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潭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220020210000014
颗粒名称: (四)
分类号: K295.74
页数: 2
页码: 4-5
摘要: 本段介绍了明代,朝廷倡办义学、私塾。清雍正年间,平潭始设书院。民国以前,历代科举选士,平潭计有举人13名,进士6名。清末,欧美传教士在县内倡新学、兴学校,特别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县内出现改良私塾、兴办国民学校的热潮。至民国10年(1921年),县内计有国民小学24所。然因时局动荡,战事迭起,经济落后,教育事业举步维艰。
关键词: 平潭 地方志

内容

明代,朝廷倡办义学、私塾。清雍正年间,平潭始设书院。民国以前,历代科举选士,平潭计有举人13名,进士6名。清末,欧美传教士在县内倡新学、兴学校,特别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县内出现改良私塾、兴办国民学校的热潮。至民国10年(1921年),县内计有国民小学24所。然因时局动荡,战事迭起,经济落后,教育事业举步维艰。至民国38年,全县仅有初中1所,小学91所,教职员171名,在校学生4141名。1950年后,在城乡小学迅速普及的同时,各类扫盲班相继兴办。至1957年,县内有中学3所,小学118所,教职员410名,在校学生14588名。“文化大革命”期间,教育事业备受摧残,不少知识分子受到迫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恢复升学考试制度,调整学校布局,加强校园建设。1995年,全县有完中4所,初中15所,职业高中1所,小学194所,教师3929名,在校学生52745名。
  在教育取得进步的基础上,文化事业与精神文明建设得到相应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遵循“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歌舞、戏曲、电影得到扶植,文化设施不断加强。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乡镇文化站、文化室迅速发展,歌舞厅、音乐茶座、卡拉OK厅、录像放映厅以及桌球等新型文化娱乐项目相继兴起,文艺创作也取得丰硕成果。闽剧《天鹅宴》为闽剧界赢得最高荣誉——“文华新剧目大奖”。电视差转台的建立和有线电视网的形成,使电视进入千家万户。到1995年底,有线电视人网户达1.3万户,占全县总户数15.2%。全县共有体育场1个,运动场3个,少体校综合楼1座,其他体育活动场所二十多处。在文物普查的同时,收藏散失的各类文物。境内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人民政府重视农业、水产的技术推广工作。90年代,科技发展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结合海岛资源的开发和“星火计划”的实施,各乡镇配设科技副乡镇长。至1995年,全县共有科技人员4553人,其中高级职称80人、中级职称635人。1980--1995年全县共有65项科技成果获省级以上(含省级)的奖励,其中获得国家部委奖励7项,获得省厅级奖励58项。
  长期以来,鼠疫、霍乱、天花等烈性传染病和血吸虫、恙虫等疫病,严重威胁平潭民众的生命健康。由于医疗条件落后,城乡环境卫生差,人民群众无法摆脱缺医少药的窘境。民国元年至民国37年,全县鼠疫患者达4884人,死亡4727人,死亡率达96.78%。全县人均寿命仅35岁左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大力开展全民除害灭病爱国卫生运动,并逐步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医疗防疫网络。至60年代中期,消灭血吸虫、血丝虫、恙虫等地方性疾病,根除了鼠疫、天花、霍乱等瘟疫。80年代后,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工作得到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纳入精神文明建设范畴,并走向制度化与经常化。至1995年,全县共有县级医院3个,防疫站1个,妇幼保健所1个,乡镇卫生院14个,村卫生所155个,个体诊所87个。县医院荣获国际卫生组织和国家卫生部命名的“爱婴医院”称号。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人口死亡率由50年代初的25%o降至1995年5%o,人均寿命近72岁。
  长期以来,平潭为海防要地。从50年代开始,县委、县政府在加速海岛建设的同时,重视海防建设,动员群众支前备战,支援驻军修地堡、挖坑道,同时组织民工支前。60年代初,台湾海峡局势紧张,全县进行备战动员,投入大量人力,修公路,挖堑壕,运送战备物资,组织人口疏散。80年代,县内沿海地区29个单位与驻军挂钩联防,设立联防区与联防点。同时,开展军民共建活动,涌现一批共建先进单位。1994年12月,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授予平潭县“双拥模范县”称号。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平潭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共36卷,记述了平潭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风景名胜以及风土人情等各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平潭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