孙分迁各处。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取消截界后,始迁入平潭观音澳,后播迁各村。
  霞屿、东占施氏始祖施惠张,唐昭宗时自浙江吴兴人闽,任威武将军,居福建省建阳县麻沙界首。传至第八世,宋京官施宗泽,出任福建转运使,肇基福清县龙田。宗泽之后第四世施世珠,生四子(一正、一国、一玉、一安)迁平潭霞屿。至第十八世施朝陛,自霞屿播迁东厝堑(今白青乡东占村)。
  看澳、土库高氏始祖高良器,河南卫辉府共城县人,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年)自吴人闽,元和二年(807年)任长乐邑宰。传至第十五世高威,徙居平潭城关,后转居福清磁瑶。至宋绍兴二十年(1150年),高荣迁入平潭罗澳村。延至明季,其后裔先后从福清磁瑶迁居平潭看澳、土库、当盛、江楼、鹤厝安等村。
  后旺、一埠翁氏远祖翁轩,河南固始县人,唐德宗时任闽州、漳州刺史,后卜居莆田竹啸,其孙翁巨隅徙居福清漆林村。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四月,翁善迁福清瑟江。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翁奉迁平潭霞屿村,翁导训迁平潭一埠村。清代,翁绍9从瑟江迁入平潭后旺村。
  东堑游氏人闽始祖游匹,字五丈,河南固始人,官长史,唐末随王审知人闽,驻福州杨桥路,后人迁建阳县麻沙镇富垅村。其裔孙游奉(字玉光)迁福清县城头堑柄村。奉之后代游玉于明嘉靖年间迁平潭东堑村。其后游辉迁招康村,游永贵迁玉堂村。
  东昆、跨海薛氏远祖薛凤池,河南固始县人,唐末人闽,居福清凤池村。因名字失传,后人以其居住地尊称“凤池公”。传至第二十三世薛太和,由福清坑北转迁薛厝岐村,生五子,即尚仁、尚义、尚礼、尚智、尚信。尚义后代迁平潭龙美楼村,尚礼后代迁湖尾、后楼、深坞等村,尚智后代迁吉钓岭兜村。尚仁生三子,即孟富、孟贵、孟显。孟富后代迁平潭东昆村,孟贵后代迁跨海村。
  倒瑞垅薛氏人闽始祖薛贺,晋代迁福安县廉村,传至第十一世薛娟,唐初迁福清福唐里七坑(今属福清龙田镇)。娟之后世薛楔迁福清龙田积库村,楔之裔孙薛贵宝迁平潭倒瑞垅村。
  钱便澳魏氏始祖魏看,世居河南固始县,唐末随王审知人闽,卜居福清清远里(今宏路地区),其裔孙迁福清六十都文林(今东瀚文林村)。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第十四世孙魏天乐,迁福清东瀚西营村;其次子魏仁德,迁平潭钱便澳。第十七世孙魏天祥,从东瀚西坊迁入平潭钱便澳。第二十五世魏桥、魏梓从福清西营迁平潭渔庄村;魏杉、魏栋迁苍霞垅村。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平潭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共36卷,记述了平潭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风景名胜以及风土人情等各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平潭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