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地理环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潭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220020210000206
颗粒名称: 卷二 地理环境
分类号: K928.5
页数: 25
页码: 72-96
摘要: 本段介绍了平潭县域大地构造属于闽东火山断拗带的闽东南沿海变质带。北北东一南南西走向的长乐一南澳深断裂带的平潭一诏安断层从平潭县域通过。县内岩石均为中生代侵入岩、火山岩和变质岩。第四系海相沉积广泛分布在各海湾低地和平原。在平地和许多台地、低丘上,广泛覆盖着第四纪的风成砂。
关键词: 平潭 地理 环境

内容

平潭县域大地构造属于闽东火山断拗带的闽东南沿海变质带。北北东一南南西走向的长乐一南澳深断裂带的平潭一诏安断层从平潭县域通过。县内岩石均为中生代侵入岩、火山岩和变质岩。第四系海相沉积广泛分布在各海湾低地和平原。在平地和许多台地、低丘上,广泛覆盖着第四纪的风成砂。
  平潭地貌属木兰溪与龙江丘陵台地平原岛屿区。由于中生代侏罗纪和白垩纪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加之新构造运动的严格控制,县域地貌形成隆起与沉降的构造形态。以竹屿口一平潭城关为界,其北面主要是被第四纪海、风积所覆盖,仅见少量北西、北东向线性构造形迹;其南面为低丘、台地、基岩裸露区,呈现北西、北东东及近南北向线性构造形迹,是花岗岩中节理、裂隙带或小断裂的反映。在各种内外营力的长期作用下,形成岛礁、港湾、丘陵与平原相间等多种类型地貌。由于受强烈上升的新构造运动,海蚀和风化剥蚀,以及沿节理剧烈机械崩塌等共同作用,残留许多典型的海蚀地貌遗迹,构成独特的海蚀地貌景观群。
  县域地处亚热带,在大气环流和浩瀚海洋的作用下,形成半湿润海洋性季风气候特征。冬无严寒(极端最低气温0.9`C),夏无酷暑(极端最高气温37`C),霜雪罕见,日照充分。年平均气温为19`C--19.81,年降雨量在900--1200毫米之间。由于雨量分配不均,夏秋少雨多旱,成为“十年九旱”的重旱区,年均干旱3次以上。同时,平潭又是中国强风区之一,台风影响频繁,年均3--5次,成为平潭最大的气象灾害。
  平潭是以丘陵为主的岛县,地形破碎,未能形成完整的水系,小溪流域面积有限,均独流入海。由海湾堰塞而成的泻湖——三十六脚湖,面积1.9平方公里,是福建省最大天然淡水湖。由于地处半湿润环境,原始植被多是具有旱生特征的森林灌丛或森林草地,故唐时为牧马之地。由于人类长期活动的干扰和破坏,原始植被已荡然无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全县仅残留少量的台湾相思树和马尾松。经过30余年的努力,森林面积大大增加,1995年12月,森林覆盖率达35.17%,为制止风沙危害和改善生态环境,发挥着巨大效益。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平潭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共36卷,记述了平潭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风景名胜以及风土人情等各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平潭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