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0月30至12月6日厦门市国家粮食局领导检查厦门粮食工作

知识类型: 事件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厦门年鉴.2007》
唯一号: 130132020210003719
事件名称: 2006年10月30至12月6日厦门市国家粮食局领导检查厦门粮食工作
文件路径: 1301/01/object/PDF/130110020210000003/001
起始页: 0385.pdf
事件类型: 社会事件
起始时间: 2006年10月30日
结束时间: 2006年12月6日
发生地点: 厦门市

事件描述

2006年10月30~31日,国家粮食局局长聂振邦考察市级粮食储备库、厦门军粮供应站和中央储备粮东渡直属库,对厦门粮食工作提出五点要求:一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三农”政策,主动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局,努力搞活粮食流通,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二要牢固树立粮食安全意识,认真核定粮食储备和粮食风险基金规模并落实到位,提高粮食宏观调控能力。三要充分发挥厦门的区位优势和财力优势,扶持粮食企业做强做大粮食产业,延伸粮食产业链,扩大粮食流量,加强粮食安全保障物资基础,为当地经济发展作贡献。四要充分发挥厦门港口优势,把握厦门港拓展腹地的机遇,积极发展对台和东南亚地区的粮食贸易,构建闽南地区粮食走廊并与全国粮食大市场对接。五要紧紧围绕粮食安全工作,搞好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粮食产销协作、粮食基础设施建设等各项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12月5~6日,国家粮食局副局长张桂凤到民营企业厦门好年东米业有限公司调研考察,了解该公司与厦门大学开展优质稻谷培育、种植推广科研合作情况和粮食市场供应情况。张桂凤强调:(1)厦门应根据本市粮食纯销区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起步早、民营企业已成为保障粮食市场供应主要力量的实际,加大对民营粮食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企业做强做大,带动全市粮食行业实现新一轮跨越发展;(2)要继续引导企业走科技兴粮之路,促进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产研合作,通过订单粮食、发展粮食生产基地、收购加工等产销协作途径,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开发出更多的优质粮油品种,向市场提供更多的粮油商品;(3)要大力发展粮食精深加工,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附加值,增加企业效益,延伸粮食产业链条,促进粮食产业化水平的提高。

知识出处

厦门年鉴.2007

《厦门年鉴.2007》

出版者:海风出版社

本年鉴主体内容时限为200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发生在厦门或与厦门有关的重大事件、重要活动。系统地反映厦门市在该年度经济、文化、政治、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

阅读

相关地名

厦门市
发生地点