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潭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220020210000013
颗粒名称: (三)
分类号: K295.74
页数: 3
页码: 2-4
摘要: 本段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获得新生的平潭人民,为完全摆脱封闭、贫困而战天斗地、耕海牧渔,不懈地开拓着脱贫致富之路。海岛儿女的聪明才智和创业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中,得到充分展示。
关键词: 平潭 地方志

内容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获得新生的平潭人民,为完全摆脱封闭、贫困而战天斗地、耕海牧渔,不懈地开拓着脱贫致富之路。海岛儿女的聪明才智和创业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中,得到充分展示。
  1949--1952年,全县开展剿匪反霸、支前备战、镇压反革命、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等运动,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促进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至1952年底,全县工农业总产值达872.8万元,比1949年增长38.47%。然而,长期的封建和半封建统治,使平潭经济一直处于自然经济状态,耕作方式落后,生产水平低下。土地改革后.中共平潭县委、平潭县人民政府积极引导农民走合作化的道路,同时大力开展群众性的围垦造田运动,大搞农田基本建设。自501!'代后期至80年代初期,除完成竹屿口、火烧港、幸福洋三大围垦工程外,还先后完成中、小型围垦工程87处。1990年全县耕地面积比1952年增加2441.07公顷。与此同时,县政府着力发动群众,开展以兴修水利、改良土壤、平整土地为内容的改造中低产田运动。至1995年先后建成中小型水库27座,总库容量2729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达6.52万亩,占耕地面积63.1%,大大缓解了早涝威胁。全县粮食总产量由1949年的20744吨,增至1995年的30075吨,增长44.98%, 农业生产的稳步发展,与农田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密不可分。60年代前,全县一半以上的耕地处在风沙灾害和水土流失的威胁之中。60年代初,引种木9黄获得成功后,县委、县政府动员全民植树造林,于1990年提前两年完成省定基本消灭宜林荒山任务,成为全国平原绿化达标县之一。1993年初步建成布局合理,利于抗御风沙早潮等灾害的海岛防护林体系。1995年全县有林地面积达9707.7公顷,森林覆盖率从194')年的3%,提高到1995年的35.17%。当年,荣获“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称号。防护林体系的建设,是平潭县海岛建设的最重要成果之一。在风口防护林尚未建成前,紧临燕下埔西侧的县城长期龟缩在0.3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风口防护林建成后,县城扩大11倍,昔日尘沙飞扬、游人不愿涉足的龙凤头沙滩被辟为海滨浴场和度假胜地。
  平潭县是以渔为主的岛县。以海洋捕捞为主的渔业,是平潭的支柱产业。早在六七千年前,闽越先民就在岛上打渔谋生,至清光绪年间,平潭渔户逾三千。然囿于小农经济,加上战事不断,从明代至民国时期渔业发展缓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级政府重视渔区建设,捕鱼技术和渔船、渔具不断改进,抗灾能力得到加强,海洋捕捞迅速发展。80年代后,针对近海水产资源衰减而带来的不利影响,大力开辟新渔场,发展远洋捕捞,同时扶持发展内海水产养殖。1995年,全县渔船2997艘,载重吨位54283吨,载重量比1949年增加8.75倍;水产品产量达15.5万吨,比1949年增加12.4倍。海洋捕捞的大黄鱼、梭子蟹、鱿鱼等,养殖的对虾、石斑鱼、真鲷鱼及扇贝、鲍鱼等,都成为出口创汇的重要品种。
  平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无工业可言。1951年后,平潭县国营碾米厂、国营印刷厂等相继兴办,至1955年全县有国营企业6家,公私合营企业21E01958年“大跃进”期间,全县工业“遍地开花”,共有全民与集体企业38家。1962年通过精简下放,工业企业开始步入正常发展轨道。1970年起,工业投资额增加,相继兴建盐场、新电厂、外贸冷冻厂、自来水厂、砂厂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潭工业跨入发展的新阶段,初步形成以国有工业为支柱,各种经济成分并举的具有海岛特色的发展格局。90年代初,立足于本地资源的采矿建材工业、水产品加工业和为渔农业生产、群众生活服务的企业,均已初具规模,同时办起一批三资企业。随着经营体制的变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部分企业经营陷入困境,甚至关停并转。1995年全县乡以上工业企业87家,其中国有企业18家、县属集体企业13家、乡镇工业49家、三资企业7家,全县工业总产值达32250.2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19.8%,占国民生产总值32.3%. 平潭地处台湾海峡西侧,为太平洋西部南北船舶来往的必经通道。从宋代到民国时期,境内海运曾达浙江、天津、广东、台湾等地,而陆运主要靠人挑畜驮,行旅或步行、或轿马,县内无车辆可通行的公路。1956年开始修筑战备公路79.1公里。此后,结合海防和农村建设,新建、扩建县乡公路。至1995年,全县共有公路283.707公里,其中沥青路面47.76公里。随着公路兴建,运输车辆逐年增加。1956年全县仅有2辆客车,至1995年底,全县共有各类机动车辆10226辆。汽车运输可直达深圳、厦门、泉州、福州、温州等地。邮电事业也大有进步。民国时期,县内无专设电信机构,由R路有限,且时通时阻。1986年在全省率先进行市话改制,在县城实现自动化。1992年开通程控电话,电讯可直通国内外各地。1995年底县内电话用户达9760户,装机12951部,平均每百人拥有电话3.57部。
  交通、邮电事业的发展,推动商品流通和商贸的繁荣。宋初,与外地有商贸往来的苏澳、钟门等地渐成市肆。明末清初,多次海禁,导致商贸衰落。至抗日战争前夕,县城拥有300余家私人商号与手工业作坊。民间加工的紫菜、鱼A等水产品,通过水路远销港、澳及东南亚各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政府举办城乡物资交流会,扩大商品流通领域。随着国有商业、合作商业、合营商业不断发展,商业网点遍布城乡,供应的商品品种与数量逐年增多,市场日趋繁荣。1978年后,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基础,以国有、集体商业为主体,私营个体商业为补充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营体制。同时推行多种形式经营承包责任制,并逐步改革价格管理体制,物价相对稳定。多渠道、少环节、开放式的商品流通网络的形成,促使商业市场与对外商贸更加活跃。1983年后,对台小额贸易和对外劳务输出纳入政府管理轨道,进一步拓展两岸民间交往。90年代初期,由于国家有关政策调整,对台贸易陷入低谷;对外劳务输出,也因竞争剧烈,经济效益滑坡。199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35亿元,比1978年增加9.85倍;全县外贸商品出口交货总值达1.25亿元,比1978年增加99.15倍。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城乡建设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不断改善。民房建筑由低矮简陋的土木结构趋向钢筋混凝土楼房结构,公共建筑趋向高层化。由于政府重视为民办实事,供水、供电、道路、通信等基础设施相应改善,海岛投资环境逐步优化。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平潭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共36卷,记述了平潭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风景名胜以及风土人情等各方面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平潭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